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4-6 17: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及详细解析
1.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有法律依据,它要求行政机关依据法律和法律的授权来制定规范、政策、命令等,同时也要求行政机关在做出具体行政决定时要有法律、法规的依据。行政机关对于行政权力的行使只能在法定的范围和限度内进行,在无法律依据时,不得随意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合法权益的决定,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权力的滥用是行政主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所产生的违背行政根本目的的某种结果和现象。该题中,湖南省邵东县综合治理委员会作为行政机关,私下将其依法行使的职权转包给保安公司,没有法律依据,是滥用权力,故本题答案为D。
2. 解析: 本题考查时政常识。“一线两带”就是以西安为中心,以陇海铁路陕西段和宝潼高速公路为轴线,以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级关中星火产业带为依托,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的以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为特点的产业经济体系,涵盖整个关中地区。“一线两带”大体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创新层,二是核心层,三是辐射层。D项错误,故答案为D。
3.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常识。题干中英国大量在中国进口茶叶,支付大量白银,但是英国产品在中国销售并不多,说明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对于英国而言是逆差显著,故正确答案为B。A选项的生产力没有体现,C选项中英国对中国没有优势存在,D选项中中国并没有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
4. 解析: 考察法律常识,《民法通则》。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绝对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相对无效民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不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理行为等事实行为。故答案为C。
5. 解析: 本题考查时政常识。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和网络舆论工作主导权,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开创首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故答案为B。
6.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边疆”是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边界”是指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界线;“边境”是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边区”多指抗战时期革命政权在几个省连接的边缘地带建立的根据地。根据语境形容双方军队撤回,用边界最恰当。故答案为B。
7. 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先看第②句,“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固定搭配,排除A、D。“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是中性成语,一般用于“令人”之后;“鳞次栉比”指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根据①中主语“楼房”可知应选“鳞次栉比”。故答案为C。
8. 解析: 本文考查近义词语的使用。鼓励、激励、倡导、鼓动都有激发人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鼓励",鼓动激励,勉人向上,多用于具体的场合。“激励”指激发勉励,使振作的意思。“倡导”含提倡引导的意思。“鼓动”则含贬义。从语义的感情色彩和语义轻重来说,句中意思是指提倡引导人们的行为。故答案为C。
9.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两句之间存在转折关系,故两空应为反义词,较易判断A项正确。故答案为A。
10.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流离:流在这个词中为“流转”、离意思理解为“离散”,整个词的意思是形容流荡失离的状况。辗转流离符合语境中遇上战争的情形。故答案为C。
11.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和成语辨析题。本题可从第二空突破,形容“公路交通网”,用“纵横交错”最恰当。车水马龙和川流不息形容车多、人多,不符合题干。井井有条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这里用来形容交通网明显不恰当。第一空,旅行者和探险家纷至沓来符合语境。第三空,“把足迹湮没在历史风尘中”搭配得当,消失和消逝与前面的“把”字不搭配,埋没形容足迹不恰当。故答案为A。
12.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辨析。①“退化”指事物衰败倒退,由优变劣,由强变弱,此处指羊绒的品质由优变劣;②“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邪祟等,和后文的“百病”对应,应选B。“蜕化”比喻变质、变坏,腐化堕落。从①的语义中可以分析出,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羊绒的品质也有所下降,“蜕化”不合适,排除A、D。“驱除”指驱除、排除,多与具体的人或事物搭配,排除C,故答案为B。
