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6|回复: 0

申论写作延伸阅读:资源型城市如何走低碳经济之路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4 03: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资源型城市如何走低碳经济之路
资源型城市依靠自然资源禀赋而实现一定规模的经济地域集聚,这类城市经济的特点是:资源型产业主导、高能耗、产业结构缺乏弹性,因此往往也是低碳经济发展难度很大的区域经济体。但是,恰恰是这类城市更有必要在低碳经济上率先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破解的难题
第一,经济增长短期要求与低碳经济长期效益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是人们即时经济行为的总和,具有短期性的根本特征。低碳经济所能带来的效益一般具有长期性,根本原因在于技术限制和其自身的外部性特征。这样一种长短的匹配,形成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自然限制,导致实践中经常是“保增长”而缓低碳。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处于当今国际和国内产业体系中附加值比较低的位置,其短期高速经济增长的要求更为急迫,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
第二,产业结构和技术锁定效应叠加。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在产业结构方面会产生两个效应:一是“落叶松”效应,即限制其他非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二是衍生效应,即强化和拓展与其直接相关衍生产业的发展空间,从而锁定了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资源型城市从一开始就是资源支撑型的,技术主要从外部引进,没有原创性技术创新底蕴,使得发展低碳经济不但缺乏自主技术供给的支撑,而且传统主导产业技术往往形成一种锁定效应,阻碍低碳经济发展。
第三,知行错位和制度缺口并存。由于现有的体制和机制是在传统资源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竞争的压力下,发展低碳经济往往被认为是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从而产生知行错位问题。同时,由于低碳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诸如产业导入政策、土地使用配套政策、资金配套政策、系统的产业和产品认证及检测标准、碳统计、人才培养制度等基本处于空白或初始阶段,政府的低碳经济规划、综合绩效考核制度尚处于筹划之中。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缺乏相关制度的支撑,制度的缺失进一步加剧了知行错位问题,而知行错位也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相关制度的确立。
第四,行为主体的转换难题。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基本上是政府单方主导,社会资本和居民的力量缺乏。作为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主要载体之一的节能减排,政府是直接推动者,而作为受益者和“本应主体”的居民、企业等则成为了被节能和被减排的对象,因此积极性不高。与低碳经济发展较好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这些国家通过居民的直接参与和企业的主体介入从而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
第五,系统性要求与节点突破之间的矛盾。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等互相联系的手段来支撑,系统性综合推进才能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无论是国家还是区域乃至城市层面发展低碳经济都要遵守这一规律。但是,由于低碳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试点积累经验阶段,并且实践中经常把低碳经济作为节能减排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或循环经济的升级版,因此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也侧重于节点突破的试验。这样就容易造成某一单一节点走入死胡同的局面。
资源型城市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采用综合驱动的发展模式。国内实践往往通过侧重发展某一个低碳经济组成系统来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偏好产业驱动。这样一种模式往往使低碳经济发展成为传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概念,而不能真正实现经济转型。国外的成功经验则显示,应该采用综合驱动的模式,即把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实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和消费需求转变等综合系统措施发展低碳经济。
第二,机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自主技术供给则是核心动力的根基。要通过机制创新从根本上推动支撑低碳经济发展的自主技术供给,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1)建平台。按低碳经济理念整合现有的各类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支持系统,延伸和扩大其职能,形成一个综合支持系统,为低碳经济发展服务。(2)设基金。整合节能减排基金和科技专项基金等设立碳基金,支持低碳技术创新。(3)开融资渠道。利用地方产权市场模拟风险投资机制,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市场化融资渠道。
第三,低碳的产业化与产业的低碳化。对于产业结构的转换,要努力实现低碳的产业化和产业的低碳化。低碳的产业化是指把本地有基础或有优势的低碳技术产业化,包括引进的低碳技术和原生的低碳技术,比如节能减排技术和产业规划设计等技术,就可以通过发展相关服务业而得以产业化。产业的低碳化,即在发展战略新兴低碳产业的过程中,突出发展与低碳经济有关并且与本地产业结构直接相关以及本地有技术基础的产业,以此来“低碳化”自身的产业结构。
第四,区域、国际合作创新新能源开发方式。低碳经济的外部性会产生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这就决定了每个国家或地区发展低碳经济都要进行外部协调,整合外部力量共同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开发方面,除了现有的独立、本地发展的方式外,还应该考虑以区域、国际合作方式创新新能源开发模式。重点在区域内借助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依靠区域合作,以资本输出等形式,通过战略合作方式、飞地能源方式等来开发新能源。同时,要打通国际通道,借助已经形成的国际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行机制发展新能源,特别是要借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低碳发展合作机制以及碳金融等的外部力量助推新能源开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5 15:22 , Processed in 0.07939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