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预测试题

[复制链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7-4-6 16: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26. 解析: 本题考查外延关系。食品属于食物的范畴,矿石属于矿产的范畴,并且在词性上都是名词,紧密对应。故答案为D。
        27. 解析: A项,绿叶在可见光的作用下能进行光合作用,要完成光合作用必须有叶绿素的存在。B项,水蒸气可以在玻璃上凝结。其逻辑关系与题干相似,“光线”和“水蒸气”分别通过“水”和“玻璃”这两种介质发生某种变化。C项,电脑可以用来计算数据;D项,洋流是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运动,海洋、洋流和台风不存在什么明显的逻辑关系。故答案为B。
        28. 解析: 本题考查外延关系。闲逛是走的一种,闲聊是说话的一种。故答案为D。
        29. 解析: 本题考查外延关系。卡车和轿车都是车的种类之一,且二者存在差异;牡丹和菊花都是花的种类之一,且二者存在差异。故答案为B。
        30. 解析: 墨盒是打印机的必备的组成部分,电池也是电筒的必备的组成部分。木材可以制造纸张;楼房可能有电梯,也可能没有电梯。故答案为B。
        31. 解析: 本题属于图形的相对变化。观察图形可以发现,第一个图和第三个图为一组,第二个图和第四个图为一组,左右两边竖线依序向中间靠拢。故答案为A。
        32. 解析: 本题属于图形的移动旋转题。此题较为简单,图形是顺时针移动。故答案为D。
        33.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平面拼合,如图所示,拼合之后消去相同的直线,是一个倒梯形。所以答案为D。
       

411028JRP39.png

411028JRP39.png

        34. 解析: 本题属于图形的空间折叠。8和16肯定是对着的,排除A。C项2跟4应该是相对的,D项64应该在底面。故答案为B。
        35. 解析: 每个图形中间一列是相同元素,两边上面四个一样,下面两个也相同。并且在一、二图和四、五图中,中间图形依次是圆,五边形,可得第三个中间应该为四边形。两边的规律是一样的,每种元素依次变换。故答案为A。
        36. 解析: A项属于从众型思维枷锁;B 项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是左撇子,所以大人们把自己的孩子硬性扭转过来,这也属于从众型思维枷锁;C 项是听从专家意见,缺乏自主独立思考,无主见,符合定义;D 项是中学生被要求穿校服,是遵守学校规定,不是缺乏独立见解。故答案为D。
        37. 解析: 企业文化的关键要件有:(1)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信念;(2)制度和措施。A项中的管理哲学、C项中的经营理念符合要件(1),B项中的企业行为准则符合要件(2),故都排除。D项中的核心竞争力不符合要件(1)(2)。故答案为D。
        38.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学单定义判断。定义的关键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A项,甲、乙两企业是整合资源建立企业集团,不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不符合定义;B项,甲、乙、丙三家小家电企业建立市场消费信息共享机制,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C、D两项的主体都是一个企业,不符合定义。故答案为B。
        39. 解析: A项中把收到的钱上交就不算收受贿赂,B项属于贪污行为而不符合受贿的定义,C 项属于徇私枉法行为,且没有收受财物,性贿赂不属于财物所以也不符合受贿的定义,D项符合受贿的定义。故答案为D。
        40. 解析: 该定义属于心理学。所谓习得性无助就是经历多次失败后,会表现出消极的心理状态,A、B、C三项都属于习得性无助,D项中并不是失败的经历,而且也没有很多次。故答案为D。
        41. 解析: 原题的推理:前提是“审判员→法院工作;这些人在法院工作”,结论是“这些人是审判员”,此题运用的形式推理中三段论的推理,因此也应该选择一个三段论的推理选项。D选项,“中子是基本粒子,中子是不带电的,因此有些粒子是不带电的”,前提是“中子是基本粒子,中子→不带电”,结论是“有的粒子不带电”,运用了三段论的推理形式。
        A选项,“动物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是细胞构成的,微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全部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运用的是归纳推理的,而不是形式推理,所以与原题推理形式不一致。B选项,“钟表是有一定构造,有规律的;世界也是有一定构造,有规律的。既然钟表是人制造出来的,世界也必然是人创造出来的”这是一种类比推理的形式,不是形式推理,所以与原题推理形式不一致。C选项,“经过对最近3个月销售的液态牛奶的跟踪调查,没有发现因有质量问题而退货或投诉的。因此,可以说这批液态奶的质量是合格的”,这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而不是形式推理,所以与原题推理形式不一致。故答案为D。
        42. 解析: 由题干中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是学业上有所成就,科学上有所建树的重要条件”可知,A项正确。B项偷换概念,题干中只说在学业上和科学上,不是在所有事情上;C项,注意是一种心理品质,题干中没有提及心理品质,属于无关选项;D项表述正确,可是结论不是从题干得到的,属于无关选项。故答案为A。
        43. 解析: 第一次交换后:甲先生---甲夫人,乙先生---丙夫人,丙先生---乙夫人,丁先生---丁夫人。
        第二次交换后:甲先生---乙夫人,乙先生---丙夫人,丙先生---甲夫人,丁先生---丁夫人。
        第三次交换后:甲先生---丁夫人,乙先生---丙夫人,丙先生---甲夫人,丁先生---乙夫人。故答案为A。
        44. 解析: 加强支持型题目。题干论述的观点是:同一广告词的反复多次播放,不仅没有使商家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出现负面效应,论据为:数家长期做这类广告的商家陷入困境。要想支持题干陈述的观点,必须在题干的观点与论据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如果选项D成立,“同一句广告词反复播放会引起电视观众的厌烦,甚至愤怒,从而对商家所要推销的产品产生强烈反感”,那么必然会使观众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从而使得商家达不到预期目的。A、C项没有紧扣经营困境和负面效应,属无关选项;B项无端引入新概念所有广告,属无关选项。故答案为D。
        45. 解析: 真假推理型题目。假设甲所说是假,则乙丙丁都为真,显然与题干矛盾,故甲所言是真,依此假设乙、丙、丁所说是假,然后看剩下三人所言与题干有无矛盾,容易得出只有丁所说是假。故答案为B。
        46. 解析: 根据题意,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85%,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故答案为B。
        47. 解析: 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15%的制度工时未被利用,且其中缺勤占去50%,故44×15%×0.5=3.3小时。故答案为A。
        48. 解析: 实行40小时工时制时,在没有被利用的工时中,停工占去:40×0.1-1.6-0.4/40×0.1=50%。故答案为C。
        49. 解析: 在没有被利用的工时中,人均每周缺勤时间:1.6/(44×15%×0.5)-1=-50%。故答案为D。
        50. 解析: 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1.6+1.5+0.4=35×(1-X),所以X为90%。故答案为C。
有些同学学了很多行测视频课程,也做了很多行测专项练习,但就是不喜欢做整套的行测模拟题,所以实战能力没有提升。考试中不能合理规划时间和做题顺序,做题速度较慢,导致发挥不理想。特别是考前,一定要多做整套的行测模拟题
        做更多的行测模拟题,请直接百度“步知公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9 13:34 , Processed in 0.046940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