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6|回复: 0

2015国考行测省级试卷整体解读:稳中有变 新题型新考法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0 13: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行测于今天上午11点结束,中公教育专家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解读本次考试。(以下解读中的真题均来源于网络,由网友提供。)
本次行测考试,分省级(以上)、地市(以下)职位两张试卷,除数学运算与常识判断有区别之外,其他部分没有区别。单就省级试卷来说,在稳定中创新发展,强调知识储备的同时更测查真正的能力。
一、出现新题型、新考法
省级试卷常识判断部分最大的不同是,今年首次考查了物理与化学常识。中公教育专家发现,与时政相关的题明显减少,只考了一道,而且考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跟往年考十年纪念日有区别。
定义判断部分与往年相比题量没有发生变化,题型单定义和多定义都有考查,题干的材料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不局限于某类学科的考查,阅读难度降低,同时增加了描述类题目的考查。
例:瓿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和盛水器,亦可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亦有方形瓿。
根据上述描述,下列器具中哪一个是瓿?

20141130012220777.jpg

20141130012220777.jpg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中公教育网络搜集。)
【中公答案】B。中公解析:由题干中“瓿”的定义可知,其主要特征是“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A、C两项不符合“敛口无颈”的定义要点,D项不符合“大腹”的定义要点。故答案选B。
片段阅读打破常规,逻辑填空中的“成语”变为选项。片段阅读选项设置为成语,意味着除了读懂材料外,还需理解选项的意思才能将正确答案得出,这种题目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更高,如果没有一定的词语储备就难以将题目做对。
例:西方现代文论认为,一部作品产生后就是独立的文本,和作者无关。然而这个原则却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很多是朝廷的官员或预备官员,至少是读书人,是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的言行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文学承载着移风易俗的责任,因此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如汉代的扬雄写过赞美王莽的文章,因而被宋人看不起;严嵩的诗写得好,但是后世读的人少,诗集也少有刊刻——怎能让祸国殃民的罪人立言不朽呢!古人虽也说过“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的话,但仍坚持“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原则。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符合传统上中国古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A.文如其人 B.文以载道 C.知人论世 D.诗以言志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中公教育网络搜集。)
【中公答案】A。中公解析:由文段可知,中国古代的文学承载着社会价值,他们的言行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选项A与此吻合,故本题答案选A。
二、个别考点历史性回归
资料分析 “一题两空”题型回归。资料分析紧紧围绕民生话题中收入和文化建设方面进行选材,并且以综合性材料为主;一题两空的题型再此出现在分类考试的试卷中,中公教育专家发现,这在2004年和2006年国考分类考试命题中有所体现,在近几年不分类的时候未曾考查。
例:综合2011~2013年的数据,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季度分别是:
A.1季度和1季度 B.1季度和4季度
C.4季度和4季度 D.4季度和1季度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中公教育网络搜集。)
【中公答案】D。
中公解析: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在2011~2013年均为第4季度最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1~2013年均为第1季度最高,故选择D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9 02:55 , Processed in 0.075239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