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4-6 17: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26. 解析: 本题考查外延关系。冰、蒸气、水都是水分子,只是物理形态不同,汉人、华人、华侨都是华夏后裔,只是身份和称谓不同。B项的灭火、C项的铅笔不符合这一关系。故答案为A。
27. 解析: 油画的原材料之一是松节油,牙雕的原材料之一是象牙。A选项胶片只是肖像制作过程中的过度材料,而不是肖像的原材料,肖像的原材料应该包括相片纸、彩色油墨等,所以排除;B选项装裱是书法后期包装的一个过程,而不是其初始的原材料,所以排除;C选项两个词是对应关系,毛笔需要墨汁来写字,而毛笔的原材料是狼毛、树枝等,所以排除。故答案为D。
28. 解析: 香是嗅觉,苦是味觉,两者是不同种的感觉;而辣是味觉,小是视觉,也属于不同的感觉。其余选项均不符合类比要求。A项,烫和凉是并列关系,但都是温度觉,即触觉;B项,大和白是并列关系,但都是对应视觉角度;C项,老和少是并列关系,是从生理年龄角度区分;故答案为D。
29. 解析: 题干中,第一项利用第二项完成第三项的功能,B超利用超声波进行诊断;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冰箱利用制冷剂来冷藏。故答案为C。
30. 解析: 帽子戴在头上,手套戴上手上,都是人类使用的护具。故答案为C。
31. 解析: 本题考查立体图形。A项中,以含有三角形的面为基准面,含有圆形的面应该在左侧面而不是右侧面,错误;B项中,以含有箭头的面为基准面,空白面应该在左侧面,错误;C项中,含有正方形的面与含有直线的面不可能相邻,错误。故答案为D。
32. 解析: 图形都由两个图形组成,两个图形有一个外交点,正方形和圆形交替出现。故答案为C。
33. 解析: 本题属于图形的组合叠加。九宫格中每行星星和月亮分开来找规律,每行第一幅图与第二图中相同颜色的星星保留,不同颜色的星星去除得到第三幅图;每行黑月亮与白月亮相加抵消,其余月亮保留得到第三幅图;因此第三行中第一幅图与第二幅图中只保留一个黑星星,月亮全部抵消,最后得到一个黑星星。故答案为C。
34. 解析: 后一个图形的线条数量是前一个图形的2倍。故答案为C。
35. 解析: 本题考查图形的数量关系。125的图形种类数为1,346的图形种类数为2。故答案为B。
36. 解析: 根据题意,“积极性社会越轨”的关键是打破因循守旧、推动社会发展,A很显然排除。B、C两项是打破了因循守旧,但对推动社会发展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同理也排除。D项内容可以使美术教学提高一个层次,发展我们的艺术水平。故答案为D。
37. 解析: 本题属于心理学定义判断。A项中摄影师通过拍摄马的奔跑(符合“用眼睛观察”)联系到古代画家所画的马四蹄腾空的样子,B项将山与"象鼻"“五指”“将军”联系起来;C项通过迅速翻动有相似人物的画本而联系到这些静止的人物似乎动了起来。此三项都属于人的的视觉完形功能,只有D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故答案为D。
38. 解析: 本题考查法学定义。此题的关键词包括:“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其悔改表现”、“若在考验期内不犯新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A选项是因为张某畏罪潜逃,排除;B、C选项不是因为其悔改表现,排除;D选项符合条件。故答案为D。
39. 解析: 该定义属于心理学。晕轮效应的关键要件是“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夸大的”、“最初印象”A项中的“一见钟情”就是由于对象的某一方面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往往对思想、情操、性格诸方面存在的不相配处都视而不见,觉得对象是“带有光环的天仙”,样样都尽如人意,是典型的“晕轮效应”。故答案为A。
40. 解析: 考查生态学类。关键词是“环境中是物质相互作用”。①中日照与花木的关系,④中地震和泥石流的关系属于自然环境效应;②是环境对人类的影响,③⑤是人对环境的影响,都不属于自然环境效应。故答案为 A。
41. 解析: 题干结论在新开通移动支付功能的人群中开展宣传和促销。但一个月后,效果井不理想,网络销售收人没有明显增长。C说明实际是有效果的,只是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在一个月之内才好像没有效果。可以解释矛盾。故答案为C。