13.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根据“在公司内部救急扶困”可以推出,风气是悄悄的,安静的兴起的,用悄然最合适。偶然明显不符合题意,骤然过于猛烈,蔚然形容繁荣、盛行,与“兴起”不搭配。故答案为A。
14.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题干中指明“地球的极光现象……发生在地球北极和南极区域及其附近……”。故答案为D。
15.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理解。根据文段可知,A项对应原文第二句“只有绝大部门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质丰富起来时”、C项对应原文第三句“只有当包括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整体改革逐步完成时”、D项对应原文第二句“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真正意义上班的学分制教育才是有坚实的发展基础”。B项在文中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为B。
16.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本文的主旨句为“虽然世界因发明而辉煌,但发明家个体仍常常寂寞地在逆境中奋斗”,后面的内容是对这句话的详细论述,因此本文主要意思是发明家处境艰难,应该给以他们更多的保障。故答案为D。
17.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理解。根据句意,“宋代地理观察的结果更集中地表现在游记中”,而“《梦溪笔谈》无疑代表了宋代地理观察的最高水平”,那么可以得出结论,《梦溪笔谈》肯定是游记。材料中“但”字转折,《梦溪笔谈》虽然“代表了宋代地理观察的最高水平”,但它却“不算一部地理著作”,因为“宋代地理观察的结果更集中地表现在游记中”,所以《梦溪笔谈》不是地理著作而应该是游记。所以答案是A选项。故选A。
18.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衔接。观看四空的标点符号,两个句号,两个逗号,13显然都是单个句子,两个“急于”说明24应该在一起放在最后两空。观看选项,只有B符合条件,故答案为B。
19.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由“一个人就算不上获得真正的生活,只不过是生存而已”可推断出教育可以使人更充分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故答案为B。
20.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首句是主旨句,即“文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后文是对该句的补充和说明。故答案为A。
21. 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问题。根据题意,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能被3整除,则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应该能被3整除,这个结论不能排除任何一个选项。再根据10名新员工的工号是10个连续的四位自然数,说明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加上6后就是排名第九的员工工号,也就是说,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再加上6后一定能被9整除,只有A满足。故答案为A。(备注:有同学提问:原数加上6不表示它们的数字之和也会加上6,因此不理解。这里解释一下:本身确实如此,数字本身加上6不代表数字之和也是加6,但本题中数字比较特别,是10个连续的自然数,而且第三名是能被3整除,因此这里可以用上,大家可以自己试着举例验证。)
22. 解析: 本题考查工程问题。根据题意,甲+丙=乙,甲+乙=4丙,可以得出甲:乙:丙=3:5:2,赋值他们的效率分别是3、5、2,代入合作时间30得出总量是300,用300除以3,所以是100。故答案为C。
23. 解析: 设队伍长度为X则:X/(2.6-1.4)+X/(2.6+1.4)=10×60+50。X=600。所以队伍长度为600M长。故答案为B。
24. 解析: 本题考查日期问题。解法1:2004年为闰年按366天计,则两个日期之间相差365+366=731,被7除时余3,星期五加3天为星期一。故答案为A。 解法2:2004年是闰年,2005年是平年,8月1日已过2月28日,故可直接根据公式(闰年+2天,平年+1天)得:多2+1=3天,星期五加3天为星期一。故答案为A。
25. 解析: 本题只出现了人数比例,因此根据常识我们同样可以判断最后只能求得人数比例,而不能求得具体人数多少,所以A、C明显是不对的。因为调配后甲组与乙组人数相等,所以甲、乙两组总人数一定是偶数,排除A、C。根据从甲组抽调了1/4的组员,又从乙组调回了重组后乙组人数的1/10后甲乙两组人数相等,据常识可知最初甲组人数较多,选择B。另外也可以设方程求解:设甲组有x人,乙组有y人,则:3/4x+(y+x/4)×1/10=(y+x/4)×(1-1/10) 解得x/y=16/11。故答案为B。
26. 解析: 考查事物与场所、空间的关系,火锅放在饭桌上;潜艇漂浮或下潜在海洋中。A项果树不可能出现在水果上;B项船舶是水运的一种工具;D项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与屋顶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故答案为C。
27. 解析: 主宾结构,学校培养学生,部队培养士兵。故答案为B。
28. 解析: 开拨和出发是同一个意思,在四个选项中,A项为主要干扰项,“小憩”是指小睡一会,而“歇会”没有这层意思。D项珍藏和收藏意思基本相同。故答案为D。
29. 解析: 教室是自习的场所,公路是驾车的场所。故答案为C。
30. 解析: 本题考查外延关系。题干中的词项是种属关系。跑步是一种动作,兴奋是一种情绪。故答案为D。
