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25|回复: 14

2013年江西招警考试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复制链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发表于 2012-11-5 10: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nbsp;&nbsp;&nbsp;&nbsp;注意:试卷所有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有100道题,总时限为90分钟。</P>
<P>&nbsp;&nbsp;&nbsp;&nbsp;1.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构成违宪行为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见外国使节 <BR>&nbsp;&nbsp;&nbsp;&nbsp;B.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 <BR>&nbsp;&nbsp;&nbsp;&nbsp; C.国务院某部发布《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通知》 <BR>&nbsp;&nbsp;&nbsp;&nbsp;D.某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本自治区的自治条例 <BR>&nbsp;&nbsp;&nbsp;&nbsp;2.下列哪项职权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 <BR>&nbsp;&nbsp;&nbsp;&nbsp;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R>&nbsp;&nbsp;&nbsp;&nbsp;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BR>&nbsp;&nbsp;&nbsp;&nbsp; C.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BR>&nbsp;&nbsp;&nbsp;&nbsp;D.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BR>&nbsp;&nbsp;&nbsp;&nbsp;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 <BR>&nbsp;&nbsp;&nbsp;&nbsp;A.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不可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R>&nbsp;&nbsp;&nbsp;&nbsp;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R>&nbsp;&nbsp;&nbsp;&nbsp; C.社会主义的合法的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R>&nbsp;&nbsp;&nbsp;&nbsp;D.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R>&nbsp;&nbsp;&nbsp;&nbsp;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阶级社会中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共同点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都是社会规范 B.都具有阶级性 <BR>&nbsp;&nbsp;&nbsp;&nbsp; C.约束范围都相同 D.都是治国途径 <BR>&nbsp;&nbsp;&nbsp;&nbsp;5.明天就是选举日了,以下公民中不具有选举权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张某刚过完17岁生日 B.黄某被判劳动教养3年执行中 <BR>&nbsp;&nbsp;&nbsp;&nbsp; C.王某被查出患有精神病 D.陈某被拘留15天执行中 <BR>&nbsp;&nbsp;&nbsp;&nbsp;6.行政处罚只能( )。 <BR>&nbsp;&nbsp;&nbsp;&nbsp;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R>&nbsp;&nbsp;&nbsp;&nbsp;B.由公安机关执行 <BR>&nbsp;&nbsp;&nbsp;&nbsp; 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BR>&nbsp;&nbsp;&nbsp;&nbsp;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BR>&nbsp;&nbsp;&nbsp;&nbsp;7.《行政许可法》规定,对于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以上申请人申请均符合法定要求的,行政机关应当( )。 <BR>&nbsp;&nbsp;&nbsp;&nbsp;A.根据发出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许可决定 <BR>&nbsp;&nbsp;&nbsp;&nbsp;B.根据受理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许可决定 <BR>&nbsp;&nbsp;&nbsp;&nbsp; C.均不给予行政许可 <BR>&nbsp;&nbsp;&nbsp;&nbsp;D.抽签决定许可决定 <BR>&nbsp;&nbsp;&nbsp;&nbsp;8.我国对法律溯及力问题,实行的原则是( )。 <BR>&nbsp;&nbsp;&nbsp;&nbsp;A.法在任何情况下均溯及既往 <BR>&nbsp;&nbsp;&nbsp;&nbsp;B.法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溯及既往 <BR>&nbsp;&nbsp;&nbsp;&nbsp; C.法在一般情况下均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BR>&nbsp;&nbsp;&nbsp;&nbsp;D.法在一般情况下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BR>&nbsp;&nbsp;&nbsp;&nbsp;9.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 <BR>&nbsp;&nbsp;&nbsp;&nbsp;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备 <BR>&nbsp;&nbsp;&nbsp;&nbsp; C.中华法系也即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R>&nbsp;&nbsp;&nbsp;&nbsp;D.法律体系是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BR>&nbsp;&nbsp;&nbsp;&nbsp;10.高某无证经营被区工商局罚款300元,高某不服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市工商局决定罚款600元,后经确认,区工商局所作的罚款行政处罚违反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高某可以请求区工商局赔偿600元 <BR>&nbsp;&nbsp;&nbsp;&nbsp;B.高某可以请求市工商局赔偿600元 <BR>&nbsp;&nbsp;&nbsp;&nbsp; C.高某既可以请求区工商局赔偿600元,又可以请求市工商局赔偿600元 <BR>&nbsp;&nbsp;&nbsp;&nbsp;D.