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newdu

广东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知识要点与技巧梳理

[复制链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6: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P><BR>名师技巧点拨<BR>&nbsp;&nbsp;&nbsp; 常识判断可以说是“送分题”也可以说是“丢分题”,它所考查的内容往往是考生应知应会的一些的常识问题,它不需要考生进行多么复杂的理论思考或逻辑分析,只要考生了解考查的知识点,一般都能立刻得出正确答案。其次,常识判断是“心理缓压”题,由于它的难度系数是五大题型中较小的,因此有利于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争取时间,树立信心,缓解紧张的心理压力,为其他题型的正常发挥打下基础。<BR>&nbsp;&nbsp;&nbsp; 广东常识判断复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BR>&nbsp;&nbsp;&nbsp; (1)考试当中必然要涉及的常识有:科技常识、生活常识、地理常识和人文常识。<BR>&nbsp;&nbsp;&nbsp; (2)常识判断题型所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从宇宙到地球,从无生命物质到高级动物的人类,从远古历史到未来的世界,从自然到社会等无所不包。尤其是与人们现代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领域和现象,经常是这类试题考查的重点。<BR>&nbsp;&nbsp;&nbsp; (3)常识判断不存在专业歧视。由于它出题的范围十分广泛,取材多种多样,题中所涉及的现象大部分是应试者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而非专业知识。<BR>&nbsp;&nbsp;&nbsp; (4)常识判断需要平时的知识积累。<BR>&nbsp;&nbsp;&nbsp; 常识判断题的解题技巧比较灵活,但首要一点是考生一定要重视平时的知识积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BR>例题精讲<BR>&nbsp;&nbsp;&nbsp; 【例1】 (2012—广东—56)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信息技术的应用中,主要属于信息获取的是()。<BR>&nbsp;&nbsp;&nbsp; A. 用播放软件欣赏音乐B. 通过网络视频聊天<BR>&nbsp;&nbsp;&nbsp; C. 发送电子邮件D. 用扫描仪扫描文件<BR>&nbsp;&nbsp;&nbsp; 【答案】 D<BR>&nbsp;&nbsp;&nbsp; 【解析】 获取信息的方法通常有: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检索法等。获取信息的工具一般有:扫描仪、录音设备、数码摄像机。D项属于信息的获取,其他三项都属于信息的传递。答案选D。<BR>&nbsp;&nbsp;&nbsp; 【例2】 (2012—广东—59)适当食用粗粮,增加纤维素的摄入有益人体健康。下列有关纤维素的说法,错误的是()。<BR>&nbsp;&nbsp;&nbsp; A. 纤维素在胃肠中可被分解为葡萄糖,并被人体有效吸收<BR>&nbsp;&nbsp;&nbsp; B. 食物中的纤维素能够使人产生饱腹感,有利于减肥<BR>&nbsp;&nbsp;&nbsp; C. 纤维素能够吸附一些有害物质,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BR>&nbsp;&nbsp;&nbsp; D. 纤维素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能够吸附大量水分<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纤维素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C、D两项正确。膳食纤维增加唾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同时吸水膨胀,能让人产生饱腹感而抑制进食欲望,B项正确。人类膳食中的纤维素主要含于蔬菜和粗加工的谷类中,不能被消化吸收,A项错误。答案选A。<BR>&nbsp;&nbsp;&nbsp; 【例3】 (2012—广东—60)我们乘电梯上高层楼房时,从启动到停下来,我们分别所处的状态是()。<BR>&nbsp;&nbsp;&nbsp; A. 失重—正常—超重B. 超重—正常—失重<BR>&nbsp;&nbsp;&nbsp; C. 超重—失重—正常D. 正常—超重—失重<BR>&nbsp;&nbsp;&nbsp; 【答案】 B<BR>&nbsp;&nbsp;&nbsp; 【解析】 电梯启动后,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这时人体所受到的支持力大于人体本身的重力,处于超重状态,而后电梯匀速上升,人体处于正常状态,电梯即将停下来前,具有向下的加速度,这时人体所受到的支持力小于人体本身的重力,处于失重状态,直到最后停下来。答案选B。<BR>&nbsp;&nbsp;&nbsp; 【例4】 (2012—广东—62)废旧电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是破坏生态环境的“杀手”。下列关于废旧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BR>&nbsp;&nbsp;&nbsp; A. 废旧电池含有大量的重金属<BR>&nbsp;&nbsp;&nbsp; B. 废旧电池无法回收再利用,应集中处理<BR>&nbsp;&nbsp;&nbsp; C. 有害物质会从废旧电池中溢出,污染水和土壤<BR>&nbsp;&nbsp;&nbsp; D. 废旧电池如果随意丢弃,其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各种媒介进入人体<BR>&nbsp;&nbsp;&nbsp; 【答案】 B<BR>&nbsp;&nbsp;&nbsp; 【解析】 废旧电池大量丢弃于环境中,其中的酸、碱电解质溶液会影响土壤和水系的pH,使土壤和水系酸性化或碱性化,而汞、镉等重金属被生物吸收后,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在人体内聚集,使人体致畸或致变,甚至导致死亡。废旧电池的处理方式大致有三种: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回收利用。B项说法错误,当选。<BR>&nbsp;&nbsp;&nbsp; 【例5】 (2012—广东—63)小船匀速横渡一条河流,若船行驶到河中央时,水流速度突然变快,则()。<BR>&nbsp;&nbsp;&nbsp; A. 小船渡河时间减少B. 小船渡河时间增加<BR>&nbsp;&nbsp;&nbsp; C. 小船渡河时间不变D. 小船无法到达对岸<BR>&nbsp;&nbsp;&nbsp; 【答案】 C<BR>&nbsp;&nbsp;&nbsp; 【解析】 水流的速度只对小船在平行河流方向上的速度有影响,不影响它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同时,船渡河所行驶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它渡河的时间也是不变的。正确答案为C。<BR>&nbsp;&nbsp;&nbsp; 【例6】 (2012—广东—6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R>&nbsp;&nbsp;&nbsp; A. 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污染且富有营养的蔬菜水果<BR>&nbsp;&nbsp;&nbsp; B. 人们空腹喝牛奶不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BR>&nbsp;&nbsp;&nbsp; C. 香蕉是热带水果,不适宜放在冰箱中冷藏<BR>&nbsp;&nbsp;&nbsp; D. 摄入过多食品添加剂会危害人体健康<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答案选A。<BR>&nbsp;&nbsp;&nbsp; 【例7】 (2012—广东乡镇—4)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象征着()。<BR>&nbsp;&nbsp;&nbsp; A. 圆满B. 团圆<BR>&nbsp;&nbsp;&nbsp; C. 善始善终D. 家庭幸福<BR>&nbsp;&nbsp;&nbsp; 【答案】 B<BR>&nbsp;&nbsp;&nbsp; 【解析】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和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聚的象征,渐渐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答案选B。<BR>&nbsp;&nbsp;&nbsp; 【例8】 (2012—广东乡镇—6)在许多国家,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品,种植茶树最早起源于()。<BR>&nbsp;&nbsp;&nbsp; A. 朝鲜B. 日本<BR>&nbsp;&nbsp;&nbsp; C. 美国D. 中国<BR>&nbsp;&nbsp;&nbsp; 【答案】 D<BR>&nbsp;&nbsp;&nbsp; 【解析】 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中国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种植茶树的起源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山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答案选D。</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6: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P><BR>&nbsp;&nbsp;&nbsp; 【例9】 (2012—广东乡镇—8)大白菜外面的叶片是绿色的,而最里面的心叶是淡黄色或白色的,主要原因是()。<BR>&nbsp;&nbsp;&nbsp; A. 光照不足B. 肥料不足<BR>&nbsp;&nbsp;&nbsp; C. 水分不足D. 温度过低<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叶片显绿色,是因为叶绿素相对多,而叶绿素是一类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最重要的色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答案选A。<BR>&nbsp;&nbsp;&nbsp; 【例10】 (2012—广东乡镇—1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说明了农业生产具有()。<BR>&nbsp;&nbsp;&nbsp; A. 地域性B. 周期性<BR>&nbsp;&nbsp;&nbsp; C. 季节性D. 重复性<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一样。这说明农业生产在空间的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的地域,生产的结构品种和数量都不同。答案选A。<BR>&nbsp;&nbsp;&nbsp; 【例11】 (2011—广东—56)描写过年习俗的古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新桃”指的是()。<BR>&nbsp;&nbsp;&nbsp; A. 新鲜的桃子B. 桃色的新衣<BR>&nbsp;&nbsp;&nbsp; C. 桃木制作的新门神D. 绘有寿桃的新年画 <BR>&nbsp;&nbsp;&nbsp; 【答案】 C<BR>&nbsp;&nbsp;&nbsp; 【解析】 古人在辞旧迎新之日,常用画有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神荼、郁垒)的桃木板挂在大门旁﹐用以驱鬼辟邪﹐称作“桃符”。