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newdu

上海公务员考试城市建设管理专项辅导之城市经济学基本知识

[复制链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6: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STRONG>第九节&nbsp; 城市公共财政</STRONG></P>
<P><BR>&nbsp;&nbsp;&nbsp; 公共财政是研究政府收入与支出、预算管理等理财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影响的一门学科。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是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介入或干预市场的依据。为了消弭市场失灵的负面效应,要求政府介入社会经济运行,以达到实现社会资源配置合理、收入分配公平及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政府可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货币手段、财政手段等来干预市场。其中的财政手段,就是通过政府自身财政收支活动的影响作用来纠正市场失灵,即所谓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政府调节市场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将对公共财政的各方面内容进行介绍。<BR>&nbsp;&nbsp;&nbsp; <STRONG>一、公共财政的功能<BR></STRONG>&nbsp;&nbsp;&nbsp; 1.资源配置功能。对不能由市场提供的产品,政府通过国家预算政策来提供,这种活动进而会对整个经济资源的使用方式产生影响,这就是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功能。资源配置就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组合。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等,以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BR>&nbsp;&nbsp;&nbsp; 2.公平分配功能。公共财政的公平分配职能,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由市场机制建立的分配格局,使之接近社会认为的“公平”和“公正”的分配格局。<BR>&nbsp;&nbsp;&nbsp; 3.经济稳定发展功能。市场机制不能自发地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以消除经济中的过大波动,使之能够相对稳定地发展。公共财政的经济稳定发展功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以实现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目的。<BR>&nbsp;&nbsp;&nbsp; <STRONG>二、公共财政政策<BR></STRONG>&nbsp;&nbsp;&nbsp; 公共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抑制通胀、保持公平与效率统一以及社会稳定等目标而采取的财政调节手段。它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公债等各个方面,是由预算政策、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公债政策等构成的完整政策体系。<BR>&nbsp;&nbsp;&nbsp; 1.预算政策。主要通过年度预算的预先制定和在执行过程中的收支追加、变动来实现其调节功能。预算政策一般采用三种形态来实现调节作用,即赤字预算、盈余预算和平衡预算。<BR>&nbsp;&nbsp;&nbsp; 赤字预算体现的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它在有效需求不足时,可以对总需求的增长起到刺激作用;盈余预算体现的是一种紧缩性财政政策,它在总需求膨胀时,可以对总需求膨胀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平衡预算体现的是一种中性财政政策,它在总需求和总供给相适应时,可以维持总需求的稳定增长。<BR>&nbsp;&nbsp;&nbsp; 2.支出政策。主要包括购买性支出政策、转移性支出政策和财政补贴。<BR>&nbsp;&nbsp;&nbsp; (1)购买性支出政策。购买性支出政策是政府围绕使用公共财政资金购买商品和劳务而形成的调节手段。购买性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多少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BR>&nbsp;&nbsp;&nbsp; (2)转移性支出政策。转移性支出政策是指政府在将以税收形式筹集的财政资金的一部分用于社会保障、财政补贴过程中所形成的调节手段。转移性支出的作用在于给企业和家庭提供购买力,使其有能力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BR>&nbsp;&nbsp;&nbsp; (3)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转移支付政策的另一种形式。财政补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性补贴,一类是消费性补贴。消费性补贴主要是对人民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补贴,其作用在于直接增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鼓励消费者增加消费需求;生产性补贴主要是对生产者的特定生产投资活动的补贴,目的在于提高生产者的投资能力。一般来说,在有效需求不足时,主要增加消费性补贴;在总供给不足时,主要增加生产性补贴。<BR>&nbsp;&nbsp;&nbsp; 3.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一个有力工具,税收政策主要用于稳定和发展经济、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等目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等性质保证了税收作为财政政策工具的权威性和有效性。<BR>&nbsp;&nbsp;&nbsp; 使用税收政策稳定和发展经济,主要通过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来实现。调节总供求关系是通过两个机制实现的:一是自动稳定机制,二是相机抉择机制。前者是在经济内在规律基础上靠既定税收制度和政策起作用;后者是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依靠对税收制度和政策作相应调整起作用。<BR>&nbsp;&nbsp;&nbsp; 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主要是通过对宏观税负的调整实现的。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种选择和税率选择来确定税负的初次分配;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市场活动进行税负的再分配,主要是通过税负转嫁的形式,使纳税人的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产生差异。<BR>&nbsp;&nbsp;&nbsp; 4.公债政策。公债政策的经济杠杆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对经济的流动性效应和利率效应上。