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4|回复: 0

在申论作答中 请区分好“问题”、“原因”、“具体表现”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6 09: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次的答题技巧,我们再一次邀请到了中政申论资深课程讲师黄大仙老师,让其跟我们一起来谈谈如何去区分,在申论概括类试题中,“问题”、“原因”、“具体表现”三者的区别。
  小编:大仙老师您好,请问我们在作答概括类试题时,“问题”、“原因”、“具体表现”三者到底存在什么区别?
  黄:关于这一问题,我以前讲不过不少次了,中政申论的方案学员应该是都懂了,这里在做进一步的阐释,希望大家都能够明确。关于这三者,我们没有必要去纠结于三者的概念,习总书记在论述改革问题时就强调过,“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而在作答申论小题型时,也同样需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因为申论中的大多数题,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无论是让我们去总结问题的具体表现,还是分析问题产生发展的原因,亦或是紧扣问题去提出相关措施,方向,都是“问题”。
小编:大仙老师,我估计还是有部分小伙伴没听懂,您能跟我们举几个例子么?
  黄:好,我们先以2014年地市级的概括类试题为例,题目是请指出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具体表现,对于这种题型的作答,你先别去管别的,先把“问题”梳理出来,而所谓的“问题的具体表现”,无非是问题的呈现形式而已,那么,显然,某则材料中谈到的“‘现在感’过于强大”即是“问题”,而该段落的其它内容,无非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的具体展开而已。而如果我把题目改一下,改成:请总结导致转型期青年人心理问题的原因,那么,那些 “使得青年对国家历史的知识量很少、青年难以形成相关历史意识”即是“问题”,“‘现在感’过于强大”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小编:懂了,其实就是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能够想通了,他们三者之间是可以变换的。
  黄:是的,比如说,“法律法规不完善”与“《行政法》不完善”,如果我们把“法律法规不完善”当成是一个问题的话,那么,“《行政法》不完善”显然就是它的一个具体表现;而“法律法规不完善”恰恰也与“《行政法》不完善”存在因果关系,因为法律都不完善,那么,《行政法》肯定也不完善,这是一个基本逻辑问题。
小编:原来如此,非常感谢大仙老师。
       
       
                更多申论资料,请点击中政申论备考平台
       
                登录步知公考社区,和同伴一起学习申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7 10:50 , Processed in 0.05402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