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6|回复: 0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之语句排序三步曲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4 23: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句排序属于语句表达的一部分,是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的必考题型之一,2012年至2014年题量稳定在2到3题。语句衔接的出题形式是给出打乱顺序的2—7句话,要求考生排出正确顺序,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判断能力,做题时要重点把握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衔接和呼应,要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想做好语句排序题,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着手:
一、观察选项,抓逻辑起点
语句排序题目的特点是字数多,顺序乱,很多考生会觉得无从下手,往往会选择把语句带入四个选项顺读,根据语感选择答案。其实,这个方法并不可取,顺读四个选项,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而且四个答案中,三个错误选项迷惑性很强,阅读时会影响考生判断正确选项。我们做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结合选项信息,排除掉2-3个错误答案,缩小正确选项的范围,节省做题时间。
首先要抓住的选项关键信息即逻辑起点,也就是首句。根据首句的特点,可以排除首句错误的选项。通常情况下,含有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的句子不做首句;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后者出现的句子不做首句;含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不做首句;具体分析、描述的句子不做首句。
二、阅读语句,抓关键词语
除了首句之外,文段中的关键词也能给我们提示,确定了含有关键词的句子的先后顺序,合并同类语句,同样可以排除错误选项。比如,含有成对出现的关联词语的两个句子,通常连在一起;代词和含有代词指代内容的句子,通常连在一起;出现重复性词语的句子,通常连在一起;按照时间、空间顺序出现的几个句子,通常连在一起。
三、语感顺读,抓行文脉络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通常可以排除大部分错误选项,如果还剩下不能排除的,此时可以考虑语感顺读,通读语段,分析哪一个选项思路更为清晰贯通,结构更加完整,语句间层次更为恰当。特别要注意的是,即便通过排除法可以排除掉三个选项,有时间的话也尽量对最后一个选项进行顺读确认,防止排除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情况。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用一道例题让大家看一下语句排序三步法如何运用,希望大家能熟练掌握,提高解题效率。
①单纯罗列史料,构不成历史
②只有在史料引导下发挥想象力,才能把历史人物和时间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
③历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学家通过史料发挥合理想象
④所谓合理想象,就是要尽可能避免不实之虚构
⑤这是一种悖论,又难以拒绝
⑥但是,只要想象就难以避免不实虚构出现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⑥⑤ B.④⑤③⑥②①
C.①③④⑥⑤② D.⑤③②①④⑥
答案:A。中公解析:首先,观察选项,D项首句是⑤,而⑤句是以代词开头,上文应有指代内容,不做首句,排除。接着观察语句,⑥句中有转折关联词“但是”,此句与④句形成转折关系,因此④⑥两句应该连在一起,排除C项。最后将剩下的两项进行语感顺读,①②③项都是围绕着史料及想象力的话题展开,应该连在一起,排除不合理的B项,确定A为正确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3 18:06 , Processed in 0.07701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