<BR>&nbsp;&nbsp;&nbsp; (1)公债政策的流动性效应,是指通过改变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产生的扩张性或紧缩性效应。公债政策的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措施实现:一是调整公债期限构成,二是改变公债资金来源。<BR>&nbsp;&nbsp;&nbsp; (2)公债政策的利率效应,是指通过调整公债的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化,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性或抑制性效应。公债政策的利率效应也主要靠两种措施来实现:一是公债发行利率,二是改变公债的买卖价格。</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6: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P><BR>&nbsp;&nbsp;&nbsp; <STRONG>三、政府审计<BR></STRONG>&nbsp;&nbsp;&nbsp; (一)政府审计的含义<BR>&nbsp;&nbsp;&nbsp; 政府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有效益的行为。<BR>&nbsp;&nbsp;&nbsp; (二)政府审计的作用<BR>&nbsp;&nbsp;&nbsp; 政府审计在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R>&nbsp;&nbsp;&nbsp; 1.为宏观调控服务。政府审计是保证宏观调控措施落实的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监测和预警作用;它还可以通过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反馈和评估,不断提高政策的科学性、指导性,从而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服务。<BR>&nbsp;&nbsp;&nbsp; 2.维护经济秩序。加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审计管理,维护经济秩序,应着重从监督政府权力和规范企业行为两方面入手。<BR>&nbsp;&nbsp;&nbsp; 3.促进廉政建设。审计机关在反腐败斗争中起着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及时发现问题,二是积极参与和配合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办案。<BR>&nbsp;&nbsp;&nbsp; (三)政府审计的内容<BR>&nbsp;&nbsp;&nbsp; 我国的政府审计一般包括预算审计、预算外审计、金融审计、国有资产审计、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社会保障审计、外国援助或贷款项目审计。<BR>&nbsp;&nbsp;&nbsp; 1.预算审计。预算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财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管理和使用预算外资金的情况,以及财政部门管理财政有偿使用资金的情况开展的审计监督工作,必要时可以对本预算年度或者以往预算年度财政收支中的有关事项进行审计和检查。<BR>&nbsp;&nbsp;&nbsp; 2.预算外审计。预算外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为履行政府职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的审计和监督。<BR>&nbsp;&nbsp;&nbsp; 3.金融审计。金融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中央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国有金融机构的各项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BR>&nbsp;&nbsp;&nbsp; 4.国有资产审计。国有资产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BR>&nbsp;&nbsp;&nbsp; 5.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以国有资产投资或融资为主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审计监督。<BR>&nbsp;&nbsp;&nbsp; 6.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保障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公共的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济基金和社会福利基金、社会捐赠资金等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BR>&nbsp;&nbsp;&nbsp; 7.外国援助或贷款项目审计。外国援助或贷款项目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或贷款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BR>&nbsp;&nbsp;&nbsp; (四)政府审计的程序<BR>&nbsp;&nbsp;&nbsp; 政府审计的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BR>&nbsp;&nbsp;&nbsp; 1.检查阶段。审计机关确定审计事项后,应当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人员通过审查凭证、账表,查阅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等,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BR>&nbsp;&nbsp;&nbsp; 2.鉴定阶段。审计工作人员对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后,应当向其所属的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在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在考虑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后,将审计报告连同被审计单位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审计机关。<BR>&nbsp;&nbsp;&nbsp; 3.执行阶段。被审计单位应当执行审计决定,将应当缴纳的款项缴入专门账户,依法没收的违法所得和罚款,全部缴入国库。被审计单位或协助执行的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执行情况书面报告审计机关。</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6: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P><BR>&nbsp;&nbsp;&nbsp; <STRONG>四、政府采购<BR></STRONG>&nbsp;&nbsp;&nbsp; 政府采购制度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广为应用。