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8|回复: 0

2014-9-01省公务员每日一练:言语之片段阅读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6-7-6 22: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本题共有五道题,每道题提供四个选项,要求你从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你的选择必须与题干要求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11~15题):
          现在媒体对随机取样、样本代表性等概念倍加关注。这种关注导致许多人错误地认为,随机取样和代表性是所有学科做调查研究的必要条件。人体生物学研究因为很少使用随机的被试样本,许多研究成果都会受到批评。
          但只要想一下其他学科的情况,就很容易理解这种想法的荒谬。化学家从没尝试过抽取化合物的随机样本,生物学家也不曾用细胞或组织的随机样本进行实验。这些研究结果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并非学术研究都需要使用随机样本。因此,我们在此需要强调的重点是:随机取样和随机分配不是一回事。
          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两个词里都包含“随机”,许多人以为它们所指是一回事。事实上,它们是非常不同的概念,唯一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采用了随机生成数字这一点。然而其目的却 。
          随机取样涉及的是如何选择被试进行研究。如前所述,并不是所有研究都要求随机取样,但当它成为必要条件时(例如在市场调查中),我们则需要用一种方法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这种方法要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被选中,被抽中的个体就成为之后调查研究中的被试。有一点非常重要,这种随机取样的调查研究既可能是相关研究,也可能是一个真实验。只有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式,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实验。
          随机分配是真实验所必需的条件。实验人员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当每一名被试被分到实验组的机会和被分到控制组的机会相等时,则实现了随机分配。为了达到这一点,常会用到像掷硬币这样的随机化手段(更常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随机化数字表格)——因为它在给被试分组时没有任何偏向。
          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不是一回事,牢记这一点的最好方法是弄清楚四种组合:非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非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以及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大部分实验没有使用随机样本,因为没有这个必要。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方便取得的样本。如果一个研究中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法,那么它就是一项真实验;如果没有使用,那么它是一项相关调查。许多使用随机取样的研究没有使用随机分配,那是因为它们只是调查性研究,旨在寻找关联。一些研究既使用了随机取样,又使用了随机分配,那么它们肯定是真实验。
          11.根据文意,下列有关“随机取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市场调查中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B.学术研究有些需用该方法有些则不需
          C.媒体常常使用此方法因而误导了大众
          D.人体生物学研究很少采用这种方法
          12.填入文章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辕北辙 B.泾渭分明
          C.本末倒置 D.大相径庭
          13.文章认为“随机分配”不同于“随机取样”的关键在于:
          A.被试机会相等地被分在实验组或控制组
          B.常采用掷硬币或数字表格这样的随机化方法
          C.实验人员分配被试不附加任何外在条件
          D.所做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某种关联
          14.文章提到四种组合:
          ①非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 ②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
          ③非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 ④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
          其中符合做“真实验”的是: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5.这篇文章主要强调的观点是:
          A.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是不同的概念
          B.科学研究与媒体调查的方法差别很大
          C.“真实验”必须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
          D.随机取样与科学研究并无很大关系
          答案解析
          11.【答案】C。解析:由文章第四段“并不是所有研究都要求随机取样,但当它成为必要条件时(例如在市场调查中)”可知,A说法正确。由文章第二段“并非学术研究都需要使用随机样本”可知,B说法正确。由文章第一段“人体生物学研究因为很少使用随机的被试样本”可知,D说法正确。文章中提到媒体特别关注随机取样、样本性等概念导致人们误解,并非媒体经常使用此方法导致人们误解,C说法错误,当选。
          12.【答案】D。解析:由“它们是非常不同的概念,唯一相似之处在于……”和“然而”可知,横线处填入的词表达的是两者“目的”不一样的意思。“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这三个词用在此处均不合适。D项中“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符合文意,当选。
          13.【答案】A。解析:B项是实现随机分配的手段,但是文中还提到“更常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随机化数字表格”,由此,B不一定是随机分配必须使用到的手段,肯定也不是随机分配的关键,排除B。分析文章,随机取样需要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被选中,随机分配也要确保被试分组时不带有偏见,C是两者都要具备的条件,由此排除C。“寻求某种关联”也可能是“随机分配”的一个目的,排除D。分析文章第五段可知,随机分配时,被试要机会相等地被分到实验组和控制组,而随机取样只需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有同等机会被选中,两者取样方法不同,这才是“随机分配”不同于“随机取样”的关键,A当选。
          14.【答案】C。解析:由文章第四段“只有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式,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实验”可知,“随机分配”是真实验的必备条件,由题干可知,②④中包含“随机分配”,C当选。
          15.【答案】A。解析:文章并未对科学研究和媒体调查的方法进行过比较,排除B。“‘真实验’必须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是文章提到的一部分内容,排除C。“随机取样与科学研究并无很大关系”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是文章主要讲述的两个概念,并且文章针对两者之间的不同展开论述,因此A为正确答案。
(责任编辑:薛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1 10:09 , Processed in 0.054435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