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4|回复: 0

如何让文章的文字表达更出彩(二)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6 09: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是否曾经在申论写作中一直用“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这样的表述,这些虽然没有错,但是能让阅卷老师看出你用词的匮乏,也可以看出你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我们在用词上应该注意变换搭配。前面我们就文字表达的规范、准确进行了介绍,下面我们将从“丰富”和“生动”两个层面来阐述如何让文章的文字表达更出彩。
  文字表达丰富在于日常的积累,下面总结了一些常用的词汇:
  (1)动词(可以用于概括分论点的词),如加大、加强、强化、重视、完善、建立健全、提高、推动、推进、统筹、创新、优化等等。
  (2)表示意义的词语(可以用在意义、重要性分析和概括分论点的词),如
  两字:前提、基础、保障、关键、重点、核心、抓手……
  三字:助推器、着力点、突破口、出发点、切入点、根本点……
  四字:主攻方向、力量源泉、有力保证、战略重点、重要途径、根本出路、必要条件、紧迫任务、关键环节……
  多掌握一些像上面的这些词汇,注意变换、灵活使用,就能逐渐让文字表达更丰富。
  形象,是文章写作中比较高的层次了,通常如果能够在表达规范、准确和丰富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形象,一定能够亮瞎阅卷老师的眼睛。当然这就需要更多的积累了,还需要掌握一些我们政府、机关的重要理论和专业术语。下面摘录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部分文字,我们先来感受一下什么是形象的表述,如“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发扬‘钉钉子’精神”……
  从上述句子可以看出,要想使得文字表述形象,主要要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但是运用修辞手法也是一把双刃剑,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达到“走火入魔”的地步,比如有个考生在写作中,将经济发展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表述成“两把刀“,显然就不合适,根据政府的相关理论,其标准的表述应该是“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所以,我们最好多在政府文件中积累一些形象的表述,这样才能既保证“规范性”又不失“高大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21:59 , Processed in 0.039798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