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4-6 20: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27. 解析: 本题考查外延关系。题干中的词项是同一事件的不同称谓,买单与付账,远足与游历均是同一事件或行为的不同说法。故答案为A。
28. 解析: A项: 海洋之于岛屿,陆地之于湖泊,虽然湖泊是在陆地上,但是湖泊并不高于地表面,而是陆地低洼处积水形成,前后词的逻辑关系没有A更加对应;B项:荒凉之于岛屿,陆地之于辽阔,形容词和所修饰的名词顺序前后颠倒;C项:山岗之于岛屿,陆地之于海洋,山岗和岛屿是都是突出、高于地表面或海表面的陆地部分,而陆地和海洋是两种地表面形态,前面一组都是陆地部分,后面一组为陆地和海洋,对应逻辑关系不正确;D项: 对应关系。海洋之于岛屿,陆地之于山岳,岛屿是在海洋里,山岳是在陆地上,而且岛屿高出海平面,山岳高出地表面。故答案为D。
29. 解析: 本题考查语法关系。表情做作,舞姿僵硬,前一个词项是对后一个词项的修饰。其它选项的词语之间不存在这一后者对前者的修饰关系。故答案为C。
30. 解析: 通过服药得以痊愈,通过改革得以发展,两组词语均是手段与结果的关系。C项改革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不太对应,不如A项更优。故答案为A。
31. 解析: 本题考查图形的数量关系。各图形分别由2、3、4、5、6条线段组成。故答案为B。
32. 解析: 本题属于图形的移动旋转题。每组的第一个图形的上部翻转后得到第二个图形,下部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故答案为A。
33. 解析: 本题属于移动旋转题。小黑点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移动一个单元格,移动后删除最后的那个黑点;小方块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增加一个方块。故答案为B.
34. 解析: 本题属于几何特征题。有三个圆圈的那一行在三个图形中不变,答案为A。
35. 解析: 本题考察元素叠加。已知图形第一组图形中前两个图形简单叠加,内部元素分别取第一个图形内部元素的一半和第二个图形内部元素的一半,从而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二组图形也应符合该规律。通过分析,只有C项中图形符合,故答案为C。
36. 解析: A项表述的是人的主动适应,而并非“被要求如何行动”;C项中小郑的行为恰恰违反了行为规范,着背心和短裤,脚上穿着拖鞋参加好朋友的婚礼是不符合社交礼仪的;D项是处于“为了使大家玩得更开心”的目的而制定了一个游戏规则,并非“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表现”;而B项就是人们希望律师在身处法庭这一特定环境时所应当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故答案为B。
37. 解析: 意外事件是非故意的偶然因素造成的事故。A项,黄某明知是报废车还驾驶,属于过失;C项属于间接故意或过失;D项属于疏忽的过失。故答案为B。
38. 解析: 竞争性决策是在竞争对手存在的情况下,不是客观的自然状态,而是根据每个竞争对手的策略做出相应的改变。A选项没有竞争对手的策略,所以排除。B选项没有提及竞争者的策略,所以排除。C选项提到竞争对手,但是没有提及竞争对手的策略,所以排除。D选项竞争对手的策略就是奖学金,所以符合定义。故答案为D。
39. 解析: 本题考查管理学定义判断。工作丰富化的定义要点是:纵向上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化的工作。A项和C项都是横向上增加工作的变化,都属于工作扩大化;B项符合工作丰富化的定义要点;D项没有体现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化的工作,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B。
40. 解析: 该定义属于心理学。武器为正在愤怒情绪中的人提供了线索和更多的行为暗示,对其破坏性行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武器效应。A项中“激烈的言语刺激”引起的只是“导致产生侵犯行为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而不存在激化愤怒转变为侵犯行为的情境线索,排除;C项面对持刀抢劫而进行的反抗属于合法的行为,因此开枪行为也不属于侵犯行为,而是自我保护,也应排除;D项不存在与侵犯有关的刺激,也不是武器效应。而B项,桌上的水果刀使盗窃者产生了对他人实施伤害行为的冲动,水果刀即是定义中的“情境侵犯线索”,因此只有B项符合定义。故答案为B。
41. 解析: 削弱型题目。要推翻“人的素质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这一论点,那么只有D项符合,D项说明人的素质很大程度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故答案为D。
42. 解析: 题干说只有逻辑学家一个人预测对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分别假设M、N、O、P是逻辑学家进行推理。如果推出矛盾,就说明假设错误,没有矛盾,就说明假设正确。