故“新桃”指的是用桃木制作的新门神。答案选C。<BR>&nbsp;&nbsp;&nbsp; 【例12】 (2011—广东—57)干支纪年法始于东汉,下列采用了干支纪年法的一项是()。<BR>&nbsp;&nbsp;&nbsp; A. 贞观之治B. 黄道吉日<BR>&nbsp;&nbsp;&nbsp; C. 辛丑条约D. 安史之乱<BR>&nbsp;&nbsp;&nbsp; 【答案】 C<BR>&nbsp;&nbsp;&nbsp; 【解析】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C项中的“辛丑”正是指的农历辛丑年,属于干支纪年法。A项,“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故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B项,所谓“黄道吉日”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位置推算出来的,并没有采用干支纪年法。D项,“安史之乱”指的是唐玄宗天宝末年,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安”“史”是人名,不是纪年法。<BR>&nbsp;&nbsp;&nbsp; 【例13】 (2011—广东—60)在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火灾,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BR>&nbsp;&nbsp;&nbsp; A. 穿过充满烟气的楼道时,尽量降低头部的高度<BR>&nbsp;&nbsp;&nbsp; B. 沿墙壁逃生寻找出口<BR>&nbsp;&nbsp;&nbsp; C. 将鼻尖靠近墙角或在阶梯角落换气<BR>&nbsp;&nbsp;&nbsp; D. 迅速乘坐电梯撤离<BR>&nbsp;&nbsp;&nbsp; 【答案】 D<BR>&nbsp;&nbsp;&nbsp; 【解析】 在火灾发生时不能使用一般的电梯逃生,原因在于:(1)发生火灾时,可导致停电,使电梯在中途停止运行,并且电梯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呛伤而窒息;(2)普通电梯没有安全的防火功能,封闭的结构极易成为逃生的障碍。因此选D。<BR>&nbsp;&nbsp;&nbsp; 【例14】 (2011—广东—63)为确保血液质量和减少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献血者在献血前一天和献血的当天,需注意一些事项。据此,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BR>&nbsp;&nbsp;&nbsp; A. 要保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献血前也不要空腹<BR>&nbsp;&nbsp;&nbsp; B. 献血前不要吃高脂肪食物,但要吃高蛋白食物<BR>&nbsp;&nbsp;&nbsp; C. 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咳嗽等应暂缓献血<BR>&nbsp;&nbsp;&nbsp; D. 应该阅读一些献血宣传资料,以减轻和解除思想负担<BR>&nbsp;&nbsp;&nbsp; 【答案】 B<BR>&nbsp;&nbsp;&nbsp; 【解析】 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 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故B项说法不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B。<BR>&nbsp;&nbsp;&nbsp; 【例15】 (2011—广东—64)一些动物能够敏锐地感知天气的变化。如果蜘蛛张网、补网,可能会出现的天气状况是()。<BR>&nbsp;&nbsp;&nbsp; A. 下雨B. 刮风C. 晴天D. 阴天<BR>&nbsp;&nbsp;&nbsp; 【答案】 C<BR>&nbsp;&nbsp;&nbsp; 【解析】 俗话说:“蜘蛛结网,久雨必晴。”蜘蛛靠张网捕虫生活。刮风下雨天气,往往会毁坏蛛网,同时阴雨天气空气潮湿,蛛网黏性差,往往不易捉到小虫。所以在风雨到来之前,蜘蛛便躲避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当风止雨停,天气将要转晴时,才又出来补网和张网,以便捕食小虫。因此,蜘蛛补网、张网预示天气将向晴好方面转变。<BR>&nbsp;&nbsp;&nbsp; 【例16】 一般人进入高海拔地区后会出现头晕、气喘、易疲劳等症状,即高原反应。然而,一些竞技体育项目的运动员却在比赛前专门到高海拔地区进行强化训练,其主要原因是()。<BR>&nbsp;&nbsp;&nbsp; A. 高海拔地区空气清新,有利于运动员身体健康<BR>&nbsp;&nbsp;&nbsp; B. 高海拔地区气压较低,有利于运动员强化训练<BR>&nbsp;&nbsp;&nbsp; C. 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在这种环境下训练能够磨炼运动员的意志<BR>&nbsp;&nbsp;&nbsp; D.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在这种环境下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BR>&nbsp;&nbsp;&nbsp; 【答案】 D<BR>&nbsp;&nbsp;&nbsp; 【解析】 高海拔地区空气较为稀薄,可以增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BR>&nbsp;&nbsp;&nbsp; 【例17】 “低碳生活”就是指尽量减少日常生活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间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种生活理念,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是()。<BR>&nbsp;&nbsp;&nbsp; A. 超市采用玻璃门冰柜,缩短顾客购物时打开冰柜门的时间<BR>&nbsp;&nbsp;&nbsp; B. 优先选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驾车次数<BR>&nbsp;&nbsp;&nbsp; C. 尽量减少传真机、打印机和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使用量<BR>&nbsp;&nbsp;&nbsp; D.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餐馆、咖啡厅设立吸烟区<BR>&nbsp;&nbsp;&nbsp; 【答案】 D<BR>&nbsp;&nbsp;&nbsp; 【解析】 只有答案D主要目的不是节约能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R>&nbsp;&nbsp;&nbsp; 【例18】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下列反映阳历六月初节气的农谚是()。<BR>&nbsp;&nbsp;&nbsp; A. 立夏桑果像樱桃B. 小满养蚕又种田<BR>&nbsp;&nbsp;&nbsp; C. 芒种育秧放庭前D. 夏至稻花如白练<BR>&nbsp;&nbsp;&nbsp; 【答案】 C<BR>&nbsp;&nbsp;&nbsp; 【解析】 从学过的地理常识我们知道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是“夏至”节气,那么6月初就是夏至的前一个节气芒种,可以直接选出答案是C。</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6: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P><BR>&nbsp;&nbsp;&nbsp; 【例19】 2008年,“三鹿”奶粉因添加三聚氰胺被有关部门查处,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的直接目的是()。<BR>&nbsp;&nbsp;&nbsp; A. 增加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B. 增加奶粉的营养成分<BR>&nbsp;&nbsp;&nbsp; C. 提高奶粉中的含氮量D. 提高奶粉中微量元素含量<BR>&nbsp;&nbsp;&nbsp; 【答案】 C<BR>&nbsp;&nbsp;&nbsp; 【解析】 牛奶有营养主要是因为牛奶中含有蛋白质,而现在测定蛋白质的方法不是直接测牛奶中蛋白质的量,而是通过测定氮元素的含量来间接测定蛋白质的量 (牛奶中只有蛋白质含氮元素)。三聚氰胺中含有的氮元素质量分数很高,因此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会提高奶粉中的含氮量,使得检测蛋白质的结果偏高。C选项正确。<BR>&nbsp;&nbsp;&nbsp; 【例20】 刷牙可以保持牙齿健康和口气清晰,牙膏的主要原料是()。<BR>&nbsp;&nbsp;&nbsp; A. 摩擦剂B. 保湿剂C. 泡沫剂D. 香味剂<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牙膏的主要成分有摩擦剂、洁净剂、湿润剂、胶黏剂和芳香剂。摩擦剂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起去污、磨光的作用。因此A选项正确。<BR>&nbsp;&nbsp;&nbsp; 【例21】 北京时间2008年1月5日20:00点,小强在广州给在古巴哈瓦那(哈瓦那在拉丁美洲,与北京时差为13小时)出差的父亲打电话,语言表达准确的一项是()。<BR>&nbsp;&nbsp;&nbsp; A. 爸爸,晚上好。注意防寒B. 爸爸,早上好。注意防暑<BR>&nbsp;&nbsp;&nbsp; C. 爸爸,晚上好。注意防暑D. 爸爸,早上好。注意防寒<BR>&nbsp;&nbsp;&nbsp; 【答案】 D<BR>&nbsp;&nbsp;&nbsp; 【解析】 哈瓦那在拉丁美洲,与北京时差为13小时,北京时间2008年1月5日20:00,北京是冬季,哈瓦那也在北半球,此时也是冬季,比北京晚13个小时,父亲当地时间为20-13=7点,是早晨。因此选D。<BR>&nbsp;&nbsp;&nbsp; 【例22】 我国的三峡、三门峡水电站分别位于()。<BR>&nbsp;&nbsp;&nbsp; A. 广东、陕西B. 湖北、陕西<BR>&nbsp;&nbsp;&nbsp; C. 四川、甘肃D. 湖北、河南<BR>&nbsp;&nbsp;&nbsp; 【答案】 D<BR>&nbsp;&nbsp;&nbsp; 【解析】 三峡水电站位于中国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门峡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段下游,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交界处。<BR>&nbsp;&nbsp;&nbsp; 【例23】 我们平常都用微波炉加热食物,以下对微波炉加热食物表述准确的是()。<BR>&nbsp;&nbsp;&nbsp; A. 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使食物的分子产生剧烈运动而使食物本身发热<BR>&nbsp;&nbsp;&nbsp; B. 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使热量从食物外部传递到内部来完成烹调<BR>&nbsp;&nbsp;&nbsp; C. 微波炉产生的微波具有极强的热能,从而使食物变热<BR>&nbsp;&nbsp;&nbsp; D. 微波炉利用产生的微波“涡流”直接使食物加热<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普通锅加热的时候,是先热锅,再传递到食物,因此是从外到内。微波炉加热时,在微波的作用下就会引起食物中分子的运动,致使分子间频繁碰撞而产生了大量的摩擦热,以热的形式在食物内表现出来。<BR>&nbsp;&nbsp;&nbsp; 【例24】 保温瓶瓶胆内涂有银,主要是为了防止()。<BR>&nbsp;&nbsp;&nbsp; A. 热的蒸发B. 热的传导C. 热的辐射D. 