高某可以请求区工商局赔偿300元,市工商局赔偿300元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0: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P> <BR>&nbsp;&nbsp;&nbsp;&nbsp;11.关于法律与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BR>&nbsp;&nbsp;&nbsp;&nbsp;A.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 <BR>&nbsp;&nbsp;&nbsp;&nbsp;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 <BR>&nbsp;&nbsp;&nbsp;&nbsp; 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 <BR>&nbsp;&nbsp;&nbsp;&nbsp;D.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由法律来规定 <BR>&nbsp;&nbsp;&nbsp;&nbsp;12.王某潜入某工厂仓库盗窃,将仓库货物(价值2万元)扔到院墙外,准备一会儿翻墙出去再捡,偶尔经过此处的刘某发现该货物无人看管,遂将其拿走,据为已有。10分钟后,王某来到院墙外,发现货物已无踪影。对于王某、刘某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BR>&nbsp;&nbsp;&nbsp;&nbsp;A.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盗窃罪(既遂) <BR>&nbsp;&nbsp;&nbsp;&nbsp;B.王某和刘某成立盗窃罪共犯(既邃) <BR>&nbsp;&nbsp;&nbsp;&nbsp; C.王某成立盗窃罪(既遂),刘某成立侵占罪 <BR>&nbsp;&nbsp;&nbsp;&nbsp;D.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侵占罪 <BR>&nbsp;&nbsp;&nbsp;&nbsp;13.某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 <BR>&nbsp;&nbsp;&nbsp;&nbsp;A.五年 B.十三年 C.七年 D.十五年 <BR>&nbsp;&nbsp;&nbsp;&nbsp;14.李某属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私自动用了一笔数额较大的公款去炒股,一个月后被领导发现,其行为属于( )。 <BR>&nbsp;&nbsp;&nbsp;&nbsp;A.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滥用职权罪 D.职务侵占罪 <BR>&nbsp;&nbsp;&nbsp;&nbsp;15.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 <BR>&nbsp;&nbsp;&nbsp;&nbsp;A.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BR>&nbsp;&nbsp;&nbsp;&nbsp;B.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BR>&nbsp;&nbsp;&nbsp;&nbsp; C.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R>&nbsp;&nbsp;&nbsp;&nbsp;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BR>&nbsp;&nbsp;&nbsp;&nbsp;16.孙某丈夫外出做买卖五年未归,也没有任何音讯,孙某欲改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孙某丈夫视为死亡,孙某可以直接改嫁 <BR>&nbsp;&nbsp;&nbsp;&nbsp;B.孙某丈夫不论是生还是死,孙某均可以改嫁 <BR>&nbsp;&nbsp;&nbsp;&nbsp; C.孙某丈夫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后,孙某可以改嫁 <BR>&nbsp;&nbsp;&nbsp;&nbsp;D.孙某丈夫经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孙某可以改嫁 <BR>&nbsp;&nbsp;&nbsp;&nbsp;17.陈某、王某结婚后贿得房屋一套,仅以陈某的名义进行了登记,后陈某独自将房屋以市价出售给不知情的丙,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BR>&nbsp;&nbsp;&nbsp;&nbsp;A.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BR>&nbsp;&nbsp;&nbsp;&nbsp;B.买卖合同无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BR>&nbsp;&nbsp;&nbsp;&nbsp; C.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BR>&nbsp;&nbsp;&nbsp;&nbsp;D.买卖合同无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BR>&nbsp;&nbsp;&nbsp;&nbsp;18.由于某化肥厂长期排污,该地域内两个村庄几年来多人患有罕见的严重疾病,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BR>&nbsp;&nbsp;&nbsp;&nbsp;A.受害村民有权对该厂提起民事诉讼 <BR>&nbsp;&nbsp;&nbsp;&nbsp;B.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 <BR>&nbsp;&nbsp;&nbsp;&nbsp; C.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实行公平责任原则 <BR>&nbsp;&nbsp;&nbsp;&nbsp;D.本案由化肥厂承担其排污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BR>&nbsp;&nbsp;&nbsp;&nbsp;19.甲以个人名义向乙独资设立的腾飞有限公司借款8万元,借期2年,不久,甲与丙登记结婚,将借款8万元用于购买新房和家电,婚后1年,甲与丙协议离婚,未对债务的偿还作出约定。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BR>&nbsp;&nbsp;&nbsp;&nbsp;A.由乙向甲请求偿还8万元 <BR>&nbsp;&nbsp;&nbsp;&nbsp;B.由乙向甲和丙请求偿还8万元 <BR>&nbsp;&nbsp;&nbsp;&nbsp; C.腾飞公司只能向甲请求偿还8万元 <BR>&nbsp;&nbsp;&nbsp;&nbsp;D.由腾飞公司向甲和丙请求偿还8万元 <BR>&nbsp;&nbsp;&nbsp;&nbsp;20.甲有一套商品房欲出售,经人介绍,与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丙知道后找到甲,表示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甲便与丙订立合同并办理房屋过户手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房屋应归乙,甲向丙承担违约责任 <BR>&nbsp;&nbsp;&nbsp;&nbsp;B.房屋应归丙,甲向乙承担违约责任 <BR>&nbsp;&nbsp;&nbsp;&nbsp; C.房屋产权登记有误,应重新登记为甲 <BR>&nbsp;&nbsp;&nbsp;&nbsp;D.甲与丙订立的合同无效,甲与乙协商房屋的归属权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0: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P> <BR>&nbsp;&nbsp;&nbsp;&nbsp;21.