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8|回复: 0

申论文章写作中引证法的运用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6 09: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证法,即通过引用经典语录、谚语、生活常识等作为论证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尤其是在申论文章中如果能够恰当的引用某些领导人的言论,对于申论文章写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从中政申论批改系统中众多考生的文章来看,很多考生在申论写作中喜欢运用引证法,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不是运用的越多越好,引证法运用讲究的是恰当,具有针对性。有些考生时不时的来上一句古诗词、歇后语,反而容易给文章带来负面效果。在此,提醒大家的是,除了转承、总结中,切记不要轻易去套用诗词、俗语。在论证分论点时,要注意所引言论、事理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此外,还要清楚并不是所有的引言都是道理论据。虽然引用名人名言能够构成道理论据,但是只有那些对论点具有理论支撑作用的引言才是道理论据。
从我自身批改的过程中,看到很多考生在分析原因前,都会用上一句“莲发藕生,必定有根”,看第一个人的,觉得他还用的不错,但是看多了就会有种厌倦的感觉。所以请大家记住:照顾阅卷老师,就是照顾我们自己!在引用时,不要总是套用那几句常用的谚语,改换下表述,或者直接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效果可能会更好。引用论证,在于大家的平时积累,大家可以通过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对国家大事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文件,或者某些领导人在重要场合的讲话,然后适当的引用,如习近平书记在海南考察时讲到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是对群众路线的强调,可以在有关“三农”问题或者群众路线的论点中引用;此外,还有“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些都是最好的引证,比直接引用几句简单的诗词、俗语效果要好得多。
此外,还经常听到有考生说“申论就是抄材料”,不完全否定适当抄材料这种说法,申论写作需要联系材料、联系理论,但是这个抄材料是要有度、有技巧的,如果材料中有某位重要领导人的讲话或言论,请适当的引用,用于总结、归纳那是相当的好,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你的行政素养。
总之,引证法的运用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可以在转承、总结中用,也可以在论证某个分论点时使用,但是要注意其引用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3 17:26 , Processed in 0.07647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