热的对流<BR>&nbsp;&nbsp;&nbsp; 【答案】 C<BR>&nbsp;&nbsp;&nbsp; 【解析】 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是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之一。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热辐射的光谱是连续谱,波长覆盖范围理论上可从0直至无穷,一般的热辐射主要靠波长较长的可见光和红外线。由于电磁波的传播无需任何介质,所以热辐射是在真空中唯一的传热方式。镀银避免了热辐射,尽可能减小热能散失,起保温作用。<BR>&nbsp;&nbsp;&nbsp; 【例25】 一般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BR>&nbsp;&nbsp;&nbsp; A. 减少明火B. 隔绝氧气C. 增加湿度D. 制造泡沫<BR>&nbsp;&nbsp;&nbsp; 【答案】 B<BR>&nbsp;&nbsp;&nbsp; 【解析】 物质从泡沫灭火器中喷出,覆盖在燃烧物品上,使燃着的物质与空气隔离,并降低温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BR>&nbsp;&nbsp;&nbsp; 【例26】 在京剧中,性格比较活泼、爽朗,举止也较轻盈伶俐的青年妇女角色是()。<BR>&nbsp;&nbsp;&nbsp; A. 青衣B. 花旦C. 武旦D. 彩旦<BR>&nbsp;&nbsp;&nbsp; 【答案】 B<BR>&nbsp;&nbsp;&nbsp; 【解析】 花旦扮演的多为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也有的是泼辣、放荡的中青年女性。彩旦俗称丑婆子,唱念都用本嗓,实际是用丑角来应工的。<BR>&nbsp;&nbsp;&nbsp; 【例27】 下列关于“露”的说法,最准确的是()。<BR>&nbsp;&nbsp;&nbsp; A. 露水像雨水一样,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BR>&nbsp;&nbsp;&nbsp; B. 露水是在空气清新的早上形成的 <BR>&nbsp;&nbsp;&nbsp; C. 露水是由于草木等温度下降,使大气低层的水蒸气凝结而成 <BR>&nbsp;&nbsp;&nbsp; D. 水蒸气凝结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雾,雾因重力下降到草木上而形成露<BR>&nbsp;&nbsp;&nbsp; 【答案】 C<BR>&nbsp;&nbsp;&nbsp; 【解析】 在晴朗无云、微风轻拂的夜晚,由于地面的花草、石头等物体散热比空气快,温度比空气低。当较热的空气碰到这些温度较低的物体时,便会发生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留在这些物体上面,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露水。<BR>&nbsp;&nbsp;&nbsp; 【例28】 下列关于现代科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R>&nbsp;&nbsp;&nbsp; A. 高温超导体是指其超导临界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上<BR>&nbsp;&nbsp;&nbsp; B. 纳米材料是指结构单元的尺度达到纳米级而原有性能保持不变的材料<BR>&nbsp;&nbsp;&nbsp; C. 杂交水稻是通过基因重组改变水稻的基因来提高产量的<BR>&nbsp;&nbsp;&nbsp; D. 转基因食品是指转移动植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BR>&nbsp;&nbsp;&nbsp; 【答案】 C<BR>&nbsp;&nbsp;&nbsp; 【解析】 超导体从具有一定电阻的正常态转变为电阻为零的超导态时,所处的温度叫做临界温度,其临界温度在液氮温度(77K)以上,被称为高温超导体,A项错误;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具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B项错误;转基因食品,只是基因发生转移,从而改变了遗传物质,但基因本身并没有改变,D项表述错误。本题答案选C。<BR>&nbsp;&nbsp;&nbsp; 【例29】 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BR>&nbsp;&nbsp;&nbsp; A. 空调工作的时候有水流出而冰箱没有,由此可判断常见的家用空调和电冰箱的制冷原理不同<BR>&nbsp;&nbsp;&nbsp; B. 鸡蛋带壳在微波炉中加热比较好,这样受热更快更均匀<BR>&nbsp;&nbsp;&nbsp; C. 液晶电视机与等离子电视机的成像原理相同<BR>&nbsp;&nbsp;&nbsp; D. 使用无磷洗衣粉是因为磷易造成环境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质<BR>&nbsp;&nbsp;&nbsp; 【答案】 D<BR>&nbsp;&nbsp;&nbsp; 【解析】 空调和电冰箱的制冷原理一样,都是使用制冷剂作为冷媒;液晶电视机和等离子电视机成像原理不一样,液晶属于被动发光型,需要背光灯来提供光源,而等离子属于主动发光型,通过电压驱动激发荧光物质发光来显示画面;鸡蛋不能带壳在微波炉中加热,因为鸡蛋内部有水,遇热会膨胀,而蛋壳不受微波影响,会导致炸裂,所以A、B、C项错误。<BR>&nbsp;&nbsp;&nbsp; 【例30】 下列关于医学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R>&nbsp;&nbsp;&nbsp; A. 肝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分解排除血液中的毒素<BR>&nbsp;&nbsp;&nbsp; B. 放疗中要使用放射线进行照射<BR>&nbsp;&nbsp;&nbsp; C. 砒霜在中医里可以入药<BR>&nbsp;&nbsp;&nbsp; D. 针灸中的“灸”是指用针扎刺人体穴位<BR>&nbsp;&nbsp;&nbsp; 【答案】 D<BR>&nbsp;&nbsp;&nbsp; 【解析】 针是指针刺,灸是指艾灸,艾灸是用艾炷熏炙穴位以治病。</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6: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P><BR>&nbsp;&nbsp;&nbsp; 【例31】 熬骨头汤时,为提高骨头中钙质的溶解度,可加入少量()。<BR>&nbsp;&nbsp;&nbsp; A. 盐B. 酱油C. 醋D. 料酒<BR>&nbsp;&nbsp;&nbsp; 【答案】 C<BR>&nbsp;&nbsp;&nbsp; 【解析】 在骨头汤煮沸过程中适当加一些食用醋,可使无机钙盐变成醋酸钙溶解出来,从而提高骨头汤中钙离子的含量,使骨头汤的营养价值更高,且便于被人体吸收,对身体健康有益。C选项正确。<BR>&nbsp;&nbsp;&nbsp; 【例32】 蓝蓝的天空中蓝色形成的原因是()。 <BR>&nbsp;&nbsp;&nbsp; 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BR>&nbsp;&nbsp;&nbsp;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BR>&nbsp;&nbsp;&nbsp; 【答案】 B<BR>&nbsp;&nbsp;&nbsp; 【解析】 该题考查物理常识。阳光进入大气时,波长较长的色光,如红光,透射力大,能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而波长短的紫、蓝、青色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时,就很容易发生散射现象,使天空显现出蓝色。因此答案为B项。<BR>&nbsp;&nbsp;&nbsp; 【例33】 用高压锅煮饭菜比用普通锅煮饭菜熟得快,是因为()。 <BR>&nbsp;&nbsp;&nbsp; A. 高压锅单位时间提供的热量大B.水的沸点与传热物有关<BR>&nbsp;&nbsp;&nbsp; C. 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D.高压锅是金属物品,传热快<BR>&nbsp;&nbsp;&nbsp; 【答案】 C<BR>&nbsp;&nbsp;&nbsp; 【解析】 该题考查生活常识。水的沸点会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所以高压锅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而制造的。在它盖上锅盖后,形成了一个密封的容器,在加热时,锅内的蒸汽跑不掉,蒸汽的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提高了水的沸点。因此答案为C项。<BR>&nbsp;&nbsp;&nbsp; 【例34】 高气压中心附近的高空气流会向低空流动,空气在下降过程中温度会上升。所以,高气压中心附近的天气一般是()。<BR>&nbsp;&nbsp;&nbsp; A. 晴天B. 阴天C. 强风D. 雷雨<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高气压中心一般是存在下降的气流,也就是高空中的气流流向地面,由于地表附近的温度较高,气流在下降的过程中被不断地加温;在高空中由于温度较低,空气的饱和度较低,所含的水蒸气比较少,气流在下降过程中空气被加温后,饱和度上升,本来其中所含的水蒸气就比较少,就更不易凝结,也就很难形成云了,当然天气是晴朗的。A选项正确。<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6: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STRONG>第三节&nbsp; 图形推理<BR>重点知识梳理</STRONG></P>
<P><BR>&nbsp;&nbsp;&nbsp; 图形推理是判断推理的必考题型,属于推理问题的一种,是根据几个图形归纳出一般的规律,或根据已有知识推出新的结论的思维活动。图形推理考查的是报考者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推理的能力。由于它不依赖于具体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较少受知识和文化影响,因而被称为“文化公平”测验。<BR>&nbsp;&nbsp;&nbsp; 图形推理的表现形式是给出具有某种规律的图形,让考生根据要求进行推理、做出判断,它以一种更形象的方式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正是公务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当具备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人的智商水平,因而,在许多领域的智力测验当中常会看到图形推理这种测验形式。<BR>&nbsp;&nbsp;&nbsp; 广东省图形推理以图形类比推理、图形对比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和折叠题为主要命题形式。图形的变化规律主要有:大小变化规律、数量变化规律、笔画规律、去同存异与去异存同规律、拆分和组合规律、旋转或翻转规律、移动规律、阴影变化规律、轮换规律、对称规律、折叠和重组规律等。<BR>&nbsp;&nbsp;&nbsp; <STRONG>一、图形类比推理<BR></STRONG>&nbsp;&nbsp;&nbsp; 图形类比推理是每道题目的左边由3个、4个或5个图形组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图形系列,需要在右边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作为这一系列图形规律的延续。<BR>&nbsp;&nbsp;&nbsp; <STRONG>二、九宫格图形推理<BR></STRONG>&nbsp;&nbsp;&nbsp; (一)样式类<BR>&nbsp;&nbsp;&nbsp; 样式类规律推理属于规律推理中的一种。样式是指图形的形状模样,它标明了某个图形区别于其他图形的本质特征。依据图形样式变化规律的不同,我们将样式类图形推理题分为遍历、运算和周期三类。遍历型图形的一般特征是图形元素的个数较多,且分布有变化,每行(或每列)图形的组成元素均相同,但每个图形之间却不相同,造成了从整体上观察非常类似。运算型问题的一般特征是若干图形的样式观察起来一定有相同之处,但同时又有不同之处。