下列关于法的运行的表述,正确的有( )。 <BR>&nbsp;&nbsp;&nbsp;&nbsp;A.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权力 <BR>&nbsp;&nbsp;&nbsp;&nbsp;B.法的实施方式可分为两种:法的执行与法的适用 <BR>&nbsp;&nbsp;&nbsp;&nbsp; C.通常所说“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指的是狭义的执法 <BR>&nbsp;&nbsp;&nbsp;&nbsp;D.司法权专指审判权,即适用法律处理案件,作出判决和裁定 <BR>&nbsp;&nbsp;&nbsp;&nbsp;22.阶级对立社会的法的第一层次本质是( )。 <BR>&nbsp;&nbsp;&nbsp;&nbsp;A.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BR>&nbsp;&nbsp;&nbsp;&nbsp;B.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其他因素 <BR>&nbsp;&nbsp;&nbsp;&nbsp; C.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BR>&nbsp;&nbsp;&nbsp;&nbsp;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R>&nbsp;&nbsp;&nbsp;&nbsp;23.警察是具有( )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BR>&nbsp;&nbsp;&nbsp;&nbsp;A.阶级斗争 B.治安 C.暴力 D.武装 <BR>&nbsp;&nbsp;&nbsp;&nbsp;24.警察随着( )的产生而产生。 <BR>&nbsp;&nbsp;&nbsp;&nbsp;A.阶级 B.国家 C.政党 D.行政机关 <BR>&nbsp;&nbsp;&nbsp;&nbsp;25.下列有关法律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法律原则具有稳定性 <BR>&nbsp;&nbsp;&nbsp;&nbsp;B.法律原则是法律价值的基本承担者 <BR>&nbsp;&nbsp;&nbsp;&nbsp; C.法律原则不具有强制的作用 <BR>&nbsp;&nbsp;&nbsp;&nbsp;D.法律原则虽然较少,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BR>&nbsp;&nbsp;&nbsp;&nbsp;26.从警察起源上看,( )。 <BR>&nbsp;&nbsp;&nbsp;&nbsp;A.原始社会也有警察 <BR>&nbsp;&nbsp;&nbsp;&nbsp;B.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 <BR>&nbsp;&nbsp;&nbsp;&nbsp; C.警察是先于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BR>&nbsp;&nbsp;&nbsp;&nbsp;D.警察是先于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BR>&nbsp;&nbsp;&nbsp;&nbsp;27.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 )。 <BR>&nbsp;&nbsp;&nbsp;&nbsp;A.国家性质 <BR>&nbsp;&nbsp;&nbsp;&nbsp;B.阶级矛盾 <BR>&nbsp;&nbsp;&nbsp;&nbsp; C.社会各阶级力量的对比 <BR>&nbsp;&nbsp;&nbsp;&nbsp;D.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BR>&nbsp;&nbsp;&nbsp;&nbsp;28.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 )。 <BR>&nbsp;&nbsp;&nbsp;&nbsp;A.政治条件 B.文化条件 C.经济条件 D.社会条件 <BR>&nbsp;&nbsp;&nbsp;&nbsp;29.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 )。 <BR>&nbsp;&nbsp;&nbsp;&nbsp;A.政治条件 B.经济条件 C.阶级条件 D.文化条件 <BR>&nbsp;&nbsp;&nbsp;&nbsp;30.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 )。 <BR>&nbsp;&nbsp;&nbsp;&nbsp;A.经济条件 B.政治条件 C.文化条件 D.社会条件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0: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P> <BR>&nbsp;&nbsp;&nbsp;&nbsp;31.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 <BR>&nbsp;&nbsp;&nbsp;&nbsp;A.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 <BR>&nbsp;&nbsp;&nbsp;&nbsp;B.国家机器的形成 <BR>&nbsp;&nbsp;&nbsp;&nbsp; C.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BR>&nbsp;&nbsp;&nbsp;&nbsp;D.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BR>&nbsp;&nbsp;&nbsp;&nbsp;32.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 )。 <BR>&nbsp;&nbsp;&nbsp;&nbsp;A.有专职的警察孰伍 B.有专门的警察机关 <BR>&nbsp;&nbsp;&nbsp;&nbsp; C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 D.没有类似警察的职能机构 <BR>&nbsp;&nbsp;&nbsp;&nbsp;33.近代警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发端于( )。 <BR>&nbsp;&nbsp;&nbsp;&nbsp;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西欧 <BR>&nbsp;&nbsp;&nbsp;&nbsp;34.建立近代警察制度较早的国家是( )。 <BR>&nbsp;&nbsp;&nbsp;&nbsp;A.中国和法国 B.法国和美国 <BR>&nbsp;&nbsp;&nbsp;&nbsp; C.法国和英国 D.美国和英国 <BR>&nbsp;&nbsp;&nbsp;&nbsp;35.近代,地方自治制警察管理体制的代表国家是( )。 <BR>&nbsp;&nbsp;&nbsp;&nbsp;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都不是 <BR>&nbsp;&nbsp;&nbsp;&nbsp;36.下列关于法的作用,不正确的说法是( )。 <BR>&nbsp;&nbsp;&nbsp;&nbsp;A.一切社会法律的作用都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分的观点是由英国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拉兹首先提出来的 <BR>&nbsp;&nbsp;&nbsp;&nbsp;B.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作为行为规范,对人们的意志、行为发生的直接影响,是从法律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即从法的特征角度出发来解释法律的作用。