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30 18: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P> 10.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一方面造成学术泡沫及学术竞争的恶性膨胀,导致学术研究上及编辑出版上的人力、物力的低效率和高浪费,另一方面,它破坏了学术研究的规则,腐蚀了学术队伍,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声誉,造成学术界和学术出版界的混乱,也使真正的有价值的学术贬值,正直学者的尊严和权益受到挑战,既不利于我国良好学术风气的形成,又阻碍学术人才的成长和学术大师的产生。学术腐败使学术走向了异化,“假作真时真亦假”,其长期的和全方位的浸淫必将对我国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带来负面影响,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销蚀、破坏作用。当然,在更深层次上,学术腐败还会遏制我们民族思维能力和思想水平的提高。中国学术文化必须走向国际学术舞台,加强与国际学术的交流,而学术腐败现象不利于我国良好的国际学术形象的塑造,同时也影响和削弱中国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进程。</P>
<P> 11.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些教育界人士指出,学术腐败是一种个人主义思想膨胀的极端表现,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对社会也是一种污染。因为作为探求真理和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的学术界,在很大程度上还肩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其对社会的影响、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因而学术腐败对社会的危害也必然是巨大的,可以说,它已像病毒一样传染毒害着广大青年和学生。据报道,上海师范大学何云峰教授的专业反剽窃网站就是有感于学生作业和毕业论文剽窃抄袭他人的文章,并对“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陋习深有感触而自费创建的。何云峰担心的就是学生如果在校园里对学术研究就存在这种心态,当面临复杂的社会大环境时,他又将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观念。当然,学术腐败行为最终必然也会给学术腐败者本人及其小团体带来不良影响。事实终会大白于天下,腐败行为可以得逞于一时,结局却只能是腐败者身败名裂——始于利而终失利,这已为近年来的无数事实所证明。</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