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4-6 18: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分析
【资料题】
一家企业对2000-2004年各年生产的某种产品正次品数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图:
99. 2000至2004年中,哪一年生产的正品数与次品数最为接近( )。
A. 2000年
B. 2001年
C. 2002年
D. 2003年
100. 2001至2004年中,次品数下降最多的是哪一年?( )
A. 2004年
B. 2003年
C. 2002年
D. 2001年
101. 2000至2004年五年中,该企业生产的此种产品总共大约有多少正品?( )
A. 425.5件
B. 426件
C. 72700件
D. 425500件
102. 2000至2003年四年中,该企业生产的此种产品总共有多少件次品?( )
A. 63005件
B. 72700件
C. 63500件
D. 727000件
103. 2001至2004年中,正品数上升最多的是哪一年?( )
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4年
【资料题】
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达到了2020年粮食产能规划水平。粮食总产量登上了5亿5千万吨新台阶,初步统计,201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10年增长4.5%。
2011 年,各级政府抓粮食生产始终不放松,实现了夏粮、早稻、秋粮生产季季增长,是近些年来少有的。全国夏粮总产量12627万吨,比去年增产321万吨,增长 2.5%;早稻增产量3276万吨,比去年增产143万吨,增长4.5%;秋粮总产量41218万吨,比去年增产2018万吨,增长5.1% 。
2011 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总产量超过5亿吨,达到51045万吨。稻谷总产量突破2亿吨大关,达到20078万吨,比去年增产503万吨,增长2.6%;小麦 总产量11792万吨,比去年增产274万吨,增长2.4%;玉米总产量19175万吨,比去年增加1450万吨,增长8.2%,玉米大幅度增产使我国粮 食生产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2011年,全国13个粮食生产省(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3422万吨,比2010年增产2238万吨,增产5.4%,占全国总增产量的90.5%,粮食主产区的稳定增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东北及内蒙古四省(区)共增产粮食1386万吨,增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6%,其中黑龙江增产558万吨,增长11.1%,吉林增产329万吨,增长11.6%,辽宁增产270万吨,增长15.3%,内蒙古增产229万吨,增长10.6% 。
粮食产量超5千万吨的黑龙江、河南两省,2011年粮食生产更上一层楼,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5571万吨和5543万吨,双双登上5500万吨新台阶。
主 要受气候影响,贵州和重庆全年粮食总产量减产,贵州减产235万吨,下降21.2%,重庆减产29万吨,下降2.5%,三季粮食中,夏粮产量减产的有甘 肃、宁夏、新疆三省(区);早稻产量减产的有安徽、湖北、广西三省(区);秋粮产量贵州减产279万吨,下降29.3%,重庆减产30万吨,下降3%,上 海略有减产。
104. 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比2010年增产( )。
A. 2570万吨
B. 1640万吨
C. 2000万吨
D. 2460万吨
105. 2011年我国秋粮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为( )。
A. 8%
B. 72%
C. 27%
D. 22%
106. 全国三大粮食作物总产量增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 )。
A. 玉米、稻谷、小麦
B. 稻谷、玉米、小麦
C. 小麦、稻谷、玉米
D. 小麦、玉米、稻谷
10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011年我国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
B. 2011年粮食产量超5千万吨的有黑龙江和吉林省
C. 2011年我国九成以上增产来自粮食主产区
D. 2011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作物总产量超5亿吨
108. 上述资料表明( )。
A. 贵州和重庆夏粮产量减产
B. 甘肃、宁夏、新疆三省(区)全年粮食总产量减产
C. 东北及内蒙古四省(区)粮食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内蒙古
D. 2011年,全国粮食主产省(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6%
【资料题】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3%。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7.1%,二手住宅价格上涨6.2%;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4%。
表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
全国
|
|
城市
|
农村
|
居民消费价格
|
5.9
|
5.6
|
6.5
|
