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1|回复: 0

2012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之历史篇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2 23: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辅导简章|全面提升|笔试专题|备考指导


江苏省公共基础知识历史篇的考查内容广泛,重点较为突出,纵观近年的真题,按照大纲的规定,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都为考查内容,但在试卷中,中国近现代史历来是考查重点。尤其是那些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五四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都曾考查过。
纵观近年来的真题,中公教育专家发现历史部分考查的内容都较为细致,这与作为国家公务员需要对国家历史有较深入的了解相适应。
例题1:江苏公基真题
抗日战争时期,下列四人属于在对日作战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将领是(    )。
A.左权          B.罗炳辉
C.叶挺          D.戴安澜
中公解析:戴安澜,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1942年,戴将军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殉国。他在抗日战争中战功显赫,抗战胜利后追认为革命烈士。故本题选D。
例题2:江苏公基真题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2名党员代表所代表的党员数为(    )。
A.40多名    B.50多名
C.70多名    D.100多名
中公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共有12名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故选B。
例题3:江苏公基真题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的大论争有(    )。
A.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
B.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
C.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争
D.关于三民主义的论争
中公解析: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三次论争:
(1)第一次论争: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1919年7月,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引起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的一次论战。
(2)第二次论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五四运动后,共产主义小组的相继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创造了条件。但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伪社会主义者),反对社会主义运动,反对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因而引发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
(3)第三次论争: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争。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马克思主义在同伪社会主义者进行论战的同时,还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论战。
三次论争,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都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故选ABC
针对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中历史知识部分的考查特点,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时应主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坚持在知识体系的联系中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考生在学习主干知识的时候要以时间为线索进行记忆和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7 02:48 , Processed in 0.06019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