而法律的社会作用是从法律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为维护经济基础和发展生产力服务的,即从法律的本质和目的这一角度出发来解释法律的作用 , <BR>&nbsp;&nbsp;&nbsp;&nbsp; C.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在考察基点、作用对象、存在方式以及发挥作用的前提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BR>&nbsp;&nbsp;&nbsp;&nbsp;D.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作为法律的作用的两种手段,共同完成法律调整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经济基础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作用 <BR>&nbsp;&nbsp;&nbsp;&nbsp;37.1950年9月,( )同志在对全国经济保卫工作会议的指示中说:“保卫工作必须特别强调党的领导作用,并在实际上受党委直接领导,否则是危险的。” <BR>&nbsp;&nbsp;&nbsp;&nbsp;A.毛泽东 B.周恩来 C.罗瑞卿’ D.华国锋 <BR>&nbsp;&nbsp;&nbsp;&nbsp;38.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我国公安工作的( )。 <BR>&nbsp;&nbsp;&nbsp;&nbsp;A.组织优势 B.政治优势 C.体制优势 D.领导优势 <BR>&nbsp;&nbsp;&nbsp;&nbsp;39.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 )是我国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BR>&nbsp;&nbsp;&nbsp;&nbsp;A.直接领导 B.间接领导 C.绝对领导 D.相对领导 <BR>&nbsp;&nbsp;&nbsp;&nbsp;40.( )同志在1992年强调指出:“加强党对政法公安工作的领导是始终不渝地坚持的一个原则。人民民主专政是一个整体功能,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协调。” <BR>&nbsp;&nbsp;&nbsp;&nbsp;A.江泽民 B.胡锦涛 C.罗干 D.乔石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0: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P> <BR>&nbsp;&nbsp;&nbsp;&nbsp;41.一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 ),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无条件地置于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领导之下,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削弱、抵制、损害或者摆脱党的领导。 <BR>&nbsp;&nbsp;&nbsp;&nbsp;A.无条件性 B.全面性 C.直接性 D.绝对性 <BR>&nbsp;&nbsp;&nbsp;&nbsp;42.凡是党委要直接过问、检查和督促的,公安机关都要如实汇报,不得封锁消息,不得向党委保密,不准消极地应付和抵制,更不准拒绝,这体现了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 )。 <BR>&nbsp;&nbsp;&nbsp;&nbsp;A.无条件性 B.全面性 C.直接性 D.绝对性 一 <BR>&nbsp;&nbsp;&nbsp;&nbsp;43.县级以上各级公安机关接受( )党委的实际领导。 <BR>&nbsp;&nbsp;&nbsp;&nbsp;A.同级 B.上级 C.同级和上级 D.省级 <BR>&nbsp;&nbsp;&nbsp;&nbsp;44.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 <BR>&nbsp;&nbsp;&nbsp;&nbsp;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均设工作部门,乡级政府一般不设工作部门 <BR>&nbsp;&nbsp;&nbsp;&nbsp;B.各级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BR>&nbsp;&nbsp;&nbsp;&nbsp; C.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它的派出机构 <BR>&nbsp;&nbsp;&nbsp;&nbsp;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BR>&nbsp;&nbsp;&nbsp;&nbsp;45.根据我国宪法及相关组织法的规定,下列哪项的国家机关无需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 <BR>&nbsp;&nbsp;&nbsp;&nbsp;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BR>&nbsp;&nbsp;&nbsp;&nbsp;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央军委 <BR>&nbsp;&nbsp;&nbsp;&nbsp;46.下列各项中,委托人和受托人均是具有选举权的公民,则根据我国选举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BR>&nbsp;&nbsp;&nbsp;&nbsp;A.王某在选举期间外出,.打电话委托邻居张某代为投票 <BR>&nbsp;&nbsp;&nbsp;&nbsp;B.甲乙丙丁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的同意,写信委托戊代为投票 <BR>&nbsp;&nbsp;&nbsp;&nbsp; C.甲在选举期间外出,写了一份授权委托书给乙,委托其代为投票 <BR>&nbsp;&nbsp;&nbsp;&nbsp;D.经选举委员会同意,选举期间在外打工的赵莱写信委托其上大学的儿子代为投票 <BR>&nbsp;&nbsp;&nbsp;&nbsp;47.公安执法监督主体具有( )。 <BR>&nbsp;&nbsp;&nbsp;&nbsp;A.特定性 B广泛性 C.多样性 D确定性 <BR>&nbsp;&nbsp;&nbsp;&nbsp;48.公安执法监督是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及公民和社会组织对( )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BR>&nbsp;&nbsp;&nbsp;&nbsp;A.公安机关 B.人民警察 <BR>&nbsp;&nbsp;&nbsp;&nbsp; C.公安民警 D.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 <BR>&nbsp;&nbsp;&nbsp;&nbsp;49.公安执法监督的内容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活动中( ),行使职权,是否严格遵守和执行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 <BR>&nbsp;&nbsp;&nbsp;&nbsp;A.是否执法 B.是否热情服务 <BR>&nbsp;&nbsp;&nbsp;&nbsp; C.是否使人民群众满意, ‘ D.是否依法履行职责 <BR>&nbsp;&nbsp;&nbsp;&nbsp;50.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gt; <BR>&nbsp;&nbsp;&nbsp;&nbsp;A.自然法学派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 <BR>&nbsp;&nbsp;&nbsp;&nbsp;B.