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有效期:一般两年——如果在此期间提出权利请求,向义务人提起(且有证据证明),则诉讼时效从此时起,再推两年。
四种情况一年: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损伤起一年内提起诉讼)——证据很难找(最好早点提出权利)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拿到发票一年内提诉讼)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时效一年,一年内要一次,做一个笔录证据,即可往后拖)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证据很难找)
诉讼时效:中止(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诉讼实效期间,等到中止的事由消除后,诉讼实效继续计算,顺延)、中断(中间提出一次权利,即中断,重新启算)和延长(延长最长时效:20 年,超过20年胜诉权就没有了)
案例
1.一个 8 周岁小孩将路人用石块砸伤,请问小孩是B
A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无民事行为能力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D、具备民事权利能力 问题
2.路人诉到法院请问谁是被告?B
A、小孩,因为本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因而具有诉讼权利能力. B、小孩的监护人,因为本人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C、小孩的监护人,因为本人不具有诉讼权利能力 D、小孩的监护人,因为本人具有诉讼行为能力 关于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3两个小孩子是四年级的同学,一天他们放学后在一起玩耍,A 小孩用手指头戳伤 B 小孩子
的眼睛,花去医疗费 5 千元。
如果到法院。请问当事人如何确定?为什么?
答案:B 是原告;A是被告;由于他们均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有诉讼权利能力,但他们没
有诉讼行为能力,他们监护人为法定代理人.
案例
2003 年 8 月 3 日,村民甲在自家门前捡到 5 只暴雨冲散的绵羊,便赶入圈中饲养,等待羊 的主人认领,并将此事告知了邻里。过了两个月,甲欲外出打工,将 5 只羊以 1200 元的价格卖给了邻村的乙。当年 12 月,失主丙得知此事,找到乙,要求乙返还该 5 只羊,但乙认 为羊是其付款买来的,不同意归还。
1.甲饲养5只羊的过程中与丙的法律关系是A
A无因管理关系B合同关系C不当得利关系D侵权关系
2.甲卖羊所获1200元是B
A无因管理所得B不当得利C正当劳动所得D合法所得
3.动产所有权转移的标志是
A合同成立B合同生效C动产交付(在谁手里,谁就有所有权)D动产登记
注:不动产就是土地相关的
4最终,5只羊的所有权应当归(B)
A甲B乙C丙D国家
乙是善意购买,非恶意购买。乙是公开买卖,有证据
5.根据法律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D)
A丙要求乙返还5只羊
B丙要求甲返还卖羊款1200
C丙要求乙返还5只羊并要求甲返还1200
D丙要求乙返还5只羊并愿意支付甲饲养费用
只能向甲主张,不能向乙主张
解析:善意取得制度下,动产的所有权已经发生转移,也就是说,羊已经属于乙了。丙的损失由甲来赔偿,因为甲是无权处分人,处分了别人的财物。原权利人丙可向无权处分人甲要求返还不当得利。 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第一百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
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治安管理处罚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