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也已经初步建立,并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政府采购支出所遵循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和购买支出所达到的规模效益,其影响已超过单纯的财政支出管理,涉及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及国内国际经济合作领域。因此,我们在此把政府采购单列出来展开论述。<BR>&nbsp;&nbsp;&nbsp; (一)政府采购的基本要点<BR>&nbsp;&nbsp;&nbsp; 1.政府采购的含义<BR>&nbsp;&nbsp;&nbsp;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用等)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BR>&nbsp;&nbsp;&nbsp; 2.政府采购的原则<BR>&nbsp;&nbsp;&nbsp; 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原则。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分别根据自己的预算,确定并公布各自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及采购限额标准。除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形,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除涉及商业秘密者外,政府采购的信息应当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BR>&nbsp;&nbsp;&nbsp; 3.政府采购的相关主体<BR>&nbsp;&nbsp;&nbsp; (1)政府采购的管理部门。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部门。各级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BR>&nbsp;&nbsp;&nbsp; (2)政府采购当事人。政府采购当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等。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BR>&nbsp;&nbsp;&nbsp; 供应商是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采购代理机构是指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级政府需要而设立的集中采购机构。集中采购机构是非营利事业法人,根据采购人的委托办理采购事宜。集中采购机构进行政府采购活动,应当符合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采购效率更高、采购质量优良和服务良好的要求。<BR>&nbsp;&nbsp;&nbsp; 4.政府集中采购的规定<BR>&nbsp;&nbsp;&nbsp; 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采购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代理采购。采购人有权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采购人指定采购代理机构。<BR>&nbsp;&nbsp;&nbsp; 5.政府采购的具体方式<BR>&nbsp;&nbsp;&nbsp; 政府采购的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以及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其中,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BR>&nbsp;&nbsp;&nbsp; (二)政府采购基本程序<BR>&nbsp;&nbsp;&nbsp; 1.编制采购预算<BR>&nbsp;&nbsp;&nbsp; 负有编制部门预算职责的预算编制机关在编制下一财政年度部门预算时,应当将该财政年度政府采购的项目及资金预算列出,报本级财政部门汇总按预算管理权限和程序获得批准。<BR>&nbsp;&nbsp;&nbsp; 2.各类政府采购方式的具体执行程序<BR>&nbsp;&nbsp;&nbsp; (1)邀请招标。采取邀请招标方式采购的,采购人应当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通过随机方式选择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BR>&nbsp;&nbsp;&nbsp; (2)招标。实行招标方式采购的,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20日。<BR>&nbsp;&nbsp;&nbsp; (3)竞争性谈判。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程序是:成立谈判小组;制定谈判文件;确定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谈判;确定成交供应商。<BR>&nbsp;&nbsp;&nbsp; (4)单一来源采购。采取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的,采购人与供应商应当遵循采购法规定的原则;在保证采购项目质量和双方商定合理价格的基础上进行采购。<BR>&nbsp;&nbsp;&nbsp; (5)询价。采取询价方式采购的程序是:成立询价小组;确定被询价的供应商名单;询价;确定成交供应商。<BR>&nbsp;&nbsp;&nbsp; (三)政府采购合同的具体规定<BR>&nbsp;&nbsp;&nbsp; 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来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中标、成交通知书对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均具有法律效力。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采购人改变中标、成交结果的,或者中标、成交供应商放弃中标。成交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合同自签订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应当将合同副本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BR>&nbsp;&nbsp;&nbsp; (四)政府采购监督与仲裁<BR>&nbsp;&nbsp;&nbsp; 为确保政府采购行为的公平、公正,防止出现不正当的商业行为,必须建立政府采购的监督体系。一是加强对供应商资格审查的监督,防止单位或个人出面说情或安插供应商。二是加强社会监督,发动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监督。三是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应介入政府采购活动实施职能监督,防止政府采购工作中的违规行为。<BR>&nbsp;&nbsp;&nbsp; 与政府采购监督体系的建立相配套,还应该适时建立或明确政府采购仲裁机构。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必然会产生许多矛盾和纠纷,需要进行仲裁。仲裁的主要内容是招、投标和履约中的疑义和有争议的问题。在招、投标和履约过程中,招、投标双方和履约双方在一些程序、协议条款和运作方式上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义和争议,当这些问题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就需要进行仲裁,如涉及国外厂商则还有一个国际仲裁问题。从国际上看,政府采购仲裁机构有由财政部门负责的,如新加坡、韩国等;也有独立的政府采购仲裁机构,如加拿大的国家贸易仲裁法庭,日本政府采购审查委员会等;还有一些国家是依靠地方法院来进行仲裁的。因此,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或明确政府采购仲裁机构,以解决政府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确保政府采购制度的顺利运转。<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6: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STRONG>第十节&nbsp; 城市产业发展问题</STRONG></P>
