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align=center><STRONG>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STRONG></P>
<P><BR> <STRONG>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0.5分,共10分)<BR></STRONG>1.2012年2月1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指出,()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BR> A.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B. 农业科技<BR> C. 农民增收 D. 水利改革<BR>2.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间将如何行为,这体现了法的()。<BR> A. 指引作用 B. 评价作用<BR> C. 教育作用 D. 预测作用<BR>3.下列不属于债的担保方式的是()。<BR> A. 保证 B. 抵押<BR> C. 预付款 D. 定金<BR>4.从监督体系上看,对国务院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BR>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②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BR> 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R>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④<BR>5.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BR> A. 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BR> B. 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BR> C. 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BR> D. 否认事物存在相对稳定性<BR>6.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BR>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BR>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BR>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BR>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BR>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BR>7.温家宝总理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最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这说明()。<BR> A. 意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 <BR>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BR> C.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BR> D.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BR>8.村委会的设立、撤销和范围调整,均需报请()批准。<BR> A. 乡、镇人民政府<BR> B. 县级人民政府<BR> C. 省级人民政府<BR> D. 国务院<BR>9.下列不符合村民委员会成员选举条件的是()。<BR> A. 张某,女,24岁,个体商贩<BR> B. 王某,男,20岁,小学文化<BR> C. 李某,男,30岁,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BR> D. 赵某,女,55岁,信仰基督教<BR>10. 某村村民刘某想要申请一处宅基地用于建房,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BR> A.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 <BR> B.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BR> C.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 <BR> D. 刘某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刘某将其住房出卖后,再申请宅基地的,只有在交纳相当于土地出让金款额的钱款后,才能予以批准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