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6|回复: 0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文章写作“反套路”详解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5 10: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常说,写作是“文无定法”,《古文观止》中每一篇文章都风格迥异,自成一家,却处处闪烁着思想灵动,并无统一模式。套路化的写作正好与之相反,套路化写作也称模式化写作,即文章被框定于某一种形式,内容固化、语言僵化,甚至即使是主题不同的文章,也大篇幅使用相同或类似的语句。
一、为什么要反套路?
试想,如果很多考生都如此模式化进行写作,评分人焉能不烦?再者,公务员申论考试是能力和素质的考试,考察的是考生真实的能力和水平,雷同的文章如何体现出考生的真实能力?若诸多考生文章观点类似、形式相似、语言无差又如何区分出考生的不同水准?此外,国考申论文章写作均需以材料为依据,使用诸如“万能表述”、“万能对策”的样式,往往是答非所问、文不对题。
综上,套路的文章不符命题人所要求,折戟沉沙理所当然。
二、考官如何识别套路?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谈的是延安时期冗长无物的文风问题。其中部分对于党八股的素描同样匹配于套路化写作,诸如:
第一条,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有的考生写作,文章内容丰富,但都属空话,缺乏核心,缺少鲜明的观点,也即言之无物。前面写了很长一大段,但考官还是不清楚考生究竟想要表达的观点、意图。
第二条,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动辄科学发展观,三句不离和谐社会,恨不得把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出,以示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殊不知,胡乱拔高、没有针对性的升华,只是考官贴上套路化标签的“罪证”。
第三条,语言干瘪,缺乏个性。标题要么是“多措并举,解决什么问题”,要么将“多措并举”换成“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三位一体”;开头本能地使用“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党的十八大报告曾明确指出……”;分论点无他,一切只看“三板斧”:加强宣传、强化管理、完善制度,用完三斧就得有效“闪人”;结尾“清一色”的口号,仿佛写如比唱,嘹亮而高远……这些都是语言干瘪,缺少个性的典型症状,考官一抓一个准。
第四条,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为凸显文章的逻辑性,考生用“一、二、三、四”罗列条目,或许还自诩为有条理,有深度。如此文章,或许是生硬的令行禁止的机关公文、或许是高深晦涩的理论著作,但绝不应该是我们的申论作文。除了一二三四,我们丰富的汉语中就找不到其他既表达逻辑性又使文字流畅的表达了吗?
三、申论永远不会反什么?
《古文观止》虽篇篇不同,“文无定法”,也不能否认所有这些文章都符合某一标准,如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好的申论文章,同样如此。不能够套路化,但也有一定的评分标准,这些标准是永远不会变的。即:需须紧扣材料和题干,需须抓住主旨,需须符合关于作文的基本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语言流畅等等。
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希望考生在备考时能够领会以上内容,将“反套路”运用于练习中,以期在考场上规避套路化作答,写出精彩的文章!

更多申论技巧请见中公申论频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 19:56 , Processed in 0.08260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