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4|回复: 0

申论热点:陌生人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5 12: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108113206590.jpg

20150108113206590.jpg

   
   
     
   
   
   
     
   
   
   
   
     
   
   
   
   
      
     
     
     
   
     
     
     
     
    背景链接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纲要》提出三个阶段目标涉及四大领域,分别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涵盖了方方面面。
2014年10月,最新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8大城市公众社会总体信任水平得分为60.9分,属于“尚可信任”程度。中国社会信任度比较低,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转型后,人们逐渐脱离原来的熟人社会形态,转入“陌生人社会”。

    深度解析
[陌生人社会分析]
中国目前正处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这是现代化浪潮席卷下的必然趋势。这一转型过程,导致了我国传统熟人社会一些结构性要素的衰落,比如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等等。这使得转型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秩序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近些年来社会公众普遍缺乏安全感以及各种食品和药品安全事件等等,都是社会失序的具体表现。社会信任缺失、社会冷漠等深层次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人民心中之痛,不仅侵蚀了社会的健康肌体,而且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发展不得不根除的毒瘤。
[诚信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与重要性]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详细】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完善诚信体系建设 化解陌生社会“坚冰”
[开头示例]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千多年前,商鞅立木、建信于民;现代社会,不乏卖房为农民工发薪、打工为亡夫还钱的感人故事。信用就在人们身旁,高尚而又朴素。
【查看详细】
   
    申论范文
以制度推动“中国好人”成风尚
加强诚信建设,关键在于制度化。作为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专门提出,要构建守信激励机制,加强对守信主体的奖励和激励。这些顶层设计,彰显了“用制度为守信者撑腰”的制度导向,将为诚信中国建设带来新的正能量。
放眼现实,诚信建设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陌生人社会已经形成,市场交易和守信成本过高,守信激励不足,“老实人”吃亏的现象屡见不鲜。扶老者被讹,助人者被骗,守法企业成了一些人爱捏的软柿子,老实排队的经济适用房申购者望眼欲穿……曾几何时,老实人、诚信者在社会上几乎成了“傻”的代名词。在此前的一项网络调查中,面对“您是否因为坚持诚信吃过亏”这个问题,选择“有过”的受访者高达88.4%。
【查看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13:32 , Processed in 0.082001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