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模拟预测卷

[复制链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418
发表于 2017-4-6 20: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4.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常识。物价上涨,一般伴随通货膨胀。此时,应该回笼货币,存款准备金即为了保证商业银行运行安全,必须从存款中上交中央银行的部分。收拢货币,需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故答案为C。
5.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故答案为D。
6.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第一空,直截了当形容(言语行动等)简单明了,不绕弯子。旗帜鲜明比喻政治立场、观点、态度等十分明确。根据“力求说到点子上”,可知应填入直截了当与“说到点子上”对应。根据“毫不含糊”可知前面应填入”分明“。故答案为C。
7.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谦虚谨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平心静气:形容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去糟取精:形容扬弃糟粕取其精华。根据成语释义,听到赞许不能骄傲顾,对应“谦虚谨慎”;听到牢骚不能生气,对应“平心静气”;听到建议要注意吸收,对应“去糟取精”。故正确答案为A。
8. 解析: 这题考查的词汇中意思的逻辑关系。很最后尾句是收获,根据选项的三个词汇,只有先“拓荒”才用播种的土壤,所以,“拓荒”是第一步工作,接下来应该是“播种”,然后进行“耕耘”以帮助农作物生长。耕耘,亦作“ 耕芸 ”,指翻土除草;亦泛指耕种;还比喻辛勤劳动。故本题选择A。
9. 解析: 第一空考查成语的含义。千头万绪是指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不能用来修饰“联系”,搭配不当,可排除A项。唇齿相依比喻关系极为密切,相互依靠,用来修饰自然界各物种之间的关系,词义程度过重,排除C项。B项千丝万缕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D项密不可分指十分紧密,不可分割,两者均符合题意。第二空与前文中“错综复杂的生物链条”对应,且根据后面空格处需填入表示其关系密切的词语。“弱肉强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与文意相悖,故排除D项。第三空。根据空格前后“独到的”,“不要等到它成了稀有物种才想着去保护”可知,这里不是贡献,价值比较准确。而且第二、三空,后面说的是“不要等到它成了稀有物种才想着去保护”,可知侧重应该是物种带来的好处,选择“互利共荣”、“价值”与之正好呼应。故正确答案为B。本文来自:《稀有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作用不可替代》
10.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义务:指公民依法在政治上、法律上应履行的责任,以及在道义上应尽的责任,用在这里不合适。使命:派人办事的命令,比喻重大的责任,这里要表达的正是完成使命的意思,B项正确。CD两项明显错误。故答案为B。
11.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和虚词辨析题。上级领导视察单位用“莅临”。在此用“亲临”更合适。第二空,对建设布局作出规划是惯用搭配。第三空明显用“不仅是……而且是”表示递进的关系。故答案为C。
12.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根据语境,与前文的“定居”对应,奔跑和徘徊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CD。奔波:指奔走繁忙,操劳。奔走:本义指急走、快跑,后来多用于转告消息;引申指为一定目的而到处急忙活动。奔波与“只身”搭配恰当,且与“定居”对应。故答案为A。
13.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结合语境,第一处横线处应填与“日复一日”意思相近的词语,第二处横线处应填与“丰饶”意思相反的词语,机械化和贫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4. 解析: 本题考查意图推断。文段第一句话是在说政府的收入,第二句话是在说企业或者资本的收入这两个方面的巨大增幅,收入不断倾斜,二者之间用一个表示并列的词语“而同期”将两者联系起来,而后边又用了“一个佐证”进行举例论证,可以省略掉。答案当中可以体现前后并列的二者的是A项。B、C、D三个选项论述的主体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15.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这段文字描绘了深秋里白菜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一句总说秋天里白菜茂盛成长。第二三四句用白菜与其他作物对比,突出白菜的生机。末句更进一步把白菜的白、南瓜的黄、辣椒的红赞作美的极点。A项说“霜降”、“植物”,都不是文段主要阐述的内容,排除。B项断章取义,文中虽有“美的极点”的表述,但说的是“白菜的白”,是从白菜的“生机”的角度来阐述的,而不是真的说它的外形,排除。C项说白菜的味道,文中没有提及,排除。故答案为D。
16.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排序题。④每年与②中二十多年以来,相对应,④与②应该组合在一起,且④在②前面,因此排除BC项。D项中⑤作为尾句,显得很突兀,因此排除。故答案为A。