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 <BR>&nbsp;&nbsp;&nbsp;&nbsp; C.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只能靠道德,不能用法律 <BR>&nbsp;&nbsp;&nbsp;&nbsp;D.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0: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P> <BR>&nbsp;&nbsp;&nbsp;&nbsp;51.李某将与其有私仇的王某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时张某路过,见王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所戴手表、钱物偷走。本案中( )。 <BR>&nbsp;&nbsp;&nbsp;&nbsp;A.李某、张某构成共同犯罪 <BR>&nbsp;&nbsp;&nbsp;&nbsp;B.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BR>&nbsp;&nbsp;&nbsp;&nbsp; C.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劫罪 <BR>&nbsp;&nbsp;&nbsp;&nbsp;D.李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BR>&nbsp;&nbsp;&nbsp;&nbsp;52.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强迫过度劳动,有瘸不给治疗或者其他方法进行摧残、折磨的行为。根据定义,下列不构成虐待罪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李某的父亲经常生病,李某觉得其父已是知天命之年,所以也就不给医治 <BR>&nbsp;&nbsp;&nbsp;&nbsp;B.某企业老板经常强迫员工过度劳动,克扣员工工资 <BR>&nbsp;&nbsp;&nbsp;&nbsp; C.刘某看妻子不顺眼,经常对其进行毒打或关闭 <BR>&nbsp;&nbsp;&nbsp;&nbsp;D.张某常使用体罚来教育调皮的儿子,有时还不让做错事的儿子吃饭 <BR>&nbsp;&nbsp;&nbsp;&nbsp;53.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 <BR>&nbsp;&nbsp;&nbsp;&nbsp;A.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R>&nbsp;&nbsp;&nbsp;&nbsp; C.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D.特殊情况下可以没有限制? <BR>&nbsp;&nbsp;&nbsp;&nbsp;54.甲明知自己的枪法很差,但为杀乙,置乙身边丙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向乙射击。结果没有击中乙,却打死了丙。对于丙的死亡,甲的罪过形式是( )。 <BR>&nbsp;&nbsp;&nbsp;&nbsp;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BR>&nbsp;&nbsp;&nbsp;&nbsp;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BR>&nbsp;&nbsp;&nbsp;&nbsp;55.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BR>&nbsp;&nbsp;&nbsp;&nbsp;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R>&nbsp;&nbsp;&nbsp;&nbsp;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BR>&nbsp;&nbsp;&nbsp;&nbsp; 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BR>&nbsp;&nbsp;&nbsp;&nbsp;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R>&nbsp;&nbsp;&nbsp;&nbsp;56.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拐卖儿童 <BR>&nbsp;&nbsp;&nbsp;&nbsp;B,强奸、抢劫、抢夺、放火、爆炸 <BR>&nbsp;&nbsp;&nbsp;&nbsp; C.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BR>&nbsp;&nbsp;&nbsp;&nbsp;D.抢劫、绑架、放火、爆炸 <BR>&nbsp;&nbsp;&nbsp;&nbsp;57.《刑法》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对犯罪人( )。 <BR>&nbsp;&nbsp;&nbsp;&nbsp;A.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BR>&nbsp;&nbsp;&nbsp;&nbsp;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R>&nbsp;&nbsp;&nbsp;&nbsp; C.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BR>&nbsp;&nbsp;&nbsp;&nbsp;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R>&nbsp;&nbsp;&nbsp;&nbsp;5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 <BR>&nbsp;&nbsp;&nbsp;&nbsp;A.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R>&nbsp;&nbsp;&nbsp;&nbsp;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R>&nbsp;&nbsp;&nbsp;&nbsp;59.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BR>&nbsp;&nbsp;&nbsp;&nbsp;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须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 <BR>&nbsp;&nbsp;&nbsp;&nbsp;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BR>&nbsp;&nbsp;&nbsp;&nbsp; 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 <BR>&nbsp;&nbsp;&nbsp;&nbsp;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 <BR>&nbsp;&nbsp;&nbsp;&nbsp;60.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 <BR>&nbsp;&nbsp;&nbsp;&nbsp;A.14周岁 B.16周岁 <BR>&nbsp;&nbsp;&nbsp;&nbsp; C.18周岁 D.12周岁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0: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P> <BR>&nbsp;&nbsp;&nbsp;&nbsp;61.甲于夜晚在一条封闭的高速公路上驾车正常行驶时,乙突然翻越护栏横穿公路,甲刹车不及将乙撞死。