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2|回复: 0

2015国考申论备考:“三板斧”带你破解申论话题作文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5 10: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2011年开始,国考的申论文章写作开始出现话题作文。这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无疑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悲哀,本就“望文生畏”的恐惧彻底崩溃了。
例如:2011国考申论地市的“我已无家可归,在城市是寓公,在乡村是异客。——都发现了失根危机”;2012国考申论地市的“无论我们自认为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始终是生命的一部分”;2012国考申论副省的“刘女士和李老太太一家人的感人故事”;2014国考申论地市的“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2014国考申论副省的“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纵观5年来的话题作文,其要求都是结合对某句话或故事的理解,联系自己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那么该如何理解?如何联系?如何书写?——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带领各位考生学习“三板斧”,助各位考生突破话题作文。
第一“板斧”,理解语句意思,回归材料一探究竟。以刚刚考过的2014国考申论地市级的考题“幸福始终充满缺陷”为例,这句话来源于资料6。单独理解这句话,可以有多个角度的主题,但是回归资料后,就能发现这句话的用意是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等。
第二“板斧”,联系社会实际,融合材料主题。考生可将自己掌握的理论政策与对此观点的认知,融合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以增添文章的文采和思想性。因为每个人的基础和积累不尽相同,没有共性的规律可言。所以本文着重谈谈联系社会实际,这里的社会实际主要指的是材料内容中的社会实际,其核心内容即材料的主题,如2014国考申论地市的六则材料紧紧围绕社会心理问题展开,所以,价值观与社会心理的融合是重中之重。
第三“板斧”,标题书写巧妙,主题一鸣惊人。标题是主题加角度的结合,仍以2014国考申论地市级的考题“幸福始终充满缺陷”为例,考生可拟题如:树立正确价值观,培育理性心态;用幸福的“阳光”,驱散社会心理的“雾霾”;正确的人生观是治疗心理问题的“一剂良药”等。一个主题鲜明,角度巧妙的标题可以让阅卷人眼前一亮,也能更清晰的感知考生所写的观点。
此“三板斧”,既是方法技巧,也是破解话题文章的“三步曲”。希望考生们在备考话题文章时使用好,让自己的申论文章再上一个台阶。
更多申论文章写作技巧请见中公申论频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 21:59 , Processed in 0.071802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