17. 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无知是由不识字造成的,不是因为缺乏正确引导造成的,因此A项错误。无知容易辨别、也容易避免,因此BC项错误。故答案为D。
18.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这段文字的结构为典型的总分式,开头两句点明论点“求助也就意味着互利”,最后一句通过一个故事来进一步阐释,再次点题。答案为C。A项和B项只是文段中一个方面的内容,表述片面;D项中的“学会感恩”文中并未提到。故答案为C。
19.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原文主要阐述要保持人的多样性,“基因相同也是一样没有意思的。人人都健美,智商都是150,这就像用一幅美好的图画代替了一千幅美丽的图画一样,没有生气。”说明克隆使得多样性消失,会使生活没有生活,死气沉沉。故答案为A。
20.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文中提到“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1℃”,因此特勒提出“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可以推知火山灰的主要成分是硫和铝,且硫和铝可以给地球降温。故A项和B项正确;文中提到特勒还与人合作过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使地球降温的方法,而并没有说为此进行过试验,故C选项错误;通过文字介绍很容易判断D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
21. 解析: 本题属于基本概率问题:从E公司购买到次品的概率=20%×(1-98%)=0.004,从F公司购买到次品的概率=40%×(1-98%)=0.008,从G公司购买到次品的概率=40%×(1-99%)=0.004,因此购买到次品的概率=0.004+0.008+0.004=0.016。故答案为C。
22. 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问题。不妨设A<B<C<D<E,则必有A+B=17,A+C=25,C+E=42,D+E=45。还剩下4个数28、31、34、39,由于(A+B)+(A+C)+(B+C)=2(A+B+C)是偶数,A+B=17,A+C=25,所以B+C也一定是偶数,于是有B+C=28或34,又因为比B+C大的不同的和值至少有4个,故可排除34,所以B+C= 28,结合前面所列方程,可求出A=7,B=10,C=18,D=21,E=24。故答案为C。
23. 解析: X²+4/X²=[﹙X²+2﹚²-4X²]/X²=﹙X²+2﹚²/X²-4,已知X²+5X+2=0,则X²+2=-5X,代入得X²+4/X²=﹙-5X﹚²/X²-4=21,故答案为A。
24. 解析: 直接代入选项验证,百位数是个位数的2倍,四个选项都符合;百位数是个位数的2倍,只有C选项符合。因此,本题答案为C。
25. 解析: 本题考查工程问题的变型,捐款相当于完成一项工程。甲公司捐款数为总捐款数的1/3,乙公司为1/4,丙公司为1/5,所以丁公司为1-1/3-1/4-1/5=13/60,故四家公司共捐款169÷13/60=780万元;故答案为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32
发表于 2017-4-6 2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26. 解析: 题干中的词项是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只有A项是正确的。《长生殿》的作者是洪昇,《桃花扇》的作者是孔尚任,《后汉书》的作者是范晔。故答案为A。
27. 解析: 一般橘的颜色是黄的,一般草的颜色是绿的。橘红和草绿又是一种颜色。A项,麝和香不是事物和颜色的对应关系;B项,花和红是事物和颜色的对应关系,但不是一一对应,花还有其它的颜色;C项:苹果显然不是紫色的。故答案为D。
28. 解析: A项书桌与家具是种属关系,花岗岩与石膏是并列关系,二者关系不同;B项家电与家具是并列关系,花岗岩与岩石是种属关系,二者关系不同;C项木材是家具的材料之一,花岗岩也是雕塑的材料之一,二者关系相同;D项房间是家具的放置场所,花岗岩是石矿的一种,二者关系不同。故答案为C。
29. 解析: 考查对应关系,特定身份与其出现的特定场所,属一一对应关系,且是被动的关系。A中敬老院和护工也是对应关系,但是两者是主动关系,护工是敬老院的员工,加油站和业务员也是主动关系,研究所和研究院也是主动关系。故答案为B。
30. 解析: 本题考查外延关系。题干中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病,二者之间是种属关系,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故答案为D。
31. 解析: 本题考查图形的样式求同。观察题干四幅图形,每相隔两幅图形所构成的立体图形元素相同,即①③相同,②④相同。且在①③中短箭头为立体图形,在②④中短箭头为平面图形。第五幅图形应与①③保持一致,选择短箭头为立体,长箭头为平面的图形,排除B、D;另一侧为圆柱形非圆筒形,只有C项符合。故答案为C。
32. 解析: 本题考查图形的数量关系。第一套图形的规律为直线和曲线的交点数为1个,第二套图形直线与曲线的交点数的个数为2个。故答案为D。
33. 解析: 图形里面的实心图形与其外面的图形形状相同,且每组图中实心图形的位置相同,故答案为C。
34. 解析: 本题属于属性类。第一组图形都是竖轴对称,第二组都是横轴对称,选项中只有D符合要求。故答案为D。
35. 解析: 题干中的黑色方格都是首尾相连,或者解释为黑色方格部分都是一笔画的图案,答案为B。
36. 解析: 歧视的关键要件是:施以不公平或不平等的待遇。A、B、D三项符合定义的要件,都存在歧视现象,排除。C项中刘女士只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没有涉及施以不公平或不平等的待遇,不满足定义的要件。故答案为C。