一组(或一行、一列)的图形,存在着某种运算关系,包括加、减、同、异。周期问题一般比较简单,通常表现为奇偶周期,即每隔一幅图,出现相同或相似的样式。周期性还常常与其他性质譬如数量增减、位置旋转等结合在一起考查,以增加题目的变化和难度。在这里提醒报考者,优先注意黑白或阴影的变化。<BR>&nbsp;&nbsp;&nbsp; 样式类解题要点总结:先看样式遍历,再看加减同异。第一步:观察是否属于样式遍历。第二步:观察是否属于样式运算,熟练掌握“加、减、同、异”的四种情况。第三步:再观察其他诸如周期之类的变化规律。<BR>&nbsp;&nbsp;&nbsp; (二)数量类<BR>&nbsp;&nbsp;&nbsp; 数量类规律推理属于规律推理中的一种。数量是指图形中包含某种元素的多少,比如含有几条边,含有几种元素等。这类题目中每个图形仅代表一个或几个数量。广东省考中我们做数量类规律推理的题目时,主要是注意交点数、线段数、边角数、区域数、元素数量及种类,等等。交点数问题常见于对比推理题目中,偶见于类比推理题目中。其题目特点是一般具有一条明显的割线,可以得到一组清晰的交点数,并且同一组的几幅图外观非常相似。线段数常见于一堆线段(包括直线段、曲线段)组成的图形中,线头数常见于有清晰线头出头的图形中。笔画数常见于汉字、英文字母中。边角常见于多边形及圆组成的图形中,一般特征是图形构成简洁,图形间无复杂交叉。对待边角数题目要注意计算清楚边数和角数,以寻找其中的规律。特别注意的是当图形中出现扇形的时候,大多数属于角数问题,且扇形的角的个数为1。区域数常见于看似复杂、纵横交错的图形中,其识别特征是看上去组成元素庞杂、不容易寻找规律,但实则区域区分明显、区域数容易观察。元素数量和元素种类常见于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图形中,对待此类题目,要先看元素整体的种类和数目变化有无规律,规律不明显时,再看各类元素的数目变化有无规律。<BR>&nbsp;&nbsp;&nbsp; 数量型解题要点总结:第一步:从整体数考虑,识别“点线角面素”,确定数量规律。第二步:如果整体不行的话,可以从部分(分位置或分样式)的角度确定数量,得出规律。<BR>&nbsp;&nbsp;&nbsp; (三)位置类<BR>&nbsp;&nbsp;&nbsp; 位置类规律推理属于规律推理中的一种。位置是指图形本身变化的一个属性,就单个平面图形而言,其位置变化仅可能为平移、旋转和翻转。旋转类题目的最大特征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只是位置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是整体上的不同,也可能是局部的不同。整体不同应当注意观察旋转的方向和角度,局部不同应当注意将不同的元素分开看。翻转和旋转的主要区别在于,旋转只是在平面内变化,而翻转必须包含元素的翻折,不能仅由旋转得到,需在空间中变化。翻转和旋转的本质区别在于,旋转不改变图像的时针方向,而翻转改变时针方向。当一个图形本身时针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它一定发生了翻转。平移类题目与旋转类相似,也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只是图形发生平移,这类问题也需要观察整体和局部的变化。<BR>&nbsp;&nbsp;&nbsp; (四)属性类<BR>&nbsp;&nbsp;&nbsp; 属性类规律推理属于规律推理类中的一种。属性是指图形的一种特征,图形推理中常见的属性有:对称性、曲直性、封闭性等。对称性分为轴对称、中心对称和整体对称。当看到一组图形均由曲线或直线组成时,或看到一组图形曲线和直线间歇出现时,应想到曲直性。当看到一组图形均为封闭图形时,或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间隔出现时,应想到封闭性。</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6: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P><BR>&nbsp;&nbsp;&nbsp; <STRONG>三、其他类图形推理<BR></STRONG>&nbsp;&nbsp;&nbsp; 除了上面所述的广东省重点考查的图形推理题外,对于其他种类的图形推理题考生也应该有所掌握,以备不时之需。<BR>&nbsp;&nbsp;&nbsp; 1.图形对比推理题:题目给出两组图形,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已知图形呈现出的规律,找出下一组图形的规律,从而确定下一组图形中未知图形的属性。<BR>&nbsp;&nbsp;&nbsp; 2.图形折叠题,即将立体图形拆解为平面图形,或将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BR>名师技巧点拨<BR>&nbsp;&nbsp;&nbsp; 在做图形推理时,考生必须先找出图中的规律,有了思路之后才有可能对设置的疑问处做出正确的判断。考试当中的图形推理一般不会给出一个让考生一眼就能看出的规律,这就使得考生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必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如果考生平时在这方面的练习很少,那么在考试中寻找规律时就会缺乏经验,从而花费更多时间。因此,建议考生在平时多加练习,在考试时,将这种需要花费时间思考的题放在后面做,先将容易的题做完,以保证考试时间够用。由于图形推理有不同的考查形式,其隐含的规律也有所不同,因此,下面分类型介绍一下不同类型图形推理题目的技巧和规律。<BR>&nbsp;&nbsp;&nbsp; <STRONG>一、图形类比推理<BR></STRONG>&nbsp;&nbsp;&nbsp; 1.奇数、偶数项间隔规律,此规律是指第1,3,5个图形呈现一种规律,第2,4,6个图形呈现另一种规律。<BR>&nbsp;&nbsp;&nbsp; 2.以第三个图为中心左右对称,此规律一般指在给出的4个已知图形中,以第3个图为中心,其前后的图形在数量、方向、结构等方面呈左右对称状态。<BR>&nbsp;&nbsp;&nbsp; 3.典型特征推理,是指在给出的已知图形当中,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需要仔细分析图形中所隐含的典型特征来发现规律。<BR>&nbsp;&nbsp;&nbsp; <STRONG>二、九宫格图形推理<BR></STRONG>&nbsp;&nbsp;&nbsp; 1.九宫格图形推理问题的图形观察顺序比较复杂,因为它是二维的平面化的。在解题时尝试两种可能:第一种,转圈观察;第二种,单纯纵向规律或单纯横向规律或纵横规律一致。<BR>&nbsp;&nbsp;&nbsp; 2.在图形推理题中加入较多的数学成分,往往会出人意料。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对图形之间的数字变化规律也要特别留意。<BR>&nbsp;&nbsp;&nbsp; 3.对整个图形坐标要从整体上把握,不要局限于某一行或某一列,应从规律明显的图形入手进行大胆猜想,然后再进行逆推,验证猜想。<BR>&nbsp;&nbsp;&nbsp; <STRONG>三、其他类图形 <BR></STRONG>&nbsp;&nbsp;&nbsp; 1.图形对比推理题的解题关键是:找出两组图形的相同规律,即前一组图形的变化规律也符合后一组图形的变化规律,此类题目一般比较简单。<BR>&nbsp;&nbsp;&nbsp; 2.图形折叠题:解答此类题目可以利用相邻面或有特殊标记面与其他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BR></P>
<P align=center><STRONG>例题精讲</STRONG></P>
<P><BR>&nbsp;&nbsp;&nbsp; <STRONG>一、图形类比推理<BR></STRONG>&nbsp;&nbsp;&nbsp; 【例1】 (2012—广东—69)<BR>&nbsp;&nbsp;&nbsp; 【答案】 D<BR>&nbsp;&nbsp;&nbsp; 【解析】 前四个图形都可以一笔画成,只有D项符合。<BR>&nbsp;&nbsp;&nbsp; 【例2】 (2012—广东—70)<BR>&nbsp;&nbsp;&nbsp; 【答案】 D<BR>&nbsp;&nbsp;&nbsp; 【解析】 第二、三、四个图形依次比其前一个图形多了一条线和一个△或○,且折线的运动呈现向左、向右,向左、向右……的周期规律,两条相连的直线间均成45°角。故本题选D。<BR>&nbsp;&nbsp;&nbsp; 【例3】 (2012—广东—71)<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数量问题。前面四个图形汉字中,横线的个数分别为1、2、3、4,应该选有5条横线的图形。正确答案为A。<BR>&nbsp;&nbsp;&nbsp; 【例4】 (2012—广东—72)<BR>&nbsp;&nbsp;&nbsp; 【答案】 D<BR>&nbsp;&nbsp;&nbsp; 【解析】 数量问题。前四个图形中,角的个数分别为1、2、3、4,应该选含有5个角的图形,A项7个角,B项6个角,C项7个角,正确答案为D。<BR>&nbsp;&nbsp;&nbsp; 【例5】 (2012—广东—73)<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四个图形中的小圆圈的个数分别为1、3、7、9,都是奇数,而且新增的枝杈的“根”都在第一个枝杈上,正确答案为A。<BR>&nbsp;&nbsp;&nbsp; 【例6】 (2012—广东乡镇—47)<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相邻两个图形中的黑色方块位置均不相同,正确答案为A。<BR>&nbsp;&nbsp;&nbsp; 【例7】 (2011—广东—68)<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从封闭空间数量来看,从左到右依次是5,5,4,5,接下来应该是5;从交点数量来看,4,4,3,4,下一个应该是4。封闭空间的数量比交点数量分别多一个,且呈左右对称的关系。<BR>&nbsp;&nbsp;&nbsp; 【例8】 (2011—广东—70)<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一笔画成规律。题干所给的五个图形均能一笔画成,且均为封闭图形。选项中,只有A项为封闭图形,且能一笔画成。<BR>&nbsp;&nbsp;&nbsp; 【例9】 (2011—广东—73)<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所给四幅图形中,每两个相邻的图形中的阴影部分都有两个小方块在相同的位置,只有A项与第四幅图形有两个小方块在相同的位置。故本题选A。<BR>&nbsp;&nbsp;&nbsp; 【例10】 <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题干中5幅图均表示人造物品,选项中只有A为人造物品形象。<BR>&nbsp;&nbsp;&nbsp; 【例11】 <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由第一组图知,月牙的朝向是左右依次变化的,故下一项月牙应朝向左,排除B、D。根据1个星星等于2个月亮,可将题干图形完全换算成月亮数,那么月亮数为9,8,7,6,5,下一项月亮数应为4,故排除C。<BR>&nbsp;&nbsp;&nbsp; 注意:如果一下找不出规律,考生往往会越考虑越复杂,陷入误区。我们要从最明显的规律入手解题。<BR>&nbsp;&nbsp;&nbsp; <STRONG>二、九宫格图形推理<BR></STRONG>&nbsp;&nbsp;&nbsp; 【例12】 (2012—广东—75)<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观察每行图形,第一个图形中五边形的外侧的小方块按顺时针方向移动两个边的位置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中小方块按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边的位置得到第三个图形。正确答案为A。<BR>&nbsp;&nbsp;&nbsp; 【例13】 (2010—广东—74)<BR>&nbsp;&nbsp;&nbsp; 【答案】 C<BR>&nbsp;&nbsp;&nbsp; 【解析】 样式遍历。以每一行的三个图形为一组,每组图形出现的样式是相同的,其中矩形、三角形、椭圆为一组,两个椭圆与拱桥形为一组。因此答案选C。<BR>&nbsp;&nbsp;&nbsp; 【例14】 <BR>&nbsp;&nbsp;&nbsp; 【答案】 B<BR>&nbsp;&nbsp;&nbsp; 【解析】 每列图形的封闭区域有两个图形的封闭区域数目相同,故第三列图形的空缺处包含的封闭区域要么为4,要么为5,因此选B。