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8|回复: 0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破除“政”“策”误区 回归“议论”本原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5 10: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的授课实践中,发现很多考生误以为只有“开头议论、主体部分议论,结尾再稍微写点宏观对策”的文章才是政论文。特别是在进行分论点写作时,认为一定要写成 “XX有利于构建、形成、完善XX”,才是真正政论文的论点。甚至有些考生听到某些“小道消息”,认为分论点若写成了“要解决XX,需XX”,阅卷人便不会看分论点后的具体论证,直接判定文章写的是“策论文”,分数在十分以下。
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下面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就如何避免陷入“政论文”和“策论文”的误区,回归议论文的本质,从而真正写好申论文章为考生进行分析指导。
要想申论作文拿高分,首先,要搞清楚题干要求。以2013年浙江省考申论真题为例:
A卷:
围绕“给定材料”的主旨,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2.结构完整,论述深刻;3.条理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在1000-1200字。
B卷:
根据资料2和资料7,从基层公务员角度出发,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2.结构完整,论述深刻;3.条理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在1000-1200字。
【中公分析】
2013年浙江省考真题首次分A、B卷,但是其材料一致,只有问题有区别。在文章写作题中,A卷要求自选角度,B卷要求从基层公务员角度出发,这两个角度实际上决定了考生应该写什么样的文章。按照公务员考试大纲对于基层公务员的要求,B卷的考生应该更加侧重于展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B卷要求大家写以对策为主的策论文。
而2014年广州公务员考试的考题则不同:
根据所给全部材料,以“农民工、城中村、城镇化”为主题词写一篇文章。(70分)
要求:1、不需提供政策或改进政府工作的建议;2、标题自拟;3、文章观点鲜明、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语言精练流畅;4、篇幅在1000字左右(计入标点与空格)。
【中公分析】
题目明确要求“不需提供政策或改进政府工作的建议”。所以这篇分值70的文章一定要从三个主题词的关系来切入,这样才能符合题意,符合一类、二类文的基本要求。
当然,大家最为常见的是“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结合自身经历、感受”这样的要求。此时一定要仔细看清主题词。例如2014年上海市考A卷的申论主题为“创新社会管理”,这样的主题词就需要我们写一篇分析和对策相结合的文章,才能符合题意。
其次,要想写好申论文章,还要谨记两个要点:
一,分论点不是“政”“策”标志。阅卷人在批改试卷时,并不是以“分论点是否为对策”来判定最终分数的。许多优秀的议论文,虽然分论点是对策,但其论据和论证均为分析,没有对策,这样的文章也是我们所说的政论文。例如:
实现“三个公平”,需须大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法律体现最大的民意。严格依法办事,人民群众的权利才有可能得到充分保障。任何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制裁。
分论点强调“要怎么做”,其论证则明显是分析原因。所以,这样的文章同样是分析为主的政论文。
二,内容才是关键。分论点的论据和论证不要一成不变,要运用多种方法,例如排比、引用、反问等修辞手法。同时,内容要灵活多样,可以写名人名言,也可以写原理效应,当然“最笨的办法”是把文章的一些核心问题高度概括,直接用陈述句表达。
综上所述,各位考生在写议论文时最为重要的是看清题目要求,让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更好地匹配材料、匹配实际,这样的文章才能获得较高的分数,而不需受制于所谓的“政论文”或是“策论文”的禁锢。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希望以上内容对考生有所帮助!

更多申论备考技巧请见中公申论频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5 06:21 , Processed in 0.07773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