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9|回复: 0

2016事业单位知识储备:马哲部分考情分析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7-19 21: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考情综述
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政治部分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考查是基础。这一部分主要考核哲学基本原理的定义、作用、内涵、方法论等。随着考试形式愈加稳定,有些题目已经不再是单纯地直接考查考生对哲学原理的记忆能力,而是开始结合国内时政热点来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相应的哲学原理同时考查相应的方法论内容,均开始以理解性题目为考查热点,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认真复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多思考,善于分析。
二、重点章节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这三章内容属于考查重点;再此,以绪论部分和这三章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唯物主义的发展派别和唯心主义的两大类别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我思故我在、人是万物的尺度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绝对精神”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实物。如:金木水火土、阴阳说、水是万物的始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的唯一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三、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及其相互关系
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与事物直接同一的。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规模、大小、程度等方面的外在规定性。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离的,但量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度是质与量的统一,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事物的度都有其关节点。所谓关节点指的是事物度的上限和下限的两个极限。任何事物的度,都有两个关节点,要把握事物的度,必须找到它的关节点。
(2)量变、质变和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同时,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①量变中渗透质变,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②质变中渗透量变,这是指质变过程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2、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统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
3、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否定观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是对肯定的否和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四、考生复习方法提示
对基本哲学原理的掌握要以理解为主,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中公教育专家要求考生达到能运用哲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习过程中尽可能的联系实际,注意题目中的例子,多总结,多归类。生活处处皆哲学,考生在备战过程中要在熟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综合分析,多思考,多练题,将哲学原理真正理解透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事半功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7 00:40 , Processed in 0.08119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