<BR>&nbsp;&nbsp;&nbsp; 【例15】 <BR>&nbsp;&nbsp;&nbsp; 【答案】 B<BR>&nbsp;&nbsp;&nbsp; 【解析】 箭头指向月亮与不指向月亮交替出现,选B。<BR>&nbsp;&nbsp;&nbsp; 【例16】 <BR>&nbsp;&nbsp;&nbsp; 【答案】 B<BR>&nbsp;&nbsp;&nbsp; 【解析】 任意两个小四边形最多均只有一个交点,且没有公共边,只有B符合此规律。<BR>&nbsp;&nbsp;&nbsp; 【例17】 <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借用数学的象限概念。“+”按顺时针依次出现在下一象限,“-”按逆时针依次出现在下一象限,故选A。<BR>&nbsp;&nbsp;&nbsp; 注意:本题也可以从整体中心对称的角度来考虑。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行第二个图的“-”应该是竖直的,真题原图绘制有误。<BR>&nbsp;&nbsp;&nbsp; <STRONG>三、其他类图形推理<BR></STRONG>&nbsp;&nbsp;&nbsp; 【例18】 (2012—广东—66)<BR>&nbsp;&nbsp;&nbsp; 【答案】 C<BR>&nbsp;&nbsp;&nbsp; 【解析】 考查图形的对称性。第一组图形中,有一个非对称图形,一个既轴对称又中心对称的图形,还有一个轴对称图形;第二组图形中,已有一个轴对称图形、一个非对称图形,选项中只有C项为既轴对称又中心对称的图形。<BR>&nbsp;&nbsp;&nbsp; 【例19】 (2012—广东—67)<BR>&nbsp;&nbsp;&nbsp; 【答案】 D<BR>&nbsp;&nbsp;&nbsp; 【解析】 考查交点的个数。第一组图交点的个数分别为3、4、5,第二组图中前两个图形的交点个数为5、4,应该选择有3个交点的图形。答案选D。<BR>&nbsp;&nbsp;&nbsp; 【例20】 (2012—广东—68)<BR>&nbsp;&nbsp;&nbsp; 【答案】 B<BR>&nbsp;&nbsp;&nbsp; 【解析】 样式运算类。前两个图形叠加得到第三个图形,运算规律为黑+白=黑,黑+黑=白,白+白=白。正确答案为B。<BR>&nbsp;&nbsp;&nbsp; 【例21】 (2012—广东乡镇—45)<BR>&nbsp;&nbsp;&nbsp; 【答案】 B<BR>&nbsp;&nbsp;&nbsp; 【解析】 位置类题目。第一组图中第一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第二个图,第二个图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第三个图。第二组图遵循同样的规律。答案选B。<BR>&nbsp;&nbsp;&nbsp; 【例22】 (2012—广东乡镇—46)<BR>&nbsp;&nbsp;&nbsp; 【答案】 B<BR>&nbsp;&nbsp;&nbsp; 【解析】 样式类题目。运算规律为:黑+黑=白,空白+白=黑,空白+黑=白,黑+白=黑。<BR>&nbsp;&nbsp;&nbsp; 【例23】 (2012—广东乡镇—47)<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相邻两个图形中的黑色方块位置均不相同,正确答案为A。<BR>&nbsp;&nbsp;&nbsp; 【例24】 (2010—广东—73)<BR>&nbsp;&nbsp;&nbsp; 【答案】 C<BR>&nbsp;&nbsp;&nbsp; 【解析】 相邻位置图形不相同,A、B项与问号左侧三角形相同,D项与问号右侧三角形相同。C项与左右两侧三角形均不相同。<BR>&nbsp;&nbsp;&nbsp; 【例25】 (2010—广东—75)<BR>&nbsp;&nbsp;&nbsp; 【答案】 A<BR>&nbsp;&nbsp;&nbsp; 【解析】 白五角星依次下移一格、上移一格,黑五角星依次下移两格、上移一格,圆圈依次下移一格、三格、一格、三格,黑方块依次平移一格、上移一格,依此规律,A项正确。<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6: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STRONG>第四节&nbsp; 演绎推理</STRONG></P>
<P><BR>&nbsp;&nbsp;&nbsp; 演绎推理是指根据一系列的事实或论据,使用一定的推理方法,最后得到结论的严密的理性思维过程。<BR>&nbsp;&nbsp;&nbsp; 在公务员考试当中,演绎推理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社会、思维、自然等各个领域。其表现形式为: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考生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演绎推理考查的是报考者对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BR></P>
<P align=center><STRONG>重点知识梳理</STRONG></P>
<P><BR>&nbsp;&nbsp;&nbsp; 在本部分,我们列出了在做题之前应当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此要特别注意的是,许多题凭着感觉去做也能做对,但是感觉往往是不可靠的。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演绎推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必然的规律,考生如果掌握了其中的基本知识,例如对当关系以及复合命题的推理等知识点,对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将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建议考生通过掌握本节的核心知识,建立一个系统、科学的思路,从而提高答题水准。<BR>&nbsp;&nbsp;&nbsp; <STRONG>一、直言判断推理及三段论<BR></STRONG>&nbsp;&nbsp;&nbsp; (一)直言命题及其类型<BR>&nbsp;&nbsp;&nbsp; 从其形式上而言,直言命题是主谓式命题,它断定了某个数量的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直言命题也叫性质命题或者直言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直言命题由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四部分组成。如果主项是普通词项,通常用大写字母S表示;如果主项是单称词项,即专名和摹状词,则用小写字母a表示。谓项用大写字母P表示。<BR>&nbsp;&nbsp;&nbsp; 【举例说明】 所有的学生都是努力的。<BR>&nbsp;&nbsp;&nbsp; 有的人不是好人。<BR>&nbsp;&nbsp;&nbsp; 上面两句话都是直言命题。<BR>&nbsp;&nbsp;&nbsp; 根据所含联项和量项的不同,可以把直言命题分为六种类型:<BR>&nbsp;&nbsp;&nbsp; (1)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都是P,记为SAP,缩写为A;<BR>&nbsp;&nbsp;&nbsp; (2)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都不是P,记为SEP,缩写为E;<BR>&nbsp;&nbsp;&nbsp; (3)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记为SIP,缩写为I;<BR>&nbsp;&nbsp;&nbsp; (4)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记为SOP ,缩写为O;<BR>&nbsp;&nbsp;&nbsp; (5)单称肯定命题:a(或某个S)是P,缩写为SaP;<BR>&nbsp;&nbsp;&nbsp; (6)单称否定命题:e(或某个S)不是P,缩写为SeP。<BR>&nbsp;&nbsp;&nbsp; 【举例说明】&nbsp; “A”—— 所有的冠军都是最优秀的;“E”——所有的迷信都不是科学;<BR>&nbsp;&nbsp;&nbsp; “I”——有的人是从事编辑工作的;“O”——有的运动员不是大学生。<BR>&nbsp;&nbsp;&nbsp; 单称肯定:关妮是一个大学的艺术团团长;单称否定:张克不是技能最好的职工。<BR>&nbsp;&nbsp;&nbsp; (二)直言命题中词项的周延性<BR>&nbsp;&nbsp;&nbsp; 直言命题中的词项是指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在直言命题中,如果断定了一个词项的全部外延,则称它是周延的,否则就是不周延的。因此,只有在直言命题中出现的词项,才有周延与否的问题,并且,词项是否周延,只取决于某个直言命题对其外延的断定,也就是取决于该命题本身的形式。<BR>&nbsp;&nbsp;&nbsp; 关于词项周延性,有如下结论:<BR>&nbsp;&nbsp;&nbsp; (1)全称命题的主项都是周延的;<BR>&nbsp;&nbsp;&nbsp; (2)特称命题的主项都是不周延的;<BR>&nbsp;&nbsp;&nbsp; (3)肯定命题的谓项都是不周延的;<BR>&nbsp;&nbsp;&nbsp; (4)否定命题的谓项都是周延的。<BR>&nbsp;&nbsp;&nbsp; 把这四条结论应用于A、E、I、O四种命题上,得到表1如下:<BR>&nbsp;&nbsp;&nbsp; 表1<BR>&nbsp;&nbsp;&nbsp; 命题类型主项谓项SAP周延不周延SEP周延周延SIP不周延不周延SOP不周延周延<BR>&nbsp;&nbsp;&nbsp; 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它的结论是从前提中抽引出来的,因而结论所断定的不能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这一点在直言命题推理中的表现,就是要求“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否则推理的有效就得不到保证,会犯各种逻辑错误。<BR>&nbsp;&nbsp;&nbsp; 例如:从“所有的人都是动物”就得不出“所有的动物都是人”,因为在前一命题中,“动物”是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而在后一命题中它是全称命题的主项,是周延的,所以不能从前一命题推出后一命题。<BR>&nbsp;&nbsp;&nbsp; (三)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BR>&nbsp;&nbsp;&nbsp; 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在语言学上都是语词,都表达着概念,而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是指有相同素材(即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关系。如果没有相同的主谓项,则无法比较它们的真假。可以把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概括为四类,即反对关系、差等关系、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BR>&nbsp;&nbsp;&nbsp; 1.反对关系。指A与E的关系,它们之间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于是,若一个为真,则另一个必为假;若一个为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BR>&nbsp;&nbsp;&nbsp; 例如:已知“所有的动物都能行走”为真,可以推出“所有的动物都不能行走”为假;但是,从“我们中所有的人都是北方人”为假,却不能推出“我们中所有的人都不是北方人”的真假来。<BR>&nbsp;&nbsp;&nbsp; 2.差等关系。亦称“从属关系”,指A与I、E与O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同质(同为肯定或否定)的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之间,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如果全称命题为真,则相应的特称命题为真;如果特称命题为假,则相应的全称命题为假;如果全称命题为假,则相应的特称命题真假不定;如果特称命题为真,则相应的全称命题真假不定。