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5|回复: 1

历年山西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哲学题汇总(二)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5 17: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以下真题通过考生回忆或网络搜集而来,由中公教育进行整理和解析
现阶段,考生正忙碌于山西省直事业单位考试紧张的备考过程中,从历年真题来看,山西省直事业单位主要考察的是公共基础知识,而公共基础知识中的哲学部分又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可以说得哲学者得公基。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历年哲学类真题一些有针对性地考题给大家进行展现: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2.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4.“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5. 康德主张知识的形式是头脑里固有的;孟子认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柏拉图认为认识是对神秘理念的回忆。上述观点属于( )。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6.“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7.“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8.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9.“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10.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见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降低0.6℃。白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片春色。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这表明( )。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B.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1.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1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10
发表于 2016-6-25 19: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1.【中公解析】答案选B。真理和谬误具有同一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 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因此这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观点。
2.【中公解析】答案选C。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由于真理和谬误区分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据此应选C。
3.【中公解析】答案选A。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就属于实用主义真理观点。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表现。
4.【中公解析】答案选A。
5.【中公解析】答案选C。同唯物主义认识论相对立的唯心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先于客观物质世界、先于社会实践、先于感性经验,人脑先天固有的或上帝所赐予的东西。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否认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把认识看作是对精神自身的认识。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人脑先天固有的,主观自生的。如题目中康德和孟子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来自“神的启示”或“绝对观念”,如题目中柏拉图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6.【中公解析】答案选A。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题干中丢掉了“正确”二字,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7.【中公解析】答案选B。“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强调通过实践要最终达到预期效果,这样的言论实践方有意义,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8.【中公解析】答案选D。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 点、方法、思 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恩格斯说:“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可以防止认识僵化。
9.【中公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因此这一论断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0.【中公解析】答案选B。该题干的主要“成分”是现代科学研究是怎样对同一现象即白居易诗中描绘的现象进行解释的,白居易见到桃花时的仅仅是一种感受,是属于感性认识,而科学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理性认识的结果,它科学地解释了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很明显表明的是只有经过抽象分析的理性认识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B符合题意,A、C、D本身正确,但不能表明题目的意思,也不可以入选,答案是B。
11.【中公解析】答案选C。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地、无意义的。因此对于一个具体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12.【中公解析】答案选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 化 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2-27 22:52 , Processed in 0.08035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