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3|回复: 0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 第三题大作文写作题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5 23: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给定资料】
          资料1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的经典论述和故事,《论语。颜渊》中,子贡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足够的军队;“民信之矣”,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子贡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子贡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司马迁《史记》中的《商君列传》讲了一个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情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接下来的商鞅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在此后的几年中,秦国在商鞅变法中日渐强大。公元前221年,秦国终于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发生过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将士们匆匆赶到,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诸侯们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美人一笑的花招后,愤然离去。五年后,犬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杀而身死国亡,褒姒也被俘虏。
          资料2
儒家把“信”作为仁、义、礼、智、信“无常”之一,地位十分重要。《论语》中多处讲到这一思想,如《论语·学而》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为政》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曾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广为相传,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儿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妻戏哄儿子说:“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烧肉给你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就不随母亲去,曾子的妻子赶集回来,见曾子拿着绳子在捆猪,准备杀猪,她赶紧制止曾子说:“我刚才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你怎么当真了?”曾子严肃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今天你要是欺骗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长大后他会成为怎样的人?以后你再讲什么话,孩子就会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就不会再相信你了。”曾妻听了丈夫的一席话,后悔自己不该和孩子开这样的玩笑,于是协助曾子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从枕头下拿起一把书筒向外跑。曾子问他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书筒,说好是今天还的,再晚也得还人家。
          本题为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考生可以点击查看原题。
          【作答要求】 
第三题:
根据“资料2”和“资料7”,从基层公务员的角度出发,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
1. 观点明确,内容充实。
2. 观点完整,论述深刻;
3. 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4. 字数在1000-1200字
          【考生作答】
        加强基层公务员诚信建设 建设诚信政府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古有商鞅立木为信,使政府取信于民;又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国破家亡。可见,国家兴旺发达离不开一个诚信的政府,而基层公职人员又是政府的代表,行使着政府的权力,诚信与否直接影响着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公务员诚信建设,打造诚信政府,形成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乏听到部分公务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的案例。其主导原因是公职人员宗旨意识不强,唯政绩论成败的评价体制。同时,缺乏严格的问责机制及违法成本过低是主要原因。此外,缺乏有效的监督也是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诚信建设,才能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树立政府公信力,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加强基层公务员诚信建设,必须深化宗旨意识。本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调研。做好群众的摸底工作,在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上认真整理群众意见,向上级汇报;二是坚持微笑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对待群众的来访要热情接待,解答群众不理解的问题时,要有耐心。工作中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三是做好宣传工作。建立起与群众沟通的纽带,对党和政府的精神做好及时宣传,坚固党的群众基础。
加强基层公务员诚信建设,必须加强监管。一方面建设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热线,接受媒体和群众的监管,并由专人负责信息份的反馈和解答。设立专项奖励基金,鼓励民间的监督行为,提高监管效率;另一方面基层政府应坚持透明政府建设的原则,坚持政务公开,财务公开,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核查,严厉杜绝铺张浪费,公为私用行为。
加强基层公务员诚信建设,必须加强教育。从自身角度看,基层公务员应定期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学习和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从社会角度看,公务员是社会的一份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更加重视子女的诚信教育,如曾子杀猪教子给我们的启示一样,使小孩从小能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为社会增添新动力。
古人云:“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耻,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作为基层公务员必须从思想上,行为上,生活中,工作中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以廉洁奉公为荣,贪赃谋利为耻,形成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公职队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申论批改】
本题是一道申论大作文写作题。
所答主要围绕加强基层公务员诚信建设进行阐述,立意准确,契合题目要求,且整体行文涵盖了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的内容,凸显了解决问题这一方面的内容,值得肯定。
但就考生具体行文来说,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应注意基本情况,尤其是问题概述的明确。具体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乏听到部分公务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的案例”(总结问题)这一部分的内容,针对是“部分公务员”,而不是基层公务员,与行文主旨没有有效契合。建议先从总体肯定情况,然后明确存在的问题,如“当前,我国基层公务员的主流是积极、上升、进步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基层公务员队伍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局部道德失衡问题,一部分行政人员不讲诚信……”,这样交待之后,针对性更强,体现了更为严谨的思维逻辑。
第二、措施方面,一者,应注意体现原因分析与措施论述在逻辑上的对应性,如针对“缺乏严格的问责机制”这一原因就缺少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需要补充,以保证整体行文逻辑的严谨与完整。二者,措施欠整合。需要注意“加强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深化宗旨意识”,二者存在直接逻辑关系,建议整合,以增强行文的逻辑性以及层次性。三者,应注意身份定位的准确,题目明确要求从基层公务员的角度思考,但“基层公务员应”等表述体现出考生显然没有把握这一要求,这一将这些表述省略,直接阐述措施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1 03:58 , Processed in 0.06365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