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5|回复: 1

2009年国考(地市级)真题第三题:产业升级和粮食危机真题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5 22: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材料11】
  今年9月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考察后,网上有作者发表了一篇谈粮价的文章。其中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要鼓励粮食生产,基本的政策取向是提高粮价和补贴,降低农资成本。但种粮补贴受制于财政状况,不可能无限扩大。所以,粮价才是粮食政策的关键。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而言,粮价上涨比增加补贴要实惠有效。按2007年的粮食产量,中央财政1028亿元的种粮补贴摊到每公斤上为0.2元。也就是说,粮价每公斤再上涨两毛钱,农民兄弟就能把从中央财政获得的种粮补贴挣回来。这两毛钱的涨幅,按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75.92公斤粮食来算,人均支出仅增加15.2元。如果每公斤涨五毛呢,那么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2570亿元,而这换成财政补贴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实现。因此,只要粮价上去了,农资价格涨一点没关系,补贴低一点也没关系。
  我们现在之所以不敢大幅提高粮价,是担忧粮价上涨影响低收入人群,其实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农民基本上不需要买粮,完全可以种粮来满足自己吃的需要。因此,真正受粮价上涨影响的是城镇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但这种影响完全可以通过补贴来避免,而且这种补贴,要远比种粮补贴少。我们可以测算一下,2006年城镇居民低收入户的人均粮食消费为78公斤,按占城镇人口比例20%计,为11541万人。假设粮食价格每公斤上涨0.2元,那么低收入人群每人增加粮食消费为15.6元,如果这部分钱全部由财政来补贴,仅需18亿元,远远低于1028亿元的种粮补贴。即使财政给所有国人都不贴,上涨0.2元,也仅需支出200亿元,还是要不种粮补贴节约。
  粮价上涨的受损者,一是政府。因补贴低收入人群而支付财政资金,但前面算过,规模不大,政府完全可以承受;另外的受损者则是城镇居民中的中、高收入人群。但这部分支出对他们的消费总支出来讲并不大,相信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农民支持城市那么多年了,现在确实该城市反哺农村了,提高粮价其实是效应最直接的一个反哺政策。因此,在当前的政策框架中,提高粮价是关键之策、点睛之笔。【本则材料谈到了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考察后,网上有作者发表了一篇谈粮价的文章,重点谈到了粮食价格问题。作者从鼓励粮食生产和担忧粮价上涨影响低收入人群以及政府受损这三个方面分析得出,提高粮价的政策是可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10
发表于 2017-4-5 23: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
三、“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策略,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20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例清楚,不超过400字。【解析:本题属于综合分析题,主要考察考生理解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题是一种常考题型,它以分析为主要作答方法,综合多种命题形式的一种试题类型,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地分析问题,揭示问题的本质与引申意义,阐释独立思考所得的观点。作答本题,考生首先应理解资料11 ,明确该则材料的倾向性,在此基础上表明自身观点,然后依据材料进行分析,阐述自己对于题目中所提观点的理解和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4 23:24 , Processed in 0.05405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