如果M是逻辑学家,M的预测正确,N、O、P的预测错误,推理没有矛盾。如果N是逻辑学家,他预测正确,“O将来要做逻辑学家”,矛盾!因此,N不是逻辑学家。同理可推,O、P都不是逻辑学家。故答案为A。
43. 解析: 题干说举美国的例子,提到了4000亿美元、2000亿美元,说明了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资本密集的过程,因此C项正确。A项得出“未来经济发展主要靠高技术”的结论,太绝对;B同样过于绝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D话题不一致。故答案为C。
44. 解析: 题干中由题目可知喜欢是种感觉,感觉是难以言喻的,可知感觉是非理性的,说不清缘由的。不喜欢是事实,事实容易解释,可知事实是理性的,可说明理由的。A项中表达了不喜欢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表达了不喜欢是非理性的感觉,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说不喜欢一个人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说法错误,因为不喜欢是事实,而事实是可说明理由的,排除。故答案为D。
45. 解析: 隐性结论型题目。由题意知“中国人口的平均年龄,在1998年至2010年之间,将呈明显上升态势而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乙型肝炎的患者也逃不开这一必然趋势,可知到2010年乙型肝炎的老年患者将增多,而非老年患者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没有大的变化,所以乙型肝炎患者的平均年龄将增大。故答案为C。
46. 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得,中国香港人口:2067/31610>5%,哥斯达黎加人口:252/55605%,多米尼加人口:367/3550>10%,观察可知,哥斯达黎加的最少。故答案为B。
47. 解析: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失业率最高的是多米尼加,其幸福指数为71.8,最低的是韩国,其幸福指数为44.4,它们的幸福指数差为71.8-44.4=27.4。故答案为C。
48. 解析: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名前五的为中国香港、韩国、美国、新加坡、日本;幸福指数排名前五的为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越南、中国内地、新加坡,所以均排名前五只有新加坡。答案为A。
49. 解析: A项,由折线图可知,亚洲国家中只有越南的失业率高于美国,A说法正确;B项,美国的失业人口为(138112亿÷46040)×4%≈0.12亿,俄罗斯的失业人口为(12910亿÷7560)×6%≈0.103亿,美国高于俄罗斯,B项错误,排除;C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名2的国家(地区)为日本,它的幸福指数排名7,而不是8,C项错误,排除;D项,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但失业率并非最低,D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50. 解析: ①:国民生产总值小于1000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是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和越南,其幸福指数分列前三位,①说法正确。 ②:人口过亿的国家(地区)有中国内地、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美国和日本的失业率低于俄罗斯,但其幸福指数都低于俄罗斯,②说法错误。 ③:资料中,比中国内地幸福指数高的国家(地区)是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和越南,其失业率均高于中国,因此比中国内地失业率低的国家(地区),幸福指数均低于中国内地,③说法正确。 ④:日本和新加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超过2万美元,其幸福指数都大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没有超过2万美元的俄罗斯,④说法错误。 综合可得,和资料相符的说法有2个。故答案为C。
1,B 2,B 3,D 4,B 5,D 6,C 7,D 8,C 9,B 10,A 11,D 12,D 13,C 14,B 15,C 16,C 17, 18,C 19,A 20,C 21,C 22,A 23,A 24,A 25,C 26,C 27,A 28,D 29,C 30,A 31,B 32,A 33,B 34,A 35,C 36,B 37,B 38,D 39,B 40,B 41,D 42,A 43,C 44,D 45,C 46,B 47,C 48,A 49,A 50,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