<P><BR>&nbsp;&nbsp;&nbsp; <STRONG>一、城市产业发展的合理化标准<BR></STRONG>&nbsp;&nbsp;&nbsp; 城市经济管理的关键之举是要调整优化城市区域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作为一个客观运动的实体,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应有一个是否合理化的判断准则,既可供管理者们作为决定城市经济发展目标的宏观依据,也可作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思路。<BR>&nbsp;&nbsp;&nbsp; 我们将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视为一项动态系统的自组织优化过程,在这一合理优化过程中其实质便是系统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协调发展。内部要素协调包括城市内产业结构之间、产品结构之间协调以及城市产业成长中对各项资源的合理利用、协调发展;外部要素协调包括产业和社会、文化、历史、环境各类城市子系统的协调互动,主城区和经济区整体产业布局的协调联动,城市产业升级和技术引进、升级的协调促动,等等。具体归纳而言,城市产业的合理化标准可分为以下六点协调原则:<BR>&nbsp;&nbsp;&nbsp; (1)城市产业与社区文化、历史、环境等其他要素系统协调发展原则;<BR>&nbsp;&nbsp;&nbsp; (2)城市产业与所属经济区内整体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原则;<BR>&nbsp;&nbsp;&nbsp; (3)城市产业升级与科技进步的协调发展原则;<BR>&nbsp;&nbsp;&nbsp; (4)城市产业进步与区域资源有效利用的综合协调原则;<BR>&nbsp;&nbsp;&nbsp; (5)城市产业内部各种产品结构的协调原则;<BR>&nbsp;&nbsp;&nbsp; (6)城市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原则。<BR>&nbsp;&nbsp;&nbsp; <STRONG>二、城市产业优化的管理策略<BR></STRONG>&nbsp;&nbsp;&nbsp; 城市产业管理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就是通过有效地利用城市及周围地区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使城市生产的各个环节,城市产业的各个部门能够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经济活动的良性循环;在合理而优化的城市产业结构中,实现城市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发展效益不断提高。为此,必须不断地协调劳动、资金、技术以及各种产业要素间的比例关系,改善城市经济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的现代化。我们认为当前城市产业优化管理的主要调控方式和策略应该是:<BR>&nbsp;&nbsp;&nbsp; (1)从区域生产力布局和城市市情出发,研制科学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是优化产业结构的科学前提;<BR>&nbsp;&nbsp;&nbsp; (2)以城市化为宏观背景,以有利于区域城镇体系建立为宏观目标,确立中心城市的辐射型产业结构;<BR>&nbsp;&nbsp;&nbsp; (3)按照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协调城市三次产业的关系;<BR>&nbsp;&nbsp;&nbsp; (4)大力开发新技术,通过技术进步推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BR>&nbsp;&nbsp;&nbsp; (5)在确立符合市情的城市主导产业的同时,要根据外向化趋势和城市综合发展要求,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外向化和多元化。<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6: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STRONG>第十一节&nbsp;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趋势</STRONG></P>
<P><BR>&nbsp;&nbsp;&nbsp; <STRONG>一、城市与区域的一体化<BR></STRONG>&nbsp;&nbsp;&nbsp; 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发展过程。一般而言,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BR>&nbsp;&nbsp;&nbsp; <STRONG>二、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BR></STRONG>&nbsp;&nbsp;&nbsp; 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中心城市,往往是以制造业为核心产业而崛起的,而当代的经济中心城市则更多的是以现代金融、贸易、交通等第三产业为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与知识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全球化与知识化密不可分。<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6: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STRONG>每章一练</STRONG></P>
<P><BR>&nbsp;&nbsp;&nbsp; 1.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BR>&nbsp;&nbsp;&nbsp; A.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边际效益递减性、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区位的效益性<BR>&nbsp;&nbsp;&nbsp; B.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使用多样性、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区位的效益性<BR>&nbsp;&nbsp;&nbsp; C. 土地资源的多样性、边际效益递减性、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区位的效益性<BR>&nbsp;&nbsp;&nbsp; D.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边际效益递减性、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区位的变更性<BR>&nbsp;&nbsp;&nbsp; 2.