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6|回复: 0

【步知公考原创】申论范文批改: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5 17: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题目要求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属于命题作文。结合材料主题来看,在立意时应该围绕“文化遗产”的主题来立意。
        【申论范文】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为增加标题的规范性,中间不可以出现标点符号,考场上直接空一格即可。】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我相信每一个中华儿女读到这句话都会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深厚感,也会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留下的灿如繁星的文化遗产而深深自豪,这些遗产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是我们的“根”【估计很多中华儿女都不能理解“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的含义,建议这里简要说明这句话的含义,即“岁月的长河中,贺兰山上的岩画记录着原古先民对生活的感悟”,主要要通过这句话体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然而,许多的文化遗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亡【在概括完问题之后,紧接着应该阐述其具体表现,这方面的内容你在第二段中有涉及,如“大量古迹被盗挖……甚至连京剧这种国粹也日渐式微”,应该整合到此处】,如果不加以保护,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的特性及民族的文化血脉将失去其“根”,我们为之骄傲的民族文化也会逐渐枯萎。【总结完问题之后还应该在段尾点明总论点,因为后面的分析问题是依托于总论点展开的,建议将第二段中的“我们只有全民参与……能留住我们民族的‘根’”,放在这一段结尾】。
这些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与消亡的速度令人触目惊心,大量古迹被盗挖、破坏;成批的文物流失海外;皮影戏、剪纸等民间艺术无人问津、后继无人;甚至连京剧这种国粹也日渐式微【问题表现整合到第一段中】。若任此发展下去,它们终究会消失于我们的视线。究其原因,主要有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不够,保护文化遗产的力度不够、地方政府工作浮于表面、保护的方法不到位,不科学等因素。我们只有全民参与,全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对传统文化的抢救活动,才能留住我们民族的“根”。【分析原因时,你仅仅是概括,应该适当分析,比如对于“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不够”,可以进一步阐述,“人们以为过年帖的剪纸和年画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另外在分析完原因之后,可以适当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如“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等,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要保护和抢救传统文化,就必须做到全民参与。文化是民族的,全是全民的,不是通过个别人的努力就能有效的保护起来的。如皮影戏、剪纸等民间艺术,要得到全民的认知和保护才能重新焕发活力,才不会在经济发展中被社会洪流所淹没。因此,从国家到地方,由上而下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各级、各种新闻媒体要积极参与,多制作一些有内涵而又生动的科教类节目,使民众在内心深处为传统文化自豪,唤起全民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视,自觉地加入到传统文化的保护行列中来,才是目前文化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段首先亮明分论点,然后适当的必要性分析,重点阐述措施,并且采用了举例论证,很好。】
要保护和抢救传统文化,还要号召各级政府、各种文化部门积极参与,建立和完善保护传统文化的法律法规。【分论点过长,与第一个分论点形式不统一,建议改为“要保护和抢救传统文化,必须加强文化遗产方面法制建设”】地方政府要转变“只为面子”的工作方式,不能在申遗前不遗余力的宣传和保护,而申遗成功之后却又不管不问【这实际上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与分论点不匹配】,更不能对盗取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置若罔闻。【对这一分论点,我么在阐述具体做法时,可从“立法”以及“执法”的角度去具体阐述措施,如“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加强对违规建筑、盗窃文物的执行力度等”】
要保护和抢救传统文化,科学保护是保障,【分论点与之前的形式不统一,建议改为"要保护和抢救传统文化,必须重视科学保护。"】无论是对文化遗产保护,还是后续的资源开发,都需要有完整的学术指导和科学指导。要加大对相关学术、科技的财政支持,建立一套完善的保护体系。【具体的措施过于简单,不仅不能论述清楚如何落实科学保护,在形式上也要比第一个分论点的内容“瘦”一些,建议适当的拓展,比如说:“要加大对相关学术、科技的财政支持,并且加强对资金的合理利用,对于传统文化要建立一套从发掘、抢救到保护的完整机制,做到去粗取精,实现对传统文化科学有效的保护”】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也只有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了。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留住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血脉,不论是对于我们, 还是我们的子孙后代,都意义深远。【结尾引用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经典作品的名字“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来阐述文化的意义,体现了对知识的积累,不错。】
          【步知公考学院申论批改】
文章观点较为明确,并且行文将重点放在论述措施上,符合申论策论文的写作要求,内容上包含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次,结构完整。但是还应该注意总论点位置合理、分论点尽量对仗工整、具体措施更加充分等问题,建议平时可以多关注一些政府文件,例如"关于解决……问题的意见",重点学习里面的措施,相信以后在论述措施时会更得心应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9 01:01 , Processed in 0.07363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