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7|回复: 1

行测高频考点技巧荟萃第9期:数量关系之鸡兔同笼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7-7 16: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1008094431954.jpg

20151008094431954.jpg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



3000问在手 公考常识不再发愁!


在公务员、政法干警、选调生等行测考试中会经常考察到鸡兔同笼问题,所以考生一定要给予重视。下面中公行测频道为大家讲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相关知识点与解题方法技巧,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本篇文章将全面盘点有鸡兔同笼问题那些事儿,内容将持续更新,敬请各位考生关注哦!

数量关系鸡兔同笼


一、考情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在最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偶尔还会出现。在各省的公务员考试中,这类问题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纵观这几年的考题,鸡兔同笼问题难度越来越大,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其解题方法。
二、问题概述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的一类有名的算术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闲话插一句,《孙子算经》大约是公元四、五世纪写的,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本书是我国有名的《算经十书》里面的一本,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三、解题方法
(一)假设法
首先我们用一种常规的方法来做做这道题。我们知道,一只鸡有2条腿,一只兔子有4条腿,现在一共有35只动物,却有94条腿,说明鸡和兔都是存在的。我们假设所有的动物都是鸡,那么35个动物就应该有70条腿,这样就少了24条腿,对吧?大家可以想一想,这24条腿是从何而来的?原因就出在我们的假设中,我们把所有的动物都看成是鸡,而实际上每一只兔子是比鸡多了2条腿,这24条腿应该就是因为我们把12只兔子看成了鸡,也就是说应该有12只兔子,那鸡就应该有35-12=23只。
查看详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064
发表于 2016-7-7 17: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盘点解答数量关系鸡兔同笼问题的


鸡兔同笼问题重难点讲解
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兔各多少只?这一类应用题,称为“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变化很多,一些问题涉及的事物不是鸡和兔,但具备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特点,可以采用方程法或假设法求解......
查看详情》》
运用假设法巧解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历来是各类考试中比较常考的题型,由此可见,这类问题是广大考生必须要着重复习的一类题目。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鸡兔同笼问题中的一类方法——假设法向广大考生讲解其中的奥秘......
查看详情》》
包贝尔巧施妙计脱困“鸡兔同笼”
《奔跑吧,兄弟》第二季热度不减,收视率居高不下,其中第二期中的密室逃脱彻底考验了7位兄弟的智商。陈赫受困于“鸡兔同笼”问题,无计可施,先一步越狱的包贝尔决定施以援手,但其另类解法招致陈天才的嗤之以鼻,不过事实证明该解法效果显著,陈赫最终获救,可见绝顶果然聪明,小贝着实不凡......
查看详情》》
鸡兔同笼问题如何速解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当中我们会经常遇到“鸡兔同笼”问题,那么什么是“鸡兔同笼”问题呢?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算书《孙子算经》中著名的数学问题,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假设法,即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推算,最后得出正确答案。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具体讲解一下如何速算得分......
查看详情》》
由“鸡兔同笼”问题学母题思想
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数量关系常常是广大考生为之头疼的部分,一方面是因为它涉及知识点繁多,需要考生综合运用各类方法技巧,另一方面是因为考生往往只能局限于一道题目的解决,不能做到触类旁通,学会一类题目,缺乏母题思想。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通过鸡兔同笼问题为广大考生介绍何为母题思想......
查看详情》》
“鸡兔”那些事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多少只鸡和兔?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很多考生的第一想法就是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当然是可以的。方法如下......
查看详情》》

往期回顾:
第1期:数量关系之工程问题 第2期: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
第3期:言语理解之语句排序 第4期:常识判断之地理常识
第5期:资料分析之比重问题 第6期:数量关系之容斥问题
第7期:判断推理之图形推理 第8期:判断推理之图形推理



更多行测数量关系相关高分技巧备考文章 请参考中公教育行测频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6 00:23 , Processed in 0.068969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