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6-25 01: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21. 解析: 本题属于数学运算问题。5辆车运10次可以运150吨,那么每辆车一趟运150/(5×10)=3吨,则450/5×3=30趟,那么还要增加25辆车。故答案为D。
22. 解析: 原式=1/(6*7)+1/(7*8)+1/(8*9)+1/(9*10)+1/(10*11)=1/6-1/7+1/7-1/8+1/8-1/9+1/9-1/10+1/10-1/11=1/6-1/11=5/66。故答案为B。
23. 解析: 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由于题中特别要求是偶数,因此,用特殊元素优先法求解。先确定组成的数字为偶数:2和4这两个偶数中取出一个当个位数,有C(2,1)=2种,再确定十位,从剩下的4个数中取出1个,有C(4,1)=4种,分步用乘法,满足条件的情况数共2*4=8种,而总的情况个数为A(5,2)=20种,所以概率为8/20=2/5。故答案为C。
24. 解析: 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假设水池总容量15,甲效率3,乙效率5,2小时甲乙注了2*(3+5)=16,比总容量多1,说明水池的泄露速度是0.5;单开甲管,实际的效率是3-0.5=2.5,需要6小时,360分钟。 或者:设工作总量为30,则甲的效率为6,乙的效率为10;甲、乙以及渗水这三者的效率和为15,则甲和渗水两者的效率和为5,所以甲单独开甲进水口需要的时间为6小时=360分钟。故答案为B。
25. 解析: 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甲追上乙需要的时间为5×2/(7-5)=5小时。故答案为B。
26. 解析: 题干中“休克”和“昏厥”是一对近义词。A中“同一”的近义词是“相同”,而不是“统一”;B中“口误”的近义词是“说错”;C中“划分”的近义词是“分别、区分”;D中“再会”和“再见”也是近义词。故答案为D。
27. 解析: 教室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场所,军营是士兵的活动场所。其余选项不符合这一关系。故答案为D。
28. 解析: 题干词语之间是包容关系,且是组成关系。山涧汇成河流,众多的河流汇成大海,是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且都是由水组成的。A、B项是干扰项,其中A项共同元素是员工,员工不应是第一个词语,应该为部门:企业:集团才符合题干逻辑,同理B项草也是本组词语的基本元素,应该为草丛:草坪:草原;C项城市组成国家,而众多国家组成地球,是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且都是由人组成的,符合题干逻辑;D项显然不符合题干逻辑。故答案为C。有些同学固执地认为B可以,注意草坪都是人工的,草原都是天然的。
29. 解析: 螺丝和螺母是对应关系,螺丝是装在螺母上的。A选项,门板与门框是对应关系,门板装在门框里,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B选项,天台与地板是并列关系, C选项,时针与齿轮是表的组成部分D选项,水泥与泥浆是并列关系。故答案为A。
30. 解析: 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失眠”时是“清醒”的。A项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病愈”时是“健康”的;B项两词是对应关系,“杀戮”是“血腥”的,但与题干逻辑顺序不一致;C项“繁衍”和“生育”是全同关系,意思相近;D项“探索”和“发明”是并列关系。因此,B、C、D三项均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故答案为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