交警认定甲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下列说法中,不应当作为交警认定依据的是()。 <BR>&nbsp;&nbsp;&nbsp;&nbsp;A.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BR>&nbsp;&nbsp;&nbsp;&nbsp;B.甲的行为不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缺乏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要件 <BR>&nbsp;&nbsp;&nbsp;&nbsp; C.本案属于意外事件 <BR>&nbsp;&nbsp;&nbsp;&nbsp;D.甲对乙的死亡结果没有罪过 <BR>&nbsp;&nbsp;&nbsp;&nbsp;62.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BR>&nbsp;&nbsp;&nbsp;&nbsp;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BR>&nbsp;&nbsp;&nbsp;&nbsp;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BR>&nbsp;&nbsp;&nbsp;&nbsp; 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BR>&nbsp;&nbsp;&nbsp;&nbsp;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BR>&nbsp;&nbsp;&nbsp;&nbsp;63.投保人为了达到骗取保险金的目的,故意杀害被保险人,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法院应对投保人( )。 <BR>&nbsp;&nbsp;&nbsp;&nbsp;A.以故意杀人罪定罪 <BR>&nbsp;&nbsp;&nbsp;&nbsp;B.以保险诈骗罪定罪 <BR>&nbsp;&nbsp;&nbsp;&nbsp; C.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定罪,按照牵连犯的处罚原则从一重罪处罚 <BR>&nbsp;&nbsp;&nbsp;&nbsp;D.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 <BR>&nbsp;&nbsp;&nbsp;&nbsp;64.甲受某国企委托,负责查验出场单、验货放行。甲与无业人员乙串通,趁甲一人值班时,由乙开车从货场拉出价值10万元的货物,并销赃平分。在本案中( )。 <BR>&nbsp;&nbsp;&nbsp;&nbsp;A.甲构成贪污罪,乙构成盗窃罪 <BR>&nbsp;&nbsp;&nbsp;&nbsp;B.甲构成职务侵占罪,乙构成盗窃罪 <BR>&nbsp;&nbsp;&nbsp;&nbsp; C.甲、乙共同构成职务侵占罪 <BR>&nbsp;&nbsp;&nbsp;&nbsp;D.甲、乙共同构成贪污罪 <BR>&nbsp;&nbsp;&nbsp;&nbsp;65.关于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BR>&nbsp;&nbsp;&nbsp;&nbsp;B.行为人挪走公款后未使用该公款的,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未遂 <BR>&nbsp;&nbsp;&nbsp;&nbsp; C.挪用公款以后,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BR>&nbsp;&nbsp;&nbsp;&nbsp;D.挪用救灾、救济物资数量较大,归个人使用的,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BR>&nbsp;&nbsp;&nbsp;&nbsp;66.甲与乙因生活琐事互相斗殴,乙感到不是甲的对手而逃跑。甲紧追不舍,乙逃出500米后被甲追上。甲用木棒朝乙劈头盖脸打来。情急之下,乙抽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甲刺去,致甲重伤。乙的行为( )。 <BR>&nbsp;&nbsp;&nbsp;&nbsp;A.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构成故意伤害罪 <BR>&nbsp;&nbsp;&nbsp;&nbsp; C.构成寻衅滋事罪 D.不构成犯罪 <BR>&nbsp;&nbsp;&nbsp;&nbsp;67.死刑只适用于( )犯罪分子。 <BR>&nbsp;&nbsp;&nbsp;&nbsp;A.罪大恶极的 ‘ B.罪行极其严重的 <BR>&nbsp;&nbsp;&nbsp;&nbsp; C.危害国家安全的 D.危害公共安全的 <BR>&nbsp;&nbsp;&nbsp;&nbsp;68.关于被害人承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BR>&nbsp;&nbsp;&nbsp;&nbsp;A.儿童赵某生活在贫困家庭,甲征得赵某父母的同意,将赵某卖至富贵人家。甲的行为得到了赵某父母的有效承诺,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童罪 <BR>&nbsp;&nbsp;&nbsp;&nbsp;B.在钱菜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闻人钱某的住宅搬出贵重物品。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钱某的认可,故应当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 <BR>&nbsp;&nbsp;&nbsp;&nbsp; C.孙某为戒掉网瘾,让其妻子丙将其反锁在没有电脑的房间一星期。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无效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 <BR>&nbsp;&nbsp;&nbsp;&nbsp;D.李某同意丁砍掉自己的一个小手指,而丁却砍掉了李某的太拇指。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 <BR>&nbsp;&nbsp;&nbsp;&nbsp;69.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盗版发行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封建迷信作品,情节严重的。构成( )。 <BR>&nbsp;&nbsp;&nbsp;&nbsp;A.非法经营罪 B.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R>&nbsp;&nbsp;&nbsp;&nbsp; C.侵犯著作权罪 D.侵犯著作权罪和诽谤罪 <BR>&nbsp;&nbsp;&nbsp;&nbsp;70.甲抢劫乙装有1万元现金的钱包,在劫取钱包后,发现乙是其小学同学,即对乙说C刚才我是和你开玩笑的,并将钱包归还给了乙,甲的行为( )。 <BR>&nbsp;&nbsp;&nbsp;&nbsp;A.构成抢劫罪未遂 B.构成抢劫罪中止 <BR>&nbsp;&nbsp;&nbsp;&nbsp; C.构成抢劫罪既遂 D.不构成犯罪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0: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P> <BR>&nbsp;&nbsp;&nbsp;&nbsp;71.中国摄影协会所属的法人类别是( )。 <BR>&nbsp;&nbsp;&nbsp;&nbsp;A.机关法人 B.事业单位法人 <BR>&nbsp;&nbsp;&nbsp;&nbsp; C.社会团体法人 D.企业法人 <BR>&nbsp;&nbsp;&nbsp;&nbsp;72.民法通则所称的重大误解不包括( )。 <BR>&nbsp;&nbsp;&nbsp;&nbsp;A.对民事行为性质的误解 B.对民事行为相对人的误解 <BR>&nbsp;&nbsp;&nbsp;&nbsp; C.对民事行为内容的误解 D.