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青少年道德教育专题

[复制链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064
发表于 2017-4-6 08: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11】
目前,青少年在人生理想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青少年认为人生在世首先要及时享乐,将“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作为自己的生活信条,认为何必活得那么苦,那么累,何不潇洒走一回;有些青少年产生了所谓的“信仰危机”,认为“理想是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即”,“理想等于幻想加梦想”,“理想是空洞的说教”等等,因而表现出一种失落、迷惘,就像大海里的一叶小舟,随波逐流。在人生义利观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拜金主义、唯利是图、重利轻义,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冲击着他们的灵魂,相当一部分人感到失去了人生前进的目标和学习的动力,成才意识淡化,纯真的人际关系被打上金钱的烙印。在上海闭幕的当代未成年道德发展与学校教育论坛上,专家披露调查结果,有46.1%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就意味着吃亏”。【本则材料主要谈到了青年本身在道德认知上的一些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418
发表于 2017-4-6 10: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12】
某省政府教育部门一位公务员认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社会是柄双刃剑,它既可以深化德育工作,扩展德育内涵,检验德育效果,巩固德育成绩,也可以消弭学校和家庭德育的效果,甚至导致青少年犯罪。孩子们在学校五天时间,即使老师费尽心思,加强教育,但两天休息,一回到家中,回到与之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大家庭中,目睹了许多不正之风,或经不起同学、朋友的“联合攻击”,学校老师的教育被抛到九霄云外,于是也一起混入“水中”,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很多老师感叹“5+2=0”。我们应努力做到家校的紧密联系,形成学校、家庭、媒体等小家庭大家庭齐抓共管的格局,携手共进,加强孩子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关人士呼吁,要通过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帮助青少年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明白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引导他们自觉地将自我价值融合到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即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看他从社会索取多少,而应该看他对社会贡献了多少,贡献越大价值就越大。只有确立了科学的人生观,才能抵制庸俗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本则材料提到了社会对于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418
发表于 2017-4-6 11: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13】
在很多学校里,经常能听到或看到学生出口成“脏”,乱扔纸屑,随口吐痰,甚至破坏公物的现象。不少学生甚至对任课教师都不理睬,毕业后更是没有音讯。省级重点中学南京四中在校园里挂出 “和声细雨展淑女气质,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的标语;浙江颇负盛名的民办学校杭州宋城华美学校评选校园“小绅士”“小淑女”。以上案例反映出对传统文明尤其是文明礼仪的呼唤,而结果却是多种媒体推波助澜,口水纷飞,奇谈迭出。为使学生成为知书达理的文明人而开展的活动,却遭到一片非议……很多学校对传统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系列教育活动也不顾及,有些学校甚至雇人为学生打扫校舍卫生,很少甚至从来不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从来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理由是为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为了学生的安全……【本则材料主要以学校作为主体,指出了学校对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064
发表于 2017-4-6 11: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14】
有关教育工作者希望,要通过理想教育,帮助青少年坚定人生信念,要帮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我们要使广大的青少年懂得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前进动力,是生命的不懈追求。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青春之树就会枯萎衰败,生命之火就会暗淡无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在这方面,学校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责无旁贷。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会、关工委等各种社会性的青少年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要作用,动员、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四有”新人创造良好的环境。【本则材料主要讲到了理想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发挥住着营造良好环境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材料15】
社会公德是指社会全体公民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而必须共同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准则,称其为“公德”一是指公共场所、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准则,二是指全体公民都应遵守的道德准则。这里的公民,是广义的,是包括未成年的孩子在内的一切社会成员。公德的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社会公德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规范,有其自身的特点:公德具有共同性,同一社会中不分阶级、阶层、党派、民族、宗教、信仰都须遵守,无一例外;公德具有传统性,社会公德是数千年来人类社会逐渐形成沉淀下来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前进、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公德具有简易性,社会公德的内容都很通俗易懂,便于实行,凡具有起码道德规范的社会成员都可以做到。目前在全国许多城市都制定的“七不”、“十不”等公约就属于社会公德的范畴,它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敬老爱幼、尊重妇女、礼貌待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等。【本则材料简要阐述了社会公德的内容】
【材料16】
记者与某市团市委书记张莹的对话记录:
  话题:当今社会上部分青少年为何存在比较严重的公德意识缺失现象?
  记者:您对今天要对话的话题题目,持什么态度?
  张莹:这当然是个很深的话题,现在来探讨这个话题特别有现实意义。我认为,部分青少年公德意识缺失是一个社会现象,但还不能代表一种态势。
  记者:您认为部分青少年公德意识缺失主要表现在哪里?
  张莹:缺乏责任感,做事常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己的感受,却较少甚至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记者:既然是一种社会现象,您认为根源在哪里?社会吗?