42. 解析: 翻译推理型题目。“追星族中有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可从“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当中存在追星族”中推出,选项所列的其余三种情况从前提中均不能直接推出。故答案为B。
43. 解析: 本题属于加强型题目,题干要强化的论点是抗菌类药物要空腹服用,C是这一论断的解释与证明。A加强的效果不如C,B削弱了论断,D和能否加强推论关系不大。故选C。
44. 解析: B说的他不可能是四川人与C所说他肯定是四川人为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根据题干所说只有一个人的话不可信即为假,得A,D都是真话,即他可能是四川人,可能是贵州人,并且他不是贵州人,因此得到结论:他是四川人。故答案为A。
45. 解析: 翻译推理型题目。“如果人民币不加快升值,那么人民币流动性无法根治”这是一个充分假言命题,不能通过否定前件来否定后件,所以A是错误的;B显然是错误的,人民币流动性无法根治和利率偏低都是人民币不加快升值的结果,两者之间不存在关系;人民币持续不断加息是从根本上抑制经济扩张的冲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所以C也是错误的;D是正确的。
46. 解析: 2004年广告类广播节目比上一年增长了(564207-434656)÷434656=29.8%,2005年广告类广播节目增长了(671071-564207)÷564207=18.9%,2004年广告类电视节目增长了(426553-243349)÷243349=75.3%.2005年广告类电视节目增长了(524892-426553)÷426553=23.1%。C项最大。故答案为C。
47. 解析: 2006年新闻类电视节目时数相对于1995年增长了(646337-80800)÷80800=699.9%。故答案为A。
48. 解析: 2003年广播广告类节目比电视广告类节目多:(434656-243349)÷243349=78.61%。故答案为C。
49. 解析: A项:2006年其他类电视节目时数增长了(363442-289364)÷289364=25.6%,2005年增长了(289364—241247)r÷241247=19.9%,不合题意;
B项:2006年综艺类广播节目时数增长了(1986800-1937290)÷1937290=2.6%,2005年增长了(1937290-1606519)+1606519=20.6%,下降了20.6-2.6=18.0个百分点;
C项:2006年专题类电视节目时数增长了(540369-525528)+525528=2.8%,2005年增长了(525528—486311)+48631l=8.0l%,下降了8.1-2.8=5.3个百分点;
D项:2006年广告类电视节目时数增长了(589067—524892)÷524892=12.2%,2005年增长了(524892-426553)+426553=23.1%,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
50. 解析: 2005年专题类广播节目占广播节目的比重为1822621÷6139227=29.7%,2004年为1579675+5267457=30.0%,非常接近,A正确。
广播剧节目与影视剧节目时数都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B错误;
新闻类节目2006年总时数为1055077+646337=1701414,2005年为1066880+637956=1704836,的确下降了,C错误;
2004年综艺类电视节目时数占当年电视节目总时数的比重为321318÷2117158=15.2%,2005年为382350+2553861=15.0%,D错误。故答案为A。
1,B 2,C 3,C 4,B 5,A 6,C 7,A 8,B 9,C 10,C
11,B 12,A 13,B 14,C 15,D 16,A 17,C 18,C 19,C 20,D
21,C 22,C 23,D 24,A 25,C 26,A 27,D 28,D 29,C 30,C
31,D 32,C 33,C 34,C 35,B 36,D 37,D 38,D 39,A 40,A
41,C 42,B 43,C 44,A 45,D 46,C 47,A 48,C 49,B 50,A
有些同学学了很多行测视频课程,也做了很多行测专项练习,但就是不喜欢做整套的行测模拟题,所以实战能力没有提升。考试中不能合理规划时间和做题顺序,做题速度较慢,导致发挥不理想。特别是考前,一定要多做整套的行测模拟题。
做更多的行测模拟题,请直接百度“步知公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