<BR>&nbsp;&nbsp;&nbsp; 例如:如果“有的书没有价值”为真,那么从逻辑上不能知道“所有的书都没有价值”的真假;但是如果前一个命题为假,那么后一个命题必为假。<BR>&nbsp;&nbsp;&nbsp; 3.矛盾关系。指A与O、E与I的关系,它们之间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因而必有一真,也必有一假。于是,由一个为真,就可以推出另一个为假;由一个为假,就可以推出另一个为真。<BR>&nbsp;&nbsp;&nbsp; 例如:由“所有金子都是闪光的”为真,可以必然推出“有些金子不闪光”为假;由“有的哺乳动物是卵生的”为真,可以必然推出“所有哺乳动物都不是卵生的”为假。<BR>&nbsp;&nbsp;&nbsp; 有时我们也撇开真假概念,用否定词、等值关系把矛盾关系表述如下:<BR>&nbsp;&nbsp;&nbsp; ①“SAP”等值于“并非SOP”;<BR>&nbsp;&nbsp;&nbsp; ②“SEP”等值于“并非SIP”;<BR>&nbsp;&nbsp;&nbsp; ③“SIP”等值于“并非SEP”;<BR>&nbsp;&nbsp;&nbsp; ④“SOP”等值于“并非SAP”。<BR>&nbsp;&nbsp;&nbsp; 这里所说的两个命题等值是指:两个命题的形式可能不同,但表达的逻辑内容是相同的,即它们恒取相同的真假值。<BR>&nbsp;&nbsp;&nbsp; 4.下反对关系。指I与O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于是,由一个为假,可以必然推出另一个为真;但从一个为真,不能确切地知道另一个的真假。<BR>&nbsp;&nbsp;&nbsp; 例如:已知“有些中国人是大奖获得者”为假,则可以推出“有些中国人不是大奖获得者”为真;但是从“有些花朵是有毒的”为真,却不能推出“有些花朵不是有毒的”的真假。<BR>&nbsp;&nbsp;&nbsp; 可以用图1来表示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图1被称为“逻辑方阵”或者“对当方阵”。SAP反对关系SEP差等关系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差等关系SIP下反对关系SOP图1逻辑方阵(对当方阵)<BR>&nbsp;&nbsp;&nbsp; 一般把单称命题作为全称命题的特例来处理。但是,在考虑对当关系(即真假关系)时,单称命题不能作为全称命题的特例。如果涉及有同一素材的单称命题,那么以上所述的对当关系要稍加扩展:单称肯定命题和单称否定命题是矛盾关系;全称命题与同质的单称命题是差等关系;单称命题与同质的特称命题也是差等关系,但与不同质的特称命题是下反对关系;单称命题与不同质的全称命题是反对关系。<BR>&nbsp;&nbsp;&nbsp; 【举例说明】某公司共有包括总经理在内的20名员工。有关这20名员工,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BR>&nbsp;&nbsp;&nbsp; Ⅰ.&nbsp; 有人在该公司入股。Ⅱ.&nbsp; 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BR>&nbsp;&nbsp;&nbsp; Ⅲ.&nbsp; 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BR>&nbsp;&nbsp;&nbsp; 根据以上事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BR>&nbsp;&nbsp;&nbsp; A. 20名员工都入了股B. 20名员工都没入股<BR>&nbsp;&nbsp;&nbsp; C. 只有一人入了股D. 只有一人没入股<BR>&nbsp;&nbsp;&nbsp; 【例证分析】这是个有关直言命题之间对当关系的考题。“有人在该公司入股”和“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之间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因此,三个命题中仅有的那个真命题就在它们中间,先假设如果Ⅰ为假,可知Ⅱ为真,那么Ⅲ此时也为真,与题干条件不符,则可以证明Ⅰ为真,Ⅱ为假,Ⅲ也为假。即可以推出总经理在该公司入了股,并且所有员工都在该公司入了股。由此确定选项A是真的。正确答案为A。</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6: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P><BR>&nbsp;&nbsp;&nbsp; (四)三段论<BR>&nbsp;&nbsp;&nbsp; 1.三段论的定义。所谓三段论,就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联结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三段论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结论的主项是小项(用S表示),含有小项的前提是小前提;结论的谓项是大项(用P表示),含有大项的前提是大前提;两个前提共有的词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BR>&nbsp;&nbsp;&nbsp; 例如: 凡是真理都是正确的;<BR>&nbsp;&nbsp;&nbsp;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真理;<BR>&nbsp;&nbsp;&nbsp; 所以,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正确的。<BR>&nbsp;&nbsp;&nbsp; 这就是一个三段论。它的两个前提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词项“真理”,并且以此词项作为媒介,把两个命题“凡是真理都是正确的”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真理”联结起来,推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正确的”这一结论。在这个三段论中,“正确的”为大项(P),“真理”是中项(M),“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小项(S)。<BR>&nbsp;&nbsp;&nbsp; 2.三段论的一般规则。要想使一个三段论有效,就必须遵守一般规则。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有如下七条:<BR>&nbsp;&nbsp;&nbsp; 规则1:在一个三段论中,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BR>&nbsp;&nbsp;&nbsp; 三段论实际上是通过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分别与大项(P)和小项(S)发生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关于小项与大项之间关系的结论。若没有中项,就推不出任何结论来。正是在这种意义下,我们说中项是联结大项和小项的桥梁或媒介。只有三个概念分别出现两次时,才能构成三个命题,多于或者少于三个概念都不能构成或者不只构成三个命题。常见的“四词项错误”,或称“四概念错误”的情形是:在大、小前提中作为中项的语词看起来是同一个,但却表达着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这个三段论事实上含有四个不同的项,严格说来就没有中项,也就没有联结大项和小项的桥梁和媒介,结论的得出就不是必然的。这种错误叫做“四词项错误”,或称“四概念错误”。<BR>&nbsp;&nbsp;&nbsp; 规则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BR>&nbsp;&nbsp;&nbsp; 三段论是凭借在前提中的桥梁、媒介作用得出结论的,即大项、小项至少有一个与中项的全部发生关系,另一个与中项的部分或者全部发生关系,这样就能保证大、小项之间有某种关系。否则,大、小项都只与中项的一部分发生关系,这样就有可能大项与中项的这个部分发生关系,而小项则与中项的另一部分发生关系,结果是大项和小项之间没有关系,得不出必然的结论来。违反这条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中项两次不周延”。<BR>&nbsp;&nbsp;&nbsp; 请看下面的一个三段论:<BR>&nbsp;&nbsp;&nbsp; 教授都是老师; <BR>&nbsp;&nbsp;&nbsp; 小张是老师; <BR>&nbsp;&nbsp;&nbsp; 所以,()。<BR>&nbsp;&nbsp;&nbsp; 这个三段论是无法得出确定结论的。原因在于作为中项的“老师”在前提中一次也没有周延(在两个前提中,都只断定了“教授”“小张”是“老师”的一部分对象),因而“小张”和“教授”究竟处于何种关系就无法确定,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的确定结论。如果违反这条规则,就要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这样的推理就是不合逻辑的。<BR>&nbsp;&nbsp;&nbsp; 规则3: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BR>&nbsp;&nbsp;&nbsp; 违反这条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周延不当”,具体有“小项周延不当”和“大项周延不当”两种表现形式。<BR>&nbsp;&nbsp;&nbsp; 例如: 樱花是植物; <BR>&nbsp;&nbsp;&nbsp; 丁香花不是樱花;<BR>&nbsp;&nbsp;&nbsp; 所以,丁香花不是植物。<BR>&nbsp;&nbsp;&nbsp; 在这个三段论中,大项“植物”在大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犯了“大项不当周延”或“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BR>&nbsp;&nbsp;&nbsp; 规则4:从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任何确定的结论。<BR>&nbsp;&nbsp;&nbsp; 如果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这就意味着大项和小项都至少与中项的部分或者全部不相交,这样就不能保证大项和小项由于与中项的同一个部分相交而彼此之间发生关系,中项起不到联结大、小项的桥梁作用,大项和小项本身就可能处于各种各样的关系之中,从而得不出确定的结论。<BR>&nbsp;&nbsp;&nbsp; 规则5:①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那么结论是否定的。<BR>&nbsp;&nbsp;&nbsp; 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根据规则4,另一个前提必须是肯定的,这就意味着:大项和小项中有一个与中项发生肯定性的联系,另一个与中项发生否定性的联系。于是,与中项发生肯定性联系的那一部分和与中项发生否定性联系的那一部分之间的联系,必定是否定性的,所以结论必须是否定的。<BR>&nbsp;&nbsp;&nbsp; 例如:一切有神论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某人是有神论者;所以,某人不是唯物主义者。<BR>&nbsp;&nbsp;&nbsp; 在这个推理中,大前提是否定的,所以,结论也就是否定的了。那么,为什么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然是否定的呢?这是因为,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一定是由于前提中的大、小项有一个和中项结合,而另一个和中项排斥。这样,大项或小项同中项相排斥的那个前提就是否定的,所以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之一必定是否定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就意味着它否定了包含关系。但是,肯定的前提则是反映了包含关系,因此,由两个肯定的前提推不出否定的结论。