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0|回复: 1

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A类)真题第二题:庸政懒政问题真题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5 23: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材料2】
  2004年A县举办迎春灯展发生了踩踏伤亡事故,2005年当地过了一个没有灯展的元宵节。由于当年该地元宵节观灯活动少,不少市民只得驱车至邻市冒雪观灯。尽管市民理解取消灯会的原因,但更多人还是深为不满,纷纷认为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实行这类消极防御和自我封闭的“鸵鸟政策”,管理者固然相对省事,看似消除了大安全事故的隐患,但是广大民众只怕难以满意。因为这种行为,必然会因简单、粗暴、片面使得民众的生活、权利空间遭受挤压,民众福利大打折扣。这种害怕付出,拒绝承担责任与风险的封闭管理模式,怎么能够得到思想日益开放、要求日益多样的现代社会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实践早已证明,疏导总是胜过堵塞,积极的治理与防范总是胜过消极的躲避,在一个开放和谐的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不能采取“鸵鸟政策”。随着社会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渐深入,出现了各类更为复杂多变的社会情况,公共管理部门理应有更为积极、灵活和务实的应对。【本则材料主要提到了由于2004年A县举办迎春灯展发生的踩踏伤亡事故,导致2005年当地过了一个没有灯展的元宵节,指出管理者实行这类消极防御和自我封闭的“鸵鸟政策”, 使得民众的生活、权利空间遭受挤压,民众福利大打折扣,最后得出积极的治理与防范总是胜过消极的躲避,公共管理不能采取“鸵鸟政策这一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064
发表于 2017-4-5 23: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
  二、结合“给定资料2”,谈谈对文中“积极的治理与防范胜过消极的躲避”这一表述的理解。(15分)要求: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解析:
  此类题型属于综合分析题,主要考查应试者理解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申论分析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是分三步走,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作答时,要注意清晰的体现这三个层次。具体而言,首先应对给定材料进行具体阅读,依据对材料的理解,点明“积极的治理与防范胜过消极的躲避”本质含义,然后回到材料深入阐释该含义,可以从原因、影响等层面进行分析,这是作答的重点,最后做出恰当的结论。体而言,要明确指出“消极的躲避”实质是政府懒政的表现,而“积极的治理与防范”则是指面对问题不回避,反而更加灵活、积极、务实的应对。
        更多申论资料,请点击中政申论备考平台
        登录步知公考社区,和同伴一起学习申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4 05:22 , Processed in 0.07081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