  张莹:家庭、学校、社会是培养青少年公德意识的摇篮,公德意识的缺失也是受这三个环境影响造成的。
  记者:报纸上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情,家长带着孩子坐公共汽车,孩子主动给别人让座,结果却遭到家长的训斥。
  张莹:我觉得目前中国的家长有一种倾向,重智不重情,这里说的“智”是指智力,“情”指情商,家长们觉得自己以前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与今天的自己的经历有了很大的不同,市场经济对他们的道德观造成了冲击,道德观发生了一些混乱。以上你讲的这个例子就反映了我们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公德意识上做得是多么的不够,家长自身的自私、冷漠态度给孩子带来的就是爱心的缺乏。
  记者:目前社会上信息渠道的多元也应当是一个重要原因。
  张莹:我觉得,现在文化领域缺少一种预警机制,让孩子们毫无防范地直接面对纷杂的各种文化。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思想领域的舶来文化不断地冲击着未成年人的思想,街面上流行的贺卡卡通图册上的暴力、黄色内容随处可见,其中很多是宣扬“个人英雄”“自我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公德的缺失便不可避免。
  记者:文化在里面起着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张莹:我认为公德意识的缺失根本上说是文化的缺失,其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断层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这样一件事,一位做教育工作的母亲问女儿,“将来妈妈老了,病了,你怎么办?”14岁的女儿回答说给你安乐死。
  记者:在公德意识的教育上,我们习惯于用榜样说话。
  张莹:不是榜样不好,问题是榜样是不是万能的?有很多德育教育是不能用榜样来代替的,榜样在某种程度上和普通人有一定的距离,让所有人成为榜样那样的人既不现实,又不客观。
  记者:学校教育里面有没有造成学生公德意识缺失的原因?
  张莹:首先,评价老师不应该只看成绩,不要只看他上了多少节公开课,有多少学生上了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师德不完全体现在“硬件”上。其次,不是什么样的人都能成为老师的。外地媒体近年来曝光了少数“禽兽老师”“流氓老师”,有些悲剧竟长达七八年之久,这样的悲剧同时反映出目前师德缺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再次,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班级受到优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它带给未成年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一些孩子认为,老师批评自己没有关系,但老师对自己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就受不了。我认为目前一些学校不注重平等教育,使学生很小就有等级观念,这对他们的公德意识的培养是不利的。【本则材料为一则访谈,主要围绕当今社会上部分青少年存在公德意识缺失现象展开,综合谈到了家庭、社会、学校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分析了青少年公德意识缺失的原因
问题:
一、请根据给定材料中的画线部分,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给定材料1的调查数据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4分)
2.请用一句话,说明给定材料1中③谈到的现象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3分)
3.请用一句话,说明给定材料11中专家披露的数据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3分)
解析:1、题型判断:本题为单一型概括题,按要求概括给定材料反映的问题即可;2、材料范围:题干中非常明显,结合相关要求作答即可。3、答题要求:有条理,注意分条分点作答。
 
二、根据给定材料,用简洁的语句,分条概述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18分)
要求:从宏观把握,做到全局、准确,不超过300字。
复合型对策题
【解析:(1)题型判断:根据题干 “ 主要内容”的提示,本题为复合型概括题,按要求从材料中概括题目要求的要点即可;(2)材料判断:全部给定材料;(3)答题框架:分别概括问题、原因和对策三个要素相关内容,但要注意表述简介,只需找出要素中最核心的内容,分条分点作答。】
三、请根据给定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给市委、市政府写一份“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建议书,篇幅500字左右。(27分)
要求:建议切合题意,导向正确,比较系统,针对性强,务实可行,行文思路清晰,文字简洁流畅。
【解析:本题属于处理问题类应用文。建议一般是下级部门就某个或多个在本职权范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处理方案。1、格式:标题、正文以及落款(制作单位+日期);2、内容框架:写作缘由、具体建议、结束语(以上建议,请参阅),对策是文章的重点;3、语言规范、准确,简明。】
四、请根据给定材料10中②(中美互访部分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评论。(45分)
要求:观点明确,立意新颖,逻辑严密,分析评论透彻,语言精练通畅。
【解析:1、题目分析:“请根据给定材料10”,限定了方向。题目的文体为评论。2、写作框架:在具体的写作中,应有鲜明的论点,有效的论证,并能合理运用材料中的相关事实和数据。文章总体框架为,第一段点名主题,总结问题;第二段简要分析原因或影响(包括意义、危害等),过渡句,提出总对策。第三至第五段每段首先提出对策性分论点,再结合材料和现实经验进一步细化,对分论点进行论证。结尾,联系实际,强调主题的意义,重申论点,发出号召或提出展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4 13:15 , Processed in 0.04447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