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4|回复: 1

2017省考行测言语技巧:以“实”在的方法应对“虚”词辨析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3-8 16: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虚词辨析题是行测言语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主要以考查关联词为主,每道题所需填入的关联词一般为三至五个,而且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又比较复杂,因此对于虚词辨析,绝大多数考生就只能借助本身的语感,以“读起来通不通顺”作为筛选选项的唯一标准。可语感往往比较“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实在的方法,以“实”对“虚”,快速求解。
应对虚词辨析,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步骤入手:
第一步,概括横线前后分句的大意,判断两者的逻辑关系类型,比如说是因果关系,还是条件关系等。
第二步,代入选项,选择能够代表此类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排除不合理选项,不合理的选项诸如关联词逻辑关系类型不符、关联词搭配不当等。
接下来我们就以真题为例,具体应用一下我们的解题方法:
【例1】考试与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必须一致, ________, 考试依据 《教学大纲》 无疑是正确的, ________考试与教学又有所不同。教学是使学生从不知________知之较少到知________知之较多,从能力较低到能力较高的过程,而考试则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大纲》规定如何教学,《考试说明》________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 但是 或 或 则
B.当然 但是 和 和 只
C.因此 因此 或 或 只
D.当然 因此 和 和 则
【中公解析】正确选项为A。分析第一条横线前后两个分句关系,“范围一致”与“无疑正确”,显然是因果关系比转折关系更为符合事理,因为可以排除B选项和D选项的“当然”,选择A选项和C选项的“因此”。接着分析第二条横线前后分句的关系,“正确”与“又有所不同”,可以看到,转折比因果更为合理,可以排除C选项。第三条横向和第四条横向两种情况填入A选项的选择关系“或”,第五条横线填入顺承关系“则”都是合理的,故而选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32
发表于 2017-3-8 16: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例2】________我们的文化过多地被一些学者误会成了文明间斗争和冲突的工具,________被民间崇尚的“知识积累”、“名校学历”和“文人风范”,________都是一种虚饰和夸大了的人生制胜之途径。________,胜败输赢之术远远压倒了善恶是非之道,成了当代文化中的主流话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 所以 却 因此
B.如果 那么 就 因而
C.由于 即使 也 结果
D.虽然 但是 仍 所以
【中公解析】正确选项为C。通过选项可以判断,此题主要考查虚词。通过阅读第一个分句与第二个分句,“被误认为工具”与“文人风范”,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存在因果关系,也不应该是转折关系,可以排除选项与D选项。而第一个分句的核心成分为“工具”,第三个分句的核心成分为“途径”,两者应该为并列关系,故而选C选项中的“也”比选项B中的条件关系“就”要更加符合事理,故而可以排除B,最后选择C。
通过以上真题的检验,相信大家已经看到即使是虚词辨析,我们也可用实在的方法进行秒解,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只会靠“语感顺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0-5 01:20 , Processed in 0.07981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