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回复: 0

综合分析题总体性分析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6 09: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国考或省考中,考察考生对于材料的分析能力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因此,综合分析题作为一种常考题型,应运而生。它以分析为主要作答方法,综合多种命题形式的一种试题类型,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地分析问题,揭示问题的本质与引申意义,阐释独立思考所得出的观点。那么,现在就综合分析类试题的答题要求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明确此类试题的导向性。
  综合分析题情况比较复杂,有对问题的分析,有对原因的分析、有对句子的分析等,出题的形式与归纳概括题相比更为多样化。作答此类题型时,还要注意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述。如果提炼的要点过多,就要按照与题目的相近程度来挑选要点,可从多领域、多要素、多主体对材料内容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以分析为主要作答方法;
  二、出题形式非常灵活,可以是对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进行分析;
  三、题目一般为分析合理、透彻,条理清晰这几个方面。从中不难得出综合分析题的核心要求为:多角度思考、合理推断、表述有条理。
  那么具体是如何体现的呢?
  第一、多角度思考。主要是指考生要利用发散式思维,尽可能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地去分析问题。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发生后产生的作用不止一个,处理方法也不止一个,这就需要考生最大限度地运用给定资料,结合客观情况、知识背景、现实经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得出准确、合理的答案。
  例如,2009年河北省真题:
  给定材料9、10中,L教授和T教授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式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这两种看法是什么?与旱灾有什么关系?(20分)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简明扼要,语言流畅,250字以内。
  考生首先需要对“给定资料9、10”进行整体阅读,然后从中找出L教授和T教授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式上各自观点的核心内容,并加以归纳。第二问“与旱灾有什么关系?”就需要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两种观点的利弊加以分析,并作出合理判断和评价。
  第二,合理分析和推断。合理推断是指,考生能够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得出事情的性质、走向等要素。
  例如,2009年国考(地市级)真题:
  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这是一道典型的综合分析题。 考生可就将林老板的心态作为一个需压迫深入理解的对象进行分析,即回答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即可。具体来说,解析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指出林老板的心态是什么,即内涵;第二步指出这种心态的具体表现;第三步需要考生进行合理推断,也是这道题的重点所在。林老板是一名企业老板,根据“给定资料”可以推断出,他之所以面临企业生存危机的问题,正是由于其企业存在结构不合理,缺少科技含量、没有较大的生产规模等问题,因此他才会“有点无奈”。
  第三,表述有条理。这点和归纳概括题和提出对策题要求一样,答案的要点应分条分点,各要点之间应存在合理的逻辑联系。这个方面的要求大部分考生都能做到,这里不做举例。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分析题与概括题和对策题不同之处在于,比较强调各要点之间逻辑联系,因此考生在组织答案时不仅要注意答案的全面、准确和条理,还应主语语言表述和内容的内在联系。
  关于这个方面的内容,考生应在平时的训练和积累中循序渐进的提升,不能操之过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3 22:14 , Processed in 0.05937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