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 (17)
11. 每年三月某单位都要组织员工去A、B两地参加植树活动。已知去A地每人往返车费20元,人均植树5棵,去B地每人往返车费30元,人均植树3棵。设到A地员工有x人,A、B两地共植树y棵,y与x之间满足y=8x-15,若往返车费总和不超过3000元,那么,最多可植树多少棵?( )A. 489 B. 400 C. 498 D. 513
12. 有135人参加某单位的招聘,31人有英语证书和普通话证书,37人有英语证书和计算机证书,16人有普通话证书和计算机证书,其中一部分人有三种证书,而一部分则只有一种证书。该单位要求必须至少有两种上述证书的应聘者才有资格参加面试。问至少有多少人不能参加面试?( )
A. 51 B. 50 C. 53 D. 52
13. 某学校在400米跑道上举行万米长跑活动,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制定了积分规则:每跑满半圈积1分,此外,跑满1圈加1分,跑满2圈加2分,跑满3圈加3分……以此类推。那么坚持跑满一万米的同学一共可以得到的积分是( )分。
A. 325 B. 349 C. 350 D. 375
14. 一艘从广州开往大连的货轮,沿途依次在上海、青岛、天津停靠。出发时船上装满有240个集装箱,每次停靠都只装所停靠城市的集装箱,卸下其他城市的集装箱,每个城市的集装箱在沿途停靠的每个港口卸下数量相同,且每次离港时货轮都保持满载。则货轮到达大连时,船上有( )个天津的集装箱。
A. 20 B. 40 C. 60 D. 120
15. 某次知识竞赛的决赛有3人参加,规则为12道题每题由1人以抢答方式答题,正确得10分,错误扣8分,如果最后所有人得分都是正分,且回答问题最多的人是得分最少的人,那么前两名之间的分差最多为多少分?( )
A. 8 B. 12 C. 20 D. 40
参考答案及解析:
11. A 极值问题。设单位总人数m,去B地员工为m-x人,则有:20x+30×(m-x)≤3000…(1),5x+3×(m-x)=y…(2),将y=8x-15代入(2)得m=2x-5…(3),将(3)代入(1)得x≤63;因此,当x取63时,y有最大值8×63-15=489。故选A。
12. C 极值问题、集合问题。由题意可知,不能参加面试的人包括只有一种证书的人和无证书的人,设这部分的人数为m,再设有三种证书的人数为x,则有:135=m+(31+37+16-3x)+x,化简得:m=51+2x,要求m的最小值,需使x最小,由“其中一部分人有三种证书”可推出x最小取1,因此,m的最小值为53。故选C。
13. D 等差数列求和。一万米共计10000÷400=25圈,因此跑满半圈的累积积分为25×2=50分。跑满整圈的积分为1+2+……+25=(1+25)÷2×25=325分。合计375分。故选D。
14. D 采用图表法求解。根据“每个城市的集装箱在沿途停靠的每个港口卸下数量相同”,可知广州的240个集装箱在此后的每个城市均卸下60个,即在上海港口将卸下60个集装箱。而每次离港时货轮要保持满载,因此上海港口要装上60个集装箱。到达青岛时,广州的继续卸下60个,而上海的只需要卸下20个(剩下40个分别在天津和大连卸下),同时要装上青岛的80个。依次推导,如图所示:
http://www.jingjia.org/uploadfile/2015/0715/20150715075050262.png
因此,货轮到达大连时,船上有120个天津的集装箱。故选D。
15. D 极值问题。要使前两名分差最多,需使前两名答对的题目数相差尽可能得多,即第一名抢答的题目数尽可能多(需比第三名的题目数少1)且全部正确,第二名的题目数尽可能少(只要得分为正,大于第三名得分即可);结合“共12题”可知,回答问题最多的人最多回答了6道题(其中,3题答对,3题答错,得分6分),第一名最多回答了5道题,最多得50分,第二名只答对1道题,得分为10分,满足题目所有条件;此时,前两名之间的分差最多为40分。故选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