37. 解析: 公务员的辞退的定义满足三个条件:1.国家机关用人部门或单位;2.根据法律规定;3.解除其与工作人员职务关系。B不符合3;C项“另谋高就”不意味着解除工作关系;D项,某公务员主动申请离职,不属于辞退,故答案为A。
38. 解析: 招标“不经过一般交易磋商程序”,据此可排除C、D,这两项都经过一般交易磋商程序,属于出售。B项是悬赏,不是招标。A项符合“公开征求应征人递盘竞争”的要件。故答案为A。
39. 解析: 该定义属于物流学。A项中疫苗不是食品,B项中不是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D项中的低温不是为了保存,将使用常温进行保存。只有C项完全符合定义。故答案为C。
40. 解析: 对于C中的“多”与“少”,肯定“多”必然否定“少”,肯定“少”必然否定“多”,但否定“多”不一定就是“少”,否定“少”也不一定就是“多”,所以这一对词正是相对反义词。而A,否定“生”就意味着“死”,否定“死”就意味着“生”;B则是否定“曲”就意味着“直”,否定“直”就意味着“曲”;D中否定“有”就意味着“无”,否定“无”就意味着“有”,所以这三对都不是相对反义词。故答案为C
41. 解析: A项,既然说是半数以上的网络成瘾者在生活中都感觉非常挫败,那么就肯定有一部分网络成瘾者不对生活感到挫败,同样的道理,也肯定有人在生活中感觉非常挫败,所以C正确;BD项易排除。故答案为C。
42. 解析: 削弱型题目。题干认为,允许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有害而无益,要驳斥这种结论,只有证明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对农村和城市双方都有利。用排除法,其他选项都在加强题干的结论。故答案为B。
43. 解析: 公司经理观点: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产品销量下滑,与质量无关。A强调其他生产产品公司,无关项;B项质量下降导致缺乏市场竞争力,与质量有关,否定论点。C、D均属无关选项除。故答案为B。
44. 解析: 前提假设型题目。C项是题干的议论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事实上在课余时间不玩电子游戏的孩子在任何时候都不与人交流,那么,就不能根据青少年在课余时间玩游戏而不是与人交流,就得出结论,把课余时间花费在玩游戏上的青少年比其他孩子缺少沟通能力。B项也是题干的议论应当假设的。但由于B项断定的是大多数孩子,而不是所有的孩子,因此,题干对于B项的依赖程度弱于C项。故选C。    
45. 解析: 翻译推理型题目。尝苦中苦是得甜中甜的必要条件,所以只能退出C,A、B、D三项观点过于绝对,故答案为C。
46. 解析: 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约占69.6%,即说明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在这四个国家中日本的核电消费最大。选项A说法错误。美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是最大的,选项B说法正确。日本石油消费量比美国少,选项C说法错误。美国的天然气消费量最大,选项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
47. 解析: 由材料可知,1998年美国消费煤炭总量为30.7×24.9%×10000≈31÷4×10000=77500万吨标准煤,与C选项最为接近。故答案为C。
48. 解析: 中国为:13.2×6.7%,美国为:30.7×9.7%,日本为7.1×18.7%,俄罗斯为:8.5×6.8%,显然美国和日本不可能最小,中国与俄罗斯相比较,虽然中国的水电和核电的比重要比俄罗斯要小,但也仅仅是略小,中国的总量远远大于俄罗斯,所以俄罗斯的水电和核电最小。故答案为D。
49. 解析: 解法一:由材料可知,中国石油消费量为13.2×21.5%×10000=28380万吨标准煤,美国石油消费量为30.7×39.7%×10000=121879万吨标准煤,日本石油消费量为7.1×51.1%×10000=36281万吨标准煤,俄罗斯石油消费量为8.5×20.6%×10000=17510万吨标准煤。可见,俄罗斯石油消费量最小。故答案为D。 解法二:本题可以运用估算法,即中国石油消费量为13×20%×10000=26000万吨标准煤,美国石油消费量为30×40%×10000=120000万吨标准煤,日本石油消费量为7.0×50%×10000=35000万吨标准煤,俄罗斯石油消费量为8.5×20%×10000=17000万吨标准煤。很明显,可以看出俄罗斯石油消费量最小。故答案为D。
50. 解析: 四个国家天然气消费总量为13.2×2.2%+30.7×25.7%+7.1×12.5%+8.5×55.3%=13.7683亿吨。故答案为B。
1,A 2,B 3,C 4,C 5,D 6,C 7,A 8,A 9,B 10,B 11,C 12,A 13,D 14,A 15,D 16,A 17,D 18,C 19,A 20,C 21,C 22,C 23,A 24,C 25,A 26,A 27,D 28,C 29,B 30,D 31,C 32,D 33,C 34,D 35,B 36,C 37,A 38,A 39,C 40,C 41,C 42,B 43,B 44,C 45,C 46,B 47,C 48,D 49,D 50,B
有些同学学了很多行测视频课程,也做了很多行测专项练习,但就是不喜欢做整套的行测模拟题,所以实战能力没有提升。考试中不能合理规划时间和做题顺序,做题速度较慢,导致发挥不理想。特别是考前,一定要多做整套的行测模拟题。
        做更多的行测模拟题,请直接百度“步知公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6 01:31 , Processed in 0.07811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