31.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黑白运算,在第一二行当中,我们可以得知:黑+白=黑,白+黑=黑,白+白=白。将此规律运用到第三行当中,可以得到B选项。故答案为B。
32. 解析: 第一组图形中,从第一幅到第三幅图实际上表现的是一个图形的完成过程;第二组图形中,第一幅图可以看成是两条重合的直线,第二幅图中重合的直线被拉成了两条曲线,故第三幅图中两条曲线应完成为两个椭圆。从曲线的位置和形状来看,A项最符合完成图的形态。所以答案为A。
33. 解析: 以中间的图形(对称)为中心,其他8个图形的线构成“米”字,同时注意线与圆的位置,所以答案为C。
34. 解析: 本题属于图形的组合叠加。整体看上去缭乱,但是只要找到了切入点,本题就简单许多了,规律是存同去异。故答案为D。
35. 解析: 本题考查立体图形。在图形基本保持不变(一头大一头小)的情况下,图形底面的边数依次增加1。故答案为A。
36. 解析: 本题考查法学多定义判断。例证(l)公务员刘某的行为属于不称职;例证(2)贾某侵犯了陈某的隐私权,属于侵权责任;例证(3)李某属于违反校规。故答案为A。
37. 解析: 本题的关键词在于“无偿给予”, 选项A和C中甲并没有将自己的财产“给予”乙,而B项中甲给予乙财产则是有偿的,要求“给自己养老”,因此只有D项符合定义。故答案为D。
38. 解析: A项是由于没有空闲才没有去看奥运比赛,不是没有注意到奥运比赛,不属于选择性注意∶B项奥运赛事与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不是同一时期出现的不同刺激;C项没有体现对其他刺激的忽略。只有D项由于一起看奥运会节目而忽略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属于选择性注意。故答案为D。
39. 解析: 差别定价的主体是同一种产品,而D项中是三种产品。故答案为D。
40.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学多定义判断。关键信息点为“社会结构空间”、“地位”。根据关键信息可作出以下判断:①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身份仍然是国家公务员,其社会结构空间没有发生变化;②王志由节目主持人角色转换为丽江市副市长,由职员变为政府领导,属于社会流动;③三轮车工人由工人变为在校硕士研究生,其身份由工人变为了学生(即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空间上发生了地位变化;④这名工人调换了工作岗位,其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属于社会流动;⑤张某迁居到另一座城市,只是在地理空间结构上发生了变化,社会地位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社会流动。②③④符合定义描述。故答案为A。
41. 解析: 加强型题目。题干的论点是“过多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青少年实际动手能力要比其他孩子差”。智力水平不等于动手能力,A项为无关项;是否动手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强弱不是同一概念,B、C两项为无关项;D项说明较少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动手能力强,直接加强了论点。故答案选D。
42. 解析: 从题干出发,可以运用图示方法进行推理,从前三句话可以知道刘平学习过对外汉语、汉语及古汉语专业,王娜学习过汉语和古汉语专业,所以排除A、B;根据最后一句话,可以推出刘平和王娜可能在国内综合大学,所以选择D。
43. 解析: 本题属于分析推理型。由题干可知,丙住的房间号是2或4,甲的房间号是4(此时戊的房间号是1)或5(此时戊的房间号是2)。假设丙住的房间号是2,甲的房间号是4,那么戊的房间号是1,乙的房间号是3,与条件①矛盾。假设丙的房间号是2,甲的房间号是5,那么戊的房间号是2,与假设矛盾。由此只能得出,丙的房间号是4,甲的房间号是5,戊是2号,丁是3号,乙是1号。故答案为B。
44. 解析: 隐性结论型题目。材料介绍了一本文明史普及读物在国内创下骄人成绩后,即将在国外出版发行。A选项只是对国内的业绩进行了解释,不全面,应被排除;B无法从文段中推出,“走向世界”未必是“世界欢迎”的;D也无法从文段中推出,在国外的销售业绩尚未得知,不能得出“越容易”走向世界的结论;只有C是正确的,因为实在国外出版发行,就很可能授权国外出版商出版,是常识范围内的考查。所以,正确选项是C。
45. 解析: 本题属于分析推理题。此题抓住(2)即可快速解题,由(2)“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可知,甲会日语,丁不会日语,排除ACD项。故答案为B。
46. 解析: 根据文中数据,在该省报名考研的人数的增长率下降了13个百分点。因此与上年相比,增幅减少。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47. 解析: 2003年在该省报名的应试者中,本科毕业生人数约为51685=59180÷114.5%。故答案为D。
48. 解析: 2004、2003、2002年全国报考该省招生单位硕士的研究生应试者人数分别为76736、66112、53402,66112=76736-10624,53402=66112÷123.8%。故答案为A。
49. 解析: 2004年报考法律硕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法律硕士招收人数最多,题中没有信息表明,而其他选项题中有据可查。故答案为C。
50. 解析: 该省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应试者中,本科生人数约是其他应试者的:59180÷(64484-59180)≈11倍。故答案为B。
1,D 2,D 3,B 4,C 5,B 6,B 7,C 8,C 9,A 10,C 11,A 12,B 13,A 14,D 15,B 16,D 17,A 18,B 19,B 20,A 21,A 22,C 23,B 24,A 25,B 26,C 27,B 28,D 29,C 30,D 31,B 32,A 33,C 34,D 35,A 36,A 37,D 38,D 39,D 40,A 41,D 42,D 43,B 44,C 45,B 46,C 47,D 48,A 49,C 50,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