对民事行为动机的误解 <BR>&nbsp;&nbsp;&nbsp;&nbsp;7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 )时产生。 <BR>&nbsp;&nbsp;&nbsp;&nbsp;A.登记 B.批准 C.申请 D.成立 <BR>&nbsp;&nbsp;&nbsp;&nbsp;74.下列行为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签订合同 B.承认债务 <BR>&nbsp;&nbsp;&nbsp;&nbsp; C.创作作品 D.设立遗嘱 <BR>&nbsp;&nbsp;&nbsp;&nbsp;75.下列事由中,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权利人中请仲裁 B.权利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BR>&nbsp;&nbsp;&nbsp;&nbsp; C.义务人被宣告死亡 D.当事人所在地发生不可抗力 <BR>&nbsp;&nbsp;&nbsp;&nbsp;76.下列对所有权关系的判断,错误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所有权关系属于物权关系 <BR>&nbsp;&nbsp;&nbsp;&nbsp;B.所有权关系属于绝对法律关系 <BR>&nbsp;&nbsp;&nbsp;&nbsp; C.所有权关系的客体包括物与行为 <BR>&nbsp;&nbsp;&nbsp;&nbsp;D.所有权关系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 <BR>&nbsp;&nbsp;&nbsp;&nbsp;77.下列权利中,其客体既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权利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所有权 B.抵押权 C.地役权 D.留置权 <BR>&nbsp;&nbsp;&nbsp;&nbsp;78.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 )。 <BR>&nbsp;&nbsp;&nbsp;&nbsp;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 <BR>&nbsp;&nbsp;&nbsp;&nbsp;79.甲、乙、丙三人合伙经营一电器商场,效益不佳,已欠债2万元。三人经协商一致邀请有经营能力的丁加入到合伙之中,丁在被告知合伙经营状况后出资加入其中,并以合伙人的身份参与经营。两年后,该电器商场因故停业。对丁入伙前电器商场对外所欠的2万元债务,依法应当( )。 <BR>&nbsp;&nbsp;&nbsp;&nbsp;A.由甲、乙、丙、丁四人承担按份责任 <BR>&nbsp;&nbsp;&nbsp;&nbsp;B.由甲、乙、丙、丁四人承担连带责任 <BR>&nbsp;&nbsp;&nbsp;&nbsp; C.由甲、乙、丙三人承担按份责任 <BR>&nbsp;&nbsp;&nbsp;&nbsp;D.由甲、乙、丙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BR>&nbsp;&nbsp;&nbsp;&nbsp;80.以动产设定的质权,自( )有效。 <BR>&nbsp;&nbsp;&nbsp;&nbsp;A.质押合同成立时 B质押合同登记时 <BR>&nbsp;&nbsp;&nbsp;&nbsp; C.质物被质权人占有时 D.质权登记时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0: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P> <BR>&nbsp;&nbsp;&nbsp;&nbsp;81.以土地所有权为抵押物设立的抵押,其抵押合同( )。 <BR>&nbsp;&nbsp;&nbsp;&nbsp;A.自合同订立时生效 <BR>&nbsp;&nbsp;&nbsp;&nbsp;B.自办理抵押登记时生效 <BR>&nbsp;&nbsp;&nbsp;&nbsp; C.自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后生效 <BR>&nbsp;&nbsp;&nbsp;&nbsp;D.无效 <BR>&nbsp;&nbsp;&nbsp;&nbsp;82.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方式包括( )。 <BR>&nbsp;&nbsp;&nbsp;&nbsp;A.添附 B.买卖 <BR>&nbsp;&nbsp;&nbsp;&nbsp; C.拾得遗失物 D.善意取得 <BR>&nbsp;&nbsp;&nbsp;&nbsp;83.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智力创作成果中不属于作品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讲稿 B.魔术 <BR>&nbsp;&nbsp;&nbsp;&nbsp; C.地图 D.杂技 <BR>&nbsp;&nbsp;&nbsp;&nbsp;84.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其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在未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该合同的效力为( )。 <BR>&nbsp;&nbsp;&nbsp;&nbsp;A.有效 B.无效 <BR>&nbsp;&nbsp;&nbsp;&nbsp; C.部分无效 D.效力待定 <BR>&nbsp;&nbsp;&nbsp;&nbsp;85.乙遭车祸昏迷在路上,甲途经发现后雇计程车将乙送往医院,并帮其支付医药赞,在救助过程中,甲的名牌衣服因染有乙的血渍而不能使用,同时乙的贵重手表遗落在事故地点,甲因疏忽而未能发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甲应赔偿乙手表遗失的损失 <BR>&nbsp;&nbsp;&nbsp;&nbsp;B.乙应偿付甲雇用计程车的费用 <BR>&nbsp;&nbsp;&nbsp;&nbsp; C.乙应偿付甲帮其支付的医药费 <BR>&nbsp;&nbsp;&nbsp;&nbsp;D.乙应赔偿甲衣服不能使用的损失 <BR>&nbsp;&nbsp;&nbsp;&nbsp;86.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发明创造中不能授予专利权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饮料的配方 B.转基因大豆的生产方法 <BR>&nbsp;&nbsp;&nbsp;&nbsp; C.疾病治疗仪的制造方法 D.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BR>&nbsp;&nbsp;&nbsp;&nbsp;87.手机专卖店门口立有一块木板,上书“假一罚十”四个醒目大字。乙从该店购买了一部手机,后经有关部门鉴定,该手机属于假冒产品,乙遂要求甲履行其“假一罚十”的承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BR>&nbsp;&nbsp;&nbsp;&nbsp;A.“假一罚十”过分加重了甲的负担,属于无效的格式条款 <BR>&nbsp;&nbsp;&nbsp;&nbsp;B.“假一罚十”没有被订人到合同之中,故对甲没有约束力 <BR>&nbsp;&nbsp;&nbsp;&nbsp; C.“假一罚十”显失公平,甲有权请求法院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BR>&nbsp;&nbsp;&nbsp;&nbsp;D.“假一罚十”是甲自愿作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当认定为有效 <BR>&nbsp;&nbsp;&nbsp;&nbsp;88.甲创作一小说已发表;乙经甲同意,将该小说改编成戏剧剧本,也已发表;丙表演该戏剧并由丁音像公司制作成录像制品出售,丁应( )。 <BR>&nbsp;&nbsp;&nbsp;&nbsp;A.只向甲付酬 B.只向乙付酬 <BR>&nbsp;&nbsp;&nbsp;&nbsp; C.只向丙付酬 D.