我国城市土地进入市场后,经济杠杆的手段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改革发展的趋势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R>&nbsp;&nbsp;&nbsp; A. 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应逐步减小B. 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应受到一定限制<BR>&nbsp;&nbsp;&nbsp; C. 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应取消D. 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仍有必要<BR>&nbsp;&nbsp;&nbsp; 3.城市基础设施经营效益差的原因通常在于()。<BR>&nbsp;&nbsp;&nbsp; A.自负盈亏B. 过度竞争<BR>&nbsp;&nbsp;&nbsp; C. 定价不当D. 资金不足<BR>&nbsp;&nbsp;&nbsp; 4.城市公共财政的首要任务是()。<BR>&nbsp;&nbsp;&nbsp; A. 进行城市的建设与维护B. 优化资源配置<BR>&nbsp;&nbsp;&nbsp; C. 调节收入分配D. 调控经济波动<BR>&nbsp;&nbsp;&nbsp; 5.经济增长可通过()来实现。<BR>&nbsp;&nbsp;&nbsp; A. 各种要素投入的增加方式<BR>&nbsp;&nbsp;&nbsp; B. 各种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方式<BR>&nbsp;&nbsp;&nbsp; C. 各种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种方式<BR>&nbsp;&nbsp;&nbsp; D. 各种要素投入的增加和集约经营两种方式<BR>&nbsp;&nbsp;&nbsp; 6.按照“经济人”这一假设,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BR>&nbsp;&nbsp;&nbsp; A. 自身利益的最优化B. 社会利益最优化<BR>&nbsp;&nbsp;&nbsp; C. 自身的非经济利益D. 按规律办事<BR>&nbsp;&nbsp;&nbsp; 7.土地需求者对土地竞标的“价高者得”的方式能够使城市土地得到合理的配置,但必须符合假设的条件是()。<BR>&nbsp;&nbsp;&nbsp; A. 土地配置完全基于价格、成本和效益的衡量标准<BR>&nbsp;&nbsp;&nbsp; B. 土地需求者在选择土地时仅考虑土地的价格因素<BR>&nbsp;&nbsp;&nbsp; C. 公开的、公平的“价高者得”的竞标方式<BR>&nbsp;&nbsp;&nbsp; D. 没有政府的干预<BR>&nbsp;&nbsp;&nbsp; E. 政府采取一定政策<BR>&nbsp;&nbsp;&nbsp; 8.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包括()。<BR>&nbsp;&nbsp;&nbsp; A. 供给的周期性与需求的连续性B. 服务的公共性与社会性<BR>&nbsp;&nbsp;&nbsp; C. 效益的内部性与外部性D. 需求的周期性与供给的连续性<BR>&nbsp;&nbsp;&nbsp; E. 使用的连续性<BR>&nbsp;&nbsp;&nbsp; 9.城市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BR>&nbsp;&nbsp;&nbsp; A. 城市土地的一般理论B. 土地利用经济<BR>&nbsp;&nbsp;&nbsp; C. 土地定级估价D. 土地制度<BR>&nbsp;&nbsp;&nbsp; E. 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中的经济问题<BR></P>
<P align=center><STRONG>参考答案及解析</STRONG></P>
<P><BR>&nbsp;&nbsp;&nbsp; 1.A[解析] 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人们在使用土地时引起的经济关系,它们主要表现为:稀缺性;边际效益递减性;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区位的效益性。<BR>&nbsp;&nbsp;&nbsp; 2.D[解析] 土地不是纯商品,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仍然很有必要。所以政府要控制土地的一级市场,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供给土地。<BR>&nbsp;&nbsp;&nbsp; 3.C[解析] 解答此题用排除法会简单一些。城市基础设施经营中不存在选项A、B的问题,资金多少与效益好坏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只能选C。<BR>&nbsp;&nbsp;&nbsp; 4.A[解析] 城市公共财政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城市的建设和维护。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也是城市公共财政的职能所在。<BR>&nbsp;&nbsp;&nbsp; 5.C[解析] 经济增长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各种要素投入的增加,包括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增加;二是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现实中,投入要素的增加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往往结合在一起。<BR>&nbsp;&nbsp;&nbsp; 6.A[解析] 按照“经济人”这一假设,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其自身利益的最优化。换句话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的非经济利益。<BR>&nbsp;&nbsp;&nbsp; 7.ABCD[解析] 略<BR>&nbsp;&nbsp;&nbsp; 8.BCD[解析] 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在经济意义上与一般商品或商业化服务相比具有很多特殊性,具体如选项B、C、D所述。<BR>&nbsp;&nbsp;&nbsp; 9.ABDE[解析] 城市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城市土地的一般理论、土地利用经济、土地制度以及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中的经济问题。</P>
<P>&nbsp;&nbsp;&nbsp;&nbsp;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华图2013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城市建设管理考点、真题、预测三合一》专用教材,欲了解更多内容,<A href="http://mall.newdu.com/Category_33/Index.aspx" target=_blank>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A>。</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5 06:50 , Processed in 0.08092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