食品
|
14.3
|
14.5
|
14.0
|
其中:粮食
|
7.0
|
7.2
|
6.7
|
肉禽及其制品
|
21.7
|
22.6
|
20.0
|
油脂
|
25.4
|
24.9
|
25.9
|
鲜蛋
|
3.7
|
3.8
|
3.6
|
鲜菜
|
10.7
|
10.5
|
11.3
|
鲜果
|
9.0
|
8.9
|
9.3
|
烟酒及用品
|
2.9
|
3.1
|
2.6
|
衣着
|
-1.5
|
-1.8
|
-0.6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2.8
|
3.0
|
2.4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2.9
|
2.8
|
3.2
|
交通和通信
|
-0.9
|
-1.6
|
0.7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0.7
|
-0.9
|
|
109. 2004—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涨幅为( )。
A. 3.48%
B. 3.58%
C. 3.83%
D. 4.47%
110. 2008年城市居民消费涨幅最小的为( )。
A. 衣着
B. 医疗保健及个人
C.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D. 交通和通信
111. 2008年,下列价格指标中涨幅最大的是( )。
A.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B. 农产品生产价格
C. 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
D.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1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008年,我国所有消费品价格均呈上涨趋势
B. 2008年,农村居民交通和通信价格涨势低于城市
C.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涨幅最大
D. 2008年,全国衣着消费额低于2007年
11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农村居民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城市
B. 与城市相比,农村衣着类消费品价格降幅较小
C. 与城市相比,农村交通和通信费需求更大
D. 城市和农村鲜蛋价格涨幅趋同
【资料题】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江苏沿江八市,包括苏南的苏、锡、常、宁、镇五市和苏中的通、扬、泰三市,土地面积4.84万平方公里,人3932.6万人,大致分别占江苏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半壁江山”。江苏沿江八市所处长江段433公里,岸线总长1175公里,其中主江岸线861公里。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沿江八市一直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先发区域,在江苏省、长江三角洲和全国地位十分重要。2002年长江三角洲和江苏沿江八市经济发展境况如下表所示。
114. 2002年江苏省与长江三角洲的地方财政收入之比约为( )。
A. 30.0%
B. 70.8%
C. 50.8%
D. 196.85%
115. 2002年江苏沿江八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 )。
A. 18.7%
B. 25.6%
C. 12.6%
D. 8.04%
116. 2002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约为( )。
A. 128.19人/平方公里
B. 136.22人/平方公里
C. 100.82人/平方公里
D. 116.93人/平方公里
117. 2002年江苏沿江八市的进口总额为( )。
A. 682.3亿美元
B. 311.3亿美元
C. 371.0亿美元
D. 920.1亿美元
118. 总体上看,2002年江苏沿江八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比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 )。
A. 低
B. 高
C. 略高
D. 由此表看不出
1,B 2,C 3,D 4,B 5,D 6,C 7,C 8,A 9,A 10,D
11,C 12,C 13,A 14,B 15,A 16,A 17,D 18,A 19,C 20,C
21,C 22,A 23,A 24,B 25,B 26,A 27,B 28,D 29,A 30,A
31,D 32,A 33,C 34,D 35,C 36,A 37,C 38,B 39,C 40,A
41,C 42,B 43,B 44,A 45,D 46,B 47,B 48,D 49,D 50,B
51,D 52,A 53,B 54,A 55,C 56,B 57,C 58,B 59,B 60,D
61,A 62,D 63,B 64,C 65,C 66,D 67,A 68,D 69,C 70,B
71,C 72,A 73,D 74,A 75,C 76,C 77,C 78,D 79,C 80,A
81,D 82,D 83,A 84,C 85,B 86,A 87,C 88,B 89,D 90,C
91,B 92,C 93,C 94,B 95,B 96,A 97,B 98,C 99,A 100,D
101,D 102,C 103,B 104,D 105,B 106,A 107,B 108,D 109,B 110,B
111,D 112,C 113,C 114,C 115,D 116,A 117,B 118,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