<BR>&nbsp;&nbsp;&nbsp; ②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必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BR>&nbsp;&nbsp;&nbsp; 既然结论是否定的,大项和小项之间发生否定性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是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建立起来的,那么这两个词项中必定有一个与中项发生肯定性关联,另一个与中项发生否定性关联。所以,前提必定有一个是否定的。由两个肯定的前提推不出否定的结论。<BR>&nbsp;&nbsp;&nbsp; 例如: 有些动物是哺乳动物; <BR>&nbsp;&nbsp;&nbsp; 哺乳动物是胎生动物;<BR>&nbsp;&nbsp;&nbsp; 所以,有些胎生动物不是哺乳动物。<BR>&nbsp;&nbsp;&nbsp; 这个例子就违反了这条规则,从两个肯定的前提中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因此是不正确的推理。<BR>&nbsp;&nbsp;&nbsp; 规则6:从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BR>&nbsp;&nbsp;&nbsp; 规则7: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特称,结论必然特称。<BR>&nbsp;&nbsp;&nbsp; 【举例说明】王晶:李军是优秀运动员,所以,他有资格进入名人俱乐部。<BR>&nbsp;&nbsp;&nbsp; 张华:不过李军吸烟,他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因此李军不应被名人俱乐部接纳。<BR>&nbsp;&nbsp;&nbsp; 张华的论证使用了以下哪项作为前提?()<BR>&nbsp;&nbsp;&nbsp; Ⅰ.有些优秀运动员吸烟。<BR>&nbsp;&nbsp;&nbsp; Ⅱ.所有吸烟者都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BR>&nbsp;&nbsp;&nbsp; Ⅲ.所有被名人俱乐部接纳的都是年轻人的好榜样。<BR>&nbsp;&nbsp;&nbsp; A. 仅ⅠB. 仅Ⅱ<BR>&nbsp;&nbsp;&nbsp; C. 仅ⅢD. 仅Ⅱ和Ⅲ<BR>&nbsp;&nbsp;&nbsp; 【例证分析】张华的论证包括两个推理:一个推理是从“李军吸烟”,推出“李军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这里若补充选项Ⅱ作为前提,能构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另一个推理是从“李军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推出“李军不应被名人俱乐部接纳”,这里若补充选项Ⅲ作为前提,能构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张华的论证显然不需要假设选项Ⅰ作为前提。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BR>&nbsp;&nbsp;&nbsp; 3.三段论的省略形式。三段论的省略形式,是省去一个前提或结论的三段论。<BR>&nbsp;&nbsp;&nbsp; 例如:“你是学习委员,所以你应当名列前茅。”这就是一个省略了大前提“学习委员都应当名列前茅”的省略三段论。<BR>&nbsp;&nbsp;&nbsp; 省略三段论也可以是省去小前提或省去结论。由于省略三段论中省去了三段论的某一构成部分,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隐藏各种逻辑错误。比如,有人这样说:“我又不是当翻译的,我不需要学好外语。”这就是一个其中隐藏着逻辑错误的省略三段论。当补充上省略的部分后,其中的错误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三段论的完整形式是:“凡是当翻译的都需要学好外语,我不是当翻译的,因此,我不需要学好外语。”这个三段论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命题”的规则,因而在结论中也就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BR>&nbsp;&nbsp;&nbsp; 有时需要把省略三段论补充成完整的三段论,然后看其前提是否为真,推理过程是否有效。有效的检查方法是把被省去的部分补充起来,将它复原为完整的三段论。补充的过程和程序是:首先,判明在省略三段论中哪一个命题是结论。这一般可以根据表达命题的语句的语言标志(在“因为”后面的命题是前提,在“所以”后面的命题是结论)或上下文的联系来判定。当然,如果根据上述方法仍找不出结论,那么它很可能就是省去了结论部分的省略三段论。然后,要找出大前提或小前提。结论一旦判明,根据三段论结构的定义,便可确定作为主项、谓项、中项的概念以及作为大小前提的命题的构成情况了。第三步,依据一定的三段论格式,复原为完整的三段论。在做了这些工作后,我们便可根据三段论的规则来检查这些推理是否正确了。<BR>&nbsp;&nbsp;&nbsp; 【举例说明】有些导演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BR>&nbsp;&nbsp;&nbsp; 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BR>&nbsp;&nbsp;&nbsp; A. 有些导演是大嗓门B. 所有大嗓门的人都是导演<BR>&nbsp;&nbsp;&nbsp; C. 所有导演都是大嗓门D. 有些大嗓门的不是导演<BR>&nbsp;&nbsp;&nbsp; 【例证分析】如果补充A或D到题干,所构成的三段论的两个前提都是特称的,根据规则6,都推不出结论;而如果补充B到题干,所构成的三段论犯了“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错误。而如果补充C到题干,得到的三段论是:<BR>&nbsp;&nbsp;&nbsp; 所有导演都是大嗓门;<BR>&nbsp;&nbsp;&nbsp; 有些导演留大胡子;<BR>&nbsp;&nbsp;&nbsp; 所以,有些留大胡子的是大嗓门。<BR>&nbsp;&nbsp;&nbsp;
这是有效三段论。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6: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P><BR>&nbsp;&nbsp;&nbsp; <STRONG>二、复合命题及其推理<BR></STRONG>&nbsp;&nbsp;&nbsp; (一)联言命题和联言推理<BR>&nbsp;&nbsp;&nbsp; 联言命题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其标准形式是“p并且q”,其中p、q称为联言支。在日常语言中,联结词有多种表述形式,有时还被省略,例如:“红了桃子绿了香蕉”。一个联言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换句话说,只要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联言命题就是假的。见表2:<BR>&nbsp;&nbsp;&nbsp; 表2真值表<BR>&nbsp;&nbsp;&nbsp; pqp并且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假根据联言命题的这样一种性质,联言推理的有效式包括以下两种:<BR>&nbsp;&nbsp;&nbsp; 1.合成联言式。<BR>&nbsp;&nbsp;&nbsp; 若分别肯定两个联言支,则可以肯定由这两个联言支组成的联言命题。其形式是:<BR>&nbsp;&nbsp;&nbsp; p<BR>&nbsp;&nbsp;&nbsp; q所以,p并且q<BR>&nbsp;&nbsp;&nbsp; 例如,从“李良是中学生的杰出代表”和“王励是大学生的杰出代表”可以推出“李良和王励都是学生的杰出代表”。<BR>&nbsp;&nbsp;&nbsp; 2.分解联言式。<BR>&nbsp;&nbsp;&nbsp; 若肯定一个联言命题,则可以分别肯定其中的每一个联言支。其形式是:<BR>&nbsp;&nbsp;&nbsp; p并且q所以,p或者p并且q所以,q<BR>&nbsp;&nbsp;&nbsp; 例如,从“梁澜是短跑和跳远的冠军”可以推出“梁澜是跳远冠军”。<BR>&nbsp;&nbsp;&nbsp; (二)选言命题和选言推理<BR>&nbsp;&nbsp;&nbsp; 选言命题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复合命题,它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两类。一个选言命题究竟是相容的还是不相容的,没有专用的形式识别标记,只能看其中的各个选言支是否能够同时成立:能够同时成立的,是相容选言命题;不能同时成立的,是不相容选言命题。<BR>&nbsp;&nbsp;&nbsp; 1.相容选言命题和相容选言推理。<BR>&nbsp;&nbsp;&nbsp; 相容选言命题的标准形式是“p或者q”,其中p、q称为选言支。相容选言命题只有在选言支都假的情况下才假,在其余情况下则是真的。见表3:<BR>&nbsp;&nbsp;&nbsp; 表3pqp或者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包括以下两种:<BR>&nbsp;&nbsp;&nbsp; (1)否定肯定式。<BR>&nbsp;&nbsp;&nbsp; 若肯定一个相容选言命题并且否定其中的一个选言支,则必须肯定另一个选言支。其形式是:<BR>&nbsp;&nbsp;&nbsp; p或者q非p所以,q或者p或者q非q所以,p<BR>&nbsp;&nbsp;&nbsp; (2)肯定肯定式。<BR>&nbsp;&nbsp;&nbsp; 若肯定一个选言支,则必须肯定包含这个选言支的任一选言命题。其形式是:<BR>&nbsp;&nbsp;&nbsp; p所以,p或者q<BR>&nbsp;&nbsp;&nbsp; 2.不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推理。<BR>&nbsp;&nbsp;&nbsp; 不相容选言命题的标准形式是“要么p, 要么q”二者必居其一,它仅仅在选言支p和q中有一个且只有一个为真时才为真,在其余情况下都是假的。见表4:<BR>&nbsp;&nbsp;&nbsp; 表4pq要么p要么q真真假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根据不相容选言命题的上述性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包括以下两种:<BR>&nbsp;&nbsp;&nbsp; (1)否定肯定式。<BR>&nbsp;&nbsp;&nbsp; 若否定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的一个选言支,则必须肯定它的另一个选言支。其形式是:<BR>&nbsp;&nbsp;&nbsp; 要么p,要么q要么p,要么q<BR>&nbsp;&nbsp;&nbsp; 非p所以,q或者非q 所以,p<BR>&nbsp;&nbsp;&nbsp; (2)肯定否定式。<BR>&nbsp;&nbsp;&nbsp; 若肯定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的一个选言支,则必须否定它的另一个选言支。其形式是:<BR>&nbsp;&nbsp;&nbsp; 要么p,要么q要么p,要么q<BR>&nbsp;&nbsp;&nbsp; p所以,非q或者q所以,非p<BR>&nbsp;&nbsp;&nbsp; (三)假言命题和假言推理<BR>&nbsp;&nbsp;&nbsp; 假言命题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复合命题。条件关系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相应地,假言命题也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BR>&nbsp;&nbsp;&nbsp;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BR>&nbsp;&nbsp;&nbsp;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断定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命题。