1. 某大学物理系的讲师,精通工程力学。有一次他讲到如果从楼上掉下东西来,千万不要去接,因为由于重力加速度,承接者耐受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是致命的。这时,他听到一声惊呼,他六岁的儿子正站在三楼的栏杆上,摇摇欲坠。儿子失足开始下落,他一个箭步赶上去将儿子稳稳接住,大压力下,他双腿着地成为粉碎性骨折。 对以上文字的主旨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情感常常将理智摧残
B. 理智需要情感的润泽
C. 情感有时候是会战胜理智的
D. 情与理之间的抉择
2.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一种“公道良心”的自我反省评审原则,认为真正谦谦君子的处世之道,应该是“笑骂由人”,“身正不怕影子斜”,“清者自清,浊者白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等。这些原则,放在个人的修养历练上,无可厚非;但是,中国在国际话语权争夺上的弱势,很多时候源于我们找不到自己发声的平台,稀缺训练有素、熟悉对外传播的“发言人”或“代言人”,没有一定规模的国际受众群。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观点是( )。
A. 中国传统文化无助于夺取国际话语权
B. 应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C. 中国应培养大量的“发言人”和“代言人”
D.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自我反省评审原则不适宜用在外交实践中
3. 对于城市而言,规模大小不应是最主要的,居住环境、幸福指数、居住者的实际感受,给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人文环境才是最主要的。比如西方著名城市苏黎世、日内瓦、温哥华、维也纳等,都不是特大城市,而最多算是中等城市,但是它们的知名度、宜居指数、城市文明程度却非常高,成为温馨幸福的精神家园和福利乐园。具有深厚的城市文化和文化文明程度、独特的文化风貌和历史风貌等,这才是我们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独特的城市文化是城市建设的关键
B. 世界知名城市不是靠规模知名
C. 西方的城市建设更注重人文环境
D. 城市建设应摆脱求大的思路
4. 随着“谁主张、谁举证”这一司法原则的强化,能否搜集到有力的证据,成为民事诉讼胜败的关键。目前,虽然人们的调查取证意识增强了,但搜集、保存和运用证据的能力还较弱,许多当事人往往只好委托律师或其他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因此民事类调查取证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民事诉讼中调查取证的主要途径
B. 民事诉讼调查取证需求增大的原因
C. 当事人取证意识与取证能力之间的差距
D. 搜集证据成为诉讼胜败关键的法律因素
5. 美国国会已经将有关延长哈勃太空望远镜寿命的飞行计划从2006年度的预算案中撤除。美国国会对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真实态度是:
A. 修复
B. 暂停使用
C. 废弃
D. 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