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4-6 16: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分析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请开始答题:
【资料题】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和表格回答问题
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 单位:千元
年份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收入
|
3.463
|
3.684
|
3.814
|
3.948
|
4.254
|
4.582
|
4.940
|
5.413
|
据对全省270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比上年增加491元,增长9.9%。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家庭占41.2%。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有:
1.名义收入增长速度为1997年以来最快的一年。2003年名义收入增长速度达到9.9%,是过去七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2.收入增加额的81.5%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非农化倾向进一步强化。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中,工资性收入2613元,比上年增加176元,增长7.2%;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人均1307元,增加224元,增长20.7%。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对全部纯收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的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收入人均1029元,增加36元,增长3.7%;非经营性收人人均482元,增加55元,增长16.6%。
3.多数农户收入提高,但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3年多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低收人家庭比重下降,高收人家庭比重上升,人口的众数由低收入组向高收入组移动。其中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人家庭比重由上年的6.4%下降到5.7%,人均纯收入1500~4000元的次低收人家庭比重由38.3%下降到33.0%,人均纯收入4000-7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比重由35.1%上升到35.4%,人均纯收入7000-10000元次高收人家庭比重由13.1%上升到15.9%,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的高收人家庭比重由7.0%上升到10.0%。高收人家庭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低收人家庭。
调查中,收入最高的20%家庭人均纯收人为11693元,收入最低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1704元,贫富“两极”收入之比为6.86:1,比上年的6.16:1明显扩大。
106. 2002年浙江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为( )的收入家庭的比重最大。
A. 1500元以下
B. 1500-4000元
C. 4000-7000元
D. 7000-10000元
107. 1997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约比上年增长( )。
A. 3.8%
B. 4.2%
C. 5.7%
D. 6.4%
108. 2002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之和为( )。
A. 4084元
B. 3920元
C. 3520元
D. 3384元
109. 与2002年相比,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增长幅度最小的是( )。
A. 第一产业收入
B. 二、三产业收入
C. 工资性收入
D. 非经营性收入
1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1997年至2003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同比增长额与增长幅度都呈逐年上升状态
B. 在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中,人均纯收入在1500-4000元的次低收人家庭不足900户
C. 2002年,我省农村居民的第一产业收入高于二、三产业收入
D. 在这次调查的家庭中。收入前20位的家庭人均纯收人为11693元
【资料题】
2011年5月江苏全社会用电量情况
6353_5085_question29.png
111. 与2010年12月相比,2011年5月江苏用电量增速最快的是( )
A. 轻工业用电量
B. 城市居民用电量
C. 重工业用电量
D. 乡村居民用电量
112. 如果2011年1~5月苏南、苏中和苏北用电量的月平均增速分别用V1 、V2 、 V3表示,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V1>V2>V3
B. V1V3>V2
113. 2011年前5个月,江苏重工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比重、乡村居民用电量占城乡居民用电量的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 )
A. 都有所增长
B. 都有所减小
C. 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D. 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114. 2011年前5个月,江苏13个市用电量的月平均增量为负值的市有( )
A. 0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15. 2010年前5个月,江苏累计用电量最多的三个市依次是( )
A. 苏州、无锡、常州
B. 苏州、无锡、南京
C. 无锡、苏州、常州
D. 无锡、苏州、南京
【资料题】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31056_16270_choice129.png
116. 2001—2008年财政拨款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
A. 2002年
B. 2004年
C. 2005年
D. 2007年
117. 若按照2005年的增长率来计算,2009年的社会投资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资金约是( )。
A. 675亿美元
B. 765亿美元
C. 640亿美元
D. 456亿美元
118. 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资金最多的一年比最小的一年多出( )。
A. 152%
B. 225%
C. 252%
D. 352%
119. 2001—2008年,社会投资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资金平均每年约增加( )亿美元。
A. 52.1
B. 59.5
C. 72.9
D. 416.8
1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八年来,财政拨款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资金逐年上升
B. 与2003年相比,2007年社会投资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比重增加了
C. 社会投资用于地质勘查投资的增长幅度从2001—2007年一直高于财政拨款的增长幅度
D. 2004年财政拨款用于地质勘查投资比2002年增长了约12.7%
1,C 2,D 3,A 4,B 5,C 6,D 7,A 8,B 9,C 10,A 11,C 12,A 13,D 14,D 15,D 16,D 17,D 18,A 19,D 20,D 21,D 22,A 23,A 24,D 25,C 26,D 27,C 28,B 29,A 30,A 31,A 32,D 33,A 34,B 35,A 36,C 37,B 38,D 39,D 40,B 41,B 42,A 43,B 44,B 45,C 46,B 47,A 48,D 49,D 50,A 51,A 52,D 53,C 54,D 55,B 56,A 57,A 58,A 59,B 60,C 61,A 62,C 63,D 64,A 65,D 66,A 67,C 68,B 69,C 70,C 71,D 72,A 73,D 74,B 75,D 76,D 77,B 78,B 79,B 80,C 81,C 82,D 83,D 84,B 85,D 86,C 87,B 88,D 89,C 90,C 91,B 92,D 93,D 94,B 95,C 96,A 97,C 98,D 99,C 100,C 101,C 102,A 103,D 104,B 105,A 106,B 107,D 108,C 109,A 110,B 111,B 112,D 113,A 114,C 115,B 116,D 117,A 118,C 119,B 120,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