事物情况p是事物情况q的充分条件,是指:有p一定有q,但无p未必无q。例如,“天下雨”就是“地上湿”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准形式是“如果p,那么q”,其中p为前件,q为后件。在日常语言中,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常常用多种形式加以表述,如“只要p,就q”,“一旦p,则q”等,有时其中的联结词还可以省略,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心齐,泰山移”,“招手即停”。<BR>&nbsp;&nbsp;&nbsp; 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在前件真、后件假的情况下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都是真的。见表5:<BR>&nbsp;&nbsp;&nbsp; 表5pq如果p,那么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真假假真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上述性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包括以下两种:<BR>&nbsp;&nbsp;&nbsp; (1)肯定前件式。<BR>&nbsp;&nbsp;&nbsp; 如果p,那么q<BR>&nbsp;&nbsp;&nbsp; p所以,q<BR>&nbsp;&nbsp;&nbsp; 例如:如果刘年认真准备了,他就会考取第一名;刘年确实认真准备了,所以刘年考取了第一名。<BR>&nbsp;&nbsp;&nbsp; (2)否定后件式。<BR>&nbsp;&nbsp;&nbsp; 如果p,那么q<BR>&nbsp;&nbsp;&nbsp; 非q所以,非p<BR>&nbsp;&nbsp;&nbsp; 例如:如果倪兰去看望小滨,则小滨的病就会很快好起来;小滨的病没有很快好起来,所以倪兰没有去看望小滨。<BR>&nbsp;&nbsp;&nbsp;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是无效的推理形式。表现形式分别为:<BR>&nbsp;&nbsp;&nbsp; 如果p,那么q如果 p,那么q<BR>&nbsp;&nbsp;&nbsp; 非p所以,非q;q所以,p<BR>&nbsp;&nbsp;&nbsp; 例如:如果我想当外语翻译,我就必须学好外语;我不想当外语翻译,所以我不必学好外语。这个推理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是无效的。再如:如果小张患肺炎,则他会发烧;小张发烧了,所以他一定患了肺炎。这个推理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也是无效的。<BR>&nbsp;&nbsp;&nbsp;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BR>&nbsp;&nbsp;&nbsp;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断定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命题。事物情况p是事物情况q的必要条件,这是指:无p一定无q,但有p未必有q。例如,“年满18岁”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准形式是“只有p,才q”,在日常语言中,它也可以表述为“除非p,否则不q”等,如“除非考试及格,否则不予录取”。<BR>&nbsp;&nbsp;&nbsp; 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在前件假、后件真的情况下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都是真的。见表6:<BR>&nbsp;&nbsp;&nbsp; 表6pq只有p,才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假假假真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上述性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包括以下两种:<BR>&nbsp;&nbsp;&nbsp; (1)否定前件式。<BR>&nbsp;&nbsp;&nbsp; 只有p,才q<BR>&nbsp;&nbsp;&nbsp;&nbsp; 非p所以,非q<BR>&nbsp;&nbsp;&nbsp; (2)肯定后件式。<BR>&nbsp;&nbsp;&nbsp; 只有p,才q<BR>&nbsp;&nbsp;&nbsp; q所以,p <BR>&nbsp;&nbsp;&nbsp;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无效式有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其形式为:<BR>&nbsp;&nbsp;&nbsp; 只有p,才q只有p,才q<BR>&nbsp;&nbsp;&nbsp; p所以,q;非q所以,非p<BR>&nbsp;&nbsp;&nbsp;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BR>&nbsp;&nbsp;&nbsp;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断定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条件命题。事物情况p是事物情况q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指:有p就有q,并且无p就无q。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准形式是“ p当且仅当q”,这种表述形式常在数学中出现,在日常语言中通常用下述形式表示:“如果p则q,并且只有p才q”,“如果p则q,并且如果非p则非q”等。例如,毛泽东的名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就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它表示“人犯我”是“我犯人”的充分必要条件。<BR>&nbsp;&nbsp;&nbsp; 显然,当前件和后件同真或同假时,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为真,在其他情况下都是假的。见表7:<BR>&nbsp;&nbsp;&nbsp; 表7pqp当且仅当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真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四个有效式列举如下:<BR>&nbsp;&nbsp;&nbsp; p当且仅当qp当且仅当q<BR>&nbsp;&nbsp;&nbsp; p所以,q;非p所以,非q;<BR>&nbsp;&nbsp;&nbsp; p当且仅当qp当且仅当q<BR>&nbsp;&nbsp;&nbsp; q所以,p;非q所以,非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6: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P><BR>&nbsp;&nbsp;&nbsp; (四)负命题及其等值命题<BR>&nbsp;&nbsp;&nbsp; 负命题是由否定一个命题而得到的命题,否定词一般置于一个命题前面或者后面,其标准形式是“并非p”,“并不是p”。日常语言中也用“p是假的”来表示。<BR>&nbsp;&nbsp;&nbsp; 一个负命题为真,当且仅当,被它否定的命题为假。见表8:<BR>&nbsp;&nbsp;&nbsp; 表8p并非p真假假真这里有必要指出以下两点:(1)负命题和它所否定的命题之间是矛盾关系;(2)负命题不同于前面所说到的否定命题“S不是P”,在负命题中,否定词冠于整个句子之前,或置于整个句子之后;而否定命题中,否定词插入句子的主、谓语之间。<BR>&nbsp;&nbsp;&nbsp; (五)模态命题及其推理<BR>&nbsp;&nbsp;&nbsp; 在逻辑中,“必然”“可能”“不可能”等叫做“模态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叫做“模态命题”。例如,“在有穷世界里,部分必然小于整体”,“在无穷世界里,部分可能等于整体”,“人不可能长生不死”等,都是模态命题,可以分别表示为“必然p”“可能q”和“不可能r”。“必然p”“不可能p”(必然非p)、“可能p”和“可能非p”之间的真假关系,类似于直言命题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也可以用图2的对当方阵来表示:<BR>&nbsp;&nbsp;&nbsp; 必然p反对关系必然非p差等关系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差等关系可能p下反对关系可能非p图2对当方阵<BR>&nbsp;&nbsp;&nbsp; 根据这种对当关系,可以在模态命题之间建立下述推理关系:<BR>&nbsp;&nbsp;&nbsp; (1)“必然p”推出“并非必然非p”;<BR>&nbsp;&nbsp;&nbsp; (2)“必然非p”推出“并非必然p”;<BR>&nbsp;&nbsp;&nbsp; (3)“必然p”推出“可能p”;<BR>&nbsp;&nbsp;&nbsp; (4)“并非可能p”推出“并非必然p”;<BR>&nbsp;&nbsp;&nbsp; (5)“必然非p”推出“可能非p”;<BR>&nbsp;&nbsp;&nbsp; (6)“并非可能非p”推出“并非必然非p”;<BR>&nbsp;&nbsp;&nbsp; (7)“必然p”等值于“并非可能非p”;<BR>&nbsp;&nbsp;&nbsp; (8)“必然非p”等值于“并非可能p”;<BR>&nbsp;&nbsp;&nbsp; (9)“可能p”等值于“并非必然非p”;<BR>&nbsp;&nbsp;&nbsp; (10)“可能非p”等值于“并非必然p”;<BR>&nbsp;&nbsp;&nbsp; (11)“不可能p”等值于“必然非p”。<BR>&nbsp;&nbsp;&nbsp; 【举例说明】全运会男子10000米比赛,大连、北京、河南各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赛前四名体育爱好者在一起预测比赛结果。甲断言:“传统强队大连队训练很扎实,这次比赛前三名非他们莫属。”乙则说:“据我估计,后起之秀北京队或者河南队能够进前三名。”丙预测:“第一名如果不是大连队的,就是北京队的。”丁坚持:“今年与去年大不相同了,前三名大连队最多能占一席。”比赛结束后,发现四人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是正确的。<BR>&nbsp;&nbsp;&nbsp;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BR>&nbsp;&nbsp;&nbsp; A. 第一名大连队,第二名大连队,第三名大连队<BR>&nbsp;&nbsp;&nbsp; B. 第一名大连队,第二名河南队,第三名北京队<BR>&nbsp;&nbsp;&nbsp; C. 第一名北京队,第二名大连队,第三名河南队<BR>&nbsp;&nbsp;&nbsp; D. 第一名河南队,第二名大连队,第三名大连队<BR>&nbsp;&nbsp;&nbsp; 【例证分析】这一次我们先假设某个选项为真,看它能否与给定的前提相容,若不相容,则该选项不可能成立。设选项A成立,则甲的话真,丙的话也真,因为丙说的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并且它的前件为假,根据表5,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肯定为真,这样就有两句真话,与题干中“四人中只有一人预测正确”矛盾,因此选项A不成立。再设选项B成立,则乙和丁的预测是正确的,这又与给定条件“四人中只有一人预测正确”矛盾,因此B不成立。再设C成立,则乙、丙、丁的话都是真的,与给定条件矛盾,故不成立。所以,正确的选项是D,因为这时只有乙的话是真的,甲、丙、丁的话都是假的,与给定条件相符。</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4 11:39 , Processed in 0.10458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