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8|回复: 0

2016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知识(1)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5 17: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
为方便考生备考2016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2016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文学常识知识(1)》,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1.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是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是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是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是指女子13岁;
及笄,是指女子15岁;
加冠,是指男子20岁(又称“弱冠”);
而立之年,是指30岁;
不惑之年,是指40岁;
知命之年,是指50岁(又叫“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是指60岁;
古稀之年,是指70岁;
耄耋之年,是指80、90岁;
期颐之年,是指100岁。
2.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西效作一百韵》是一首长篇政治诗。《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秀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3.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东晋的陶渊明。
4.唐朝出现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是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5.席勒,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为:《阴谋与爱情》(剧本)、《欢乐颂》(诗)。
6.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主要作品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称《母亲》是一部“非常及时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2:38 , Processed in 0.03729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