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7|回复: 0

秒杀2015浙江省考行测逻辑填空题靠解释关系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4 23: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纵观近两年的浙江公务员考试真题,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题量都比较稳定。其中,逻辑填空是浙江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题型,2014年AB卷各考15道,2013年AB卷各考16道题。这部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如何快速准确地在四个看似雷同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呢?实际上,只要能够确定上下文和挖空位置存在解释关系的呼应点,答案就自然而然就能“浮上水面”。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在此结合几道例题,带着各位考生寻找文段中有效的信息,通过这些存在解释关系的呼应点,解决看似纠结的逻辑填空题。
【例1】心理学家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抑郁症”是属于假性抑郁症,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有一定,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就能恢复心绪平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突发性 B.周期性
C.时限性 D.反复性
答案:C。
中公解析:题干中的“短期性”强调的时间的长短,与C中的时限性互为解释呼应。而A、B、D选项中的突发性、周期性、反复性在原文中没有任何呼应,与原文作者意在表达的主题没关系。
【例2】胡适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步骤:首先要能,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之后要能对提出的假说做严格的论证或实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去粗取精 言之成理 B.不拘一格 革故鼎新
C.吐故纳新 有的放矢 D.标新立异 去伪存真
答案:D
中公解析:题干“大胆地假设”、“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是对所填的第一个空的解释。因为可以排除“去粗取精(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与“吐故纳新(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没有强调两种情况的对比。同理,第二个空可以排除“革故鼎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最后只能选择D选项。补充:标新立异,谓独创新意,理论和别人不同。(1)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2)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例3】我们现在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地图应该仅仅是对某一片特定区域的记录,它必须严谨如卫星所拍摄到的照片一样。而过去,地图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手工绘制作品,且有着各种不同的主观色彩,因为对于同一个地方而言,不同的地图表现出来的内容会。如今,人们加诸地图的主观性正在逐渐消失,人类随之失去的,也是地图蕴含着的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清晰 如出一辙 B.真实 殊途同归
C.客观 千差万别 D.全面 各有千秋
答案:C
中公解析:题干中的第一句话是一个解释关系复句,有后面“必须严谨如卫星所拍摄到的照片一样”,可以排除“清晰”和“全面”。从题干中得知,原文想表达的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的影响,地图绘画得不严谨”,所以“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与原意相反,可以排除。
中公教育专家相信通过上面三道例题,各位考生已经能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解释关系来解决逻辑填空题。建议各位考生多利用这种方法来做逻辑填空的专项练习,进而在后期进行真题模拟的时候,能把这种解题思维自然渗透于解题的过程中。
更多行测相关高分备考技巧 请参考中公教育行测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4 20:37 , Processed in 0.07531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