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9|回复: 0

2015国考申论材料选取:于热点中独辟蹊径 筛选善思型人才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5 11: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国考笔试已经完美谢幕。这次考试亮点颇多,为广大考生奉献了一顿丰富的思想与能力测试的大餐。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将简要分析材料选取的亮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
一、材料的选取呈现出一部科技发展史
不同于以往国考材料的“经济”、“社会”和“生活”等角度的横向展开,此次省级考卷共设6则材料,从“贝尔发明电话”,到“中国制造”,再到当今科技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整张考卷为考生呈现了一部科技发展史。这种纵向贯穿、逐层深入的思路是今年国考的新特点。如此布置材料,知识传授和能力考查兼备,令考生耳目一新。
二、不避讳热点,敢于从热点中剖析新方向
“3D打印技术”和“我国跃居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标志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这两大热点都是当今最热的话题。而根据以往经验,大型考试会刻意回避最热的话题,有“反押题”倾向。而今年,不论是国考,还是多省考试的“星星热”材料,都勇于从热点出发展开命题,可见考试的时效性和使命感正呈逐步增强之势。眼下,全球化正盛,生活日新月异,擅于从最时尚的话题中掘取对民众生存发展最有意义的应对之策,才是国家筛选人才的终极目的。既要“反押题”,又要筛选出最优秀的青年,所以就更要敢于从热点中剖析新方向,这是一种直面挑战的勇气。
三、思想深远,赋予考生考试之外的收获
如今,申论已经不单纯是“文科生占便宜”的传统思路的考试。 “科技创新”主题的呈现,正是这一思想的良好开端。正如材料中提到的“科技是第三种文化”一样,命题人正是要向“文学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这一传统论断发出挑战,赋予所有考生一种考试之外的新思路:注重学科交叉、视野开阔、胸怀世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能决胜考场,赢得人生。

更多2015国考申论相关解读请见中公申论频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16:04 , Processed in 0.045497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