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0|回复: 0

申论答题技巧: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6 09: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150514113945M822.jpg

11-150514113945M822.jpg

       
          从大家的文章写作情况来看,很多的小伙伴分不清楚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四者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因此,本期的申论答题技巧,小编就帮大家理顺四者的概念及四者时间的逻辑顺序。
          一、“立法”。宏观上来讲,其实就是制定法律,深入点的话,会涵盖到制定法律、法规,这里也是提醒大家,法律与法规之间是有区别的,这在直播课上有讲过。
          二、“执法”。就是执行法律。
         三、“司法”。就是司法机关在办理诉讼案件(和诉讼案件)中的执法活动。肯定会有小伙伴把司法与执法混淆了,这里大家可从主体方面进行区分,“司法”的主体单指的“司法机关”,有明确的限定范围,比如说法院、检察院,包括公安机关,而“执法”,基本上,你们报的单位,都拥有执法权,当然,也包括人大等。为此,“执法”的主体更为宽泛,比如说,某一工厂,违规排放污染物,如果不去把他告到法院,或者检察院、公安机关来查,就“司法”不了,但环境保护局、工商局等,可能就会跑过来行使执法权。为此,我们在写申论时,因为针对的问题都比较宏观,需要环境保护局、工商局、税务局等等单位来“执法”,但“司法”由于职能限制,大家就写得比较少。
          四、“普法。就是普及法律常识。
          
          四者之间的逻辑顺序:
          把这些概念理顺后,我们就可以这四个名词进行逻辑排序。先“立法”,做到有法可依,再“执法”,做到执法必严,再“司法”,做到公正司法,再“普法”,使得全民守法。
          打个比方,先去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而后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去执法,通过行使执法权,把某些破坏环境的抓起来,弄到法院,最后再去普及法律常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法律常识。
       
        更多申论资料,请登录步知公考平台
        请登录步知公考社区,和同伴一起学习申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3:33 , Processed in 0.055978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