向甲、乙、丙付酬 <BR>&nbsp;&nbsp;&nbsp;&nbsp;89.2001年4月1日,范某从曹某处借款2万元,双方没有约定还款期。2003年3月22日,曹某通知范某还款,并留给其10夭准备时间。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BR>&nbsp;&nbsp;&nbsp;&nbsp;A.若曹某于2003年4月2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裁定不予受理 <BR>&nbsp;&nbsp;&nbsp;&nbsp;B.若曹某于2005年3月22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BR>&nbsp;&nbsp;&nbsp;&nbsp; C.若曹某于2005年4月2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裁定驳回其起诉 <BR>&nbsp;&nbsp;&nbsp;&nbsp;D.若曹某于2005年4月2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BR>&nbsp;&nbsp;&nbsp;&nbsp;90.依据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在债务人到期不能清偿债权人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行使代位权的情形是( )。 <BR>&nbsp;&nbsp;&nbsp;&nbsp;A.债务人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无偿赠给第三人 <BR>&nbsp;&nbsp;&nbsp;&nbsp;B.债务人到期不受领人身伤害赔偿金 <BR>&nbsp;&nbsp;&nbsp;&nbsp; C.债务人不受领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 <BR>&nbsp;&nbsp;&nbsp;&nbsp;D.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将自己的财产转移给他人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BR>&nbsp;&nbsp;&nbsp;&nbsp;91.依据刑法规定,构成行贿罪要求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谋取( )的目的。 <BR>&nbsp;&nbsp;&nbsp;&nbsp;A.个人利益 B.非法利益 C.经济利益 D.不正当利益 <BR>&nbsp;&nbsp;&nbsp;&nbsp;92.刘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刑罚执行3年后,又发现判决前其还有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7年,刘某还需执行的最长刑期可能是( )。 <BR>&nbsp;&nbsp;&nbsp;&nbsp;A.12年 B.10年 C.9年 D.7年 <BR>&nbsp;&nbsp;&nbsp;&nbsp;93.张某将一五岁幼童王某骗离家庭并欲将其带至外地出卖,途中被抓获,王菜得救。张某的行为构成( )。 <BR>&nbsp;&nbsp;&nbsp;&nbsp;A.拐骗儿童罪 B.拐卖人口罪 <BR>&nbsp;&nbsp;&nbsp;&nbsp; C.拐骗儿童罪和拐卖人口罪 D.拐卖儿童罪 <BR>&nbsp;&nbsp;&nbsp;&nbsp;94.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共同犯罪人是( )。 <BR>&nbsp;&nbsp;&nbsp;&nbsp;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BR>&nbsp;&nbsp;&nbsp;&nbsp;95.甲将自己亲生的婴儿以2万元价格卖给他人。甲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甲的这一认识错误属于( )。 <BR>&nbsp;&nbsp;&nbsp;&nbsp;A.法律认识错误B.对象认识错误 <BR>&nbsp;&nbsp;&nbsp;&nbsp; C.客体认识错误 D.手段认识错误 <BR>&nbsp;&nbsp;&nbsp;&nbsp;96.甲为杀死乙,向乙家投炸弹,造成乙死亡,房屋炸毁,甲的行为属于( )。 <BR>&nbsp;&nbsp;&nbsp;&nbsp;A.想象竞合犯 B.实质数罪 <BR>&nbsp;&nbsp;&nbsp;&nbsp; C.牵连犯 D.吸收犯 <BR>&nbsp;&nbsp;&nbsp;&nbsp;97.行为人因不能抗拒的原因而引起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这是由于行为人( )。 <BR>&nbsp;&nbsp;&nbsp;&nbsp;A.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认识 <BR>&nbsp;&nbsp;&nbsp;&nbsp;B.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 <BR>&nbsp;&nbsp;&nbsp;&nbsp; C.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存在故意或者过失 <BR>&nbsp;&nbsp;&nbsp;&nbsp;D.不具备犯罪的主体条件 <BR>&nbsp;&nbsp;&nbsp;&nbsp;9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刑法的正确实施需要刑事诉讼法的保障 <BR>&nbsp;&nbsp;&nbsp;&nbsp;B.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包括使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BR>&nbsp;&nbsp;&nbsp;&nbsp; C.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不是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任务 <BR>&nbsp;&nbsp;&nbsp;&nbsp;D.刑事诉讼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BR>&nbsp;&nbsp;&nbsp;&nbsp;99.下列关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 <BR>&nbsp;&nbsp;&nbsp;&nbsp;B.无罪推定原则,是修订前的刑事诉讼法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BR>&nbsp;&nbsp;&nbsp;&nbsp; C.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BR>&nbsp;&nbsp;&nbsp;&nbsp;D.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正确处理公、检、法三机关关系的一条原则 <BR>&nbsp;&nbsp;&nbsp;&nbsp;1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R>&nbsp;&nbsp;&nbsp;&nbsp;A.上级人民法院领导下级人民法院 <BR>&nbsp;&nbsp;&nbsp;&nbsp;B.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 <BR>&nbsp;&nbsp;&nbsp;&nbsp; C.审判权只有人民法院享有 <BR>&nbsp;&nbsp;&nbsp;&nbsp;D.检察院在特定情形下也可以对案件进行侦查</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4 18:25 , Processed in 0.084082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