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推理的问法相较于其他几个板块来说较为特殊,因为我们常常在问法中见到“最能”这样的字眼。其实问法中出现最能,就是在告诉大家选项中不止有一个选项是对的,要求大家选择一个最好的,即为最优选项。那么这要求我们考生,在做可能性推理时,必须要将四个选项都看完,以判定出最佳的那个。而众多考生,在遇到这类题的时候都能排除两个选项,而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纠结,最终导致选错。其实,经过大量地做考试试题总结,得出,最优选项也是有几方面特点的:
1.直接断开因果本质的选项削弱型最强
可能性推理就是根据论据推出结论。若要想最直接的削弱该论证,那么就点明这样的论据得不到这样的结论,即断开论据与结论之间的因果联系,而选项中有直接断开因果联系的,就是最优项。
【例】有经济学者不赞成政府对低收入人群的直接救助,主张政府对大企业家和富人采取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认为大企业家和富人的投资与消费活动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穷人的就业机会。将财富从社会上层传递到社会底层。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理论的观点是( )。
A. 政府对大企业家和富人采取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导致因贫富差距拉大而引发不确定的社会矛盾。
B. 打破收入分配方面的平均主义,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具体实施这一政策存在不可预见的风险。
C. 高收入者的消费需求达到饱和后,人的“自私性”将抑制投资需求,社会投资规模也不再继续增长。
D. 政府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应该优惠穷人,提高穷人购买力同样会增加有效消费需求促使经济持续发展。
【华图解析】此题选择C最好。在题干中经济学家的结论:大企业家和富人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我们要想削弱他就直接断开二者的联系,即富人发展不会促进经济发展。而C项正好是这一论证方式,因此削弱型最强。
2.与题干话题最为接近的选项最优。
不论削弱还是加强题干论证,所说的话语与题干的关系越近,那么力度也是越强的。所以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选项的话题与题干的话题是一致或者是相关的,那么这个选项一般就是最有说明力度的选项。
【例】科学家发现,生活在大的群体之中的鸟类,比生活在孤岛之中的鸟类大脑中有着更多的新的神经元,也有着更强的记忆力。他们据此向人类发出忠告:如果你是一个孤独者,你最好结交一些朋友,否则就会丧失你宝贵的脑细胞,导致记忆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