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还没被发明之前,上古人类都是用麻绳打结、石头上刻划印记的方式来给畜牧统计个数的。但是要保证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就要保证在统计过程中不漏不重。即不能遗漏任何统计对象,亦不能对任何统计对象进行重复统计,这样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保证。后来人们研究出来一种思想,即先不考虑重复的情况,将所有对象的数目清点出来,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重复计数过的统计对象给排斥出去,用这样的方式来保证统计结果不漏不错的思想就叫做容斥原理。
那么在咱们行测考试中,容斥原理作为一个知识点总是跟集合的相关基础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一起考察的,一般有两集合容斥原理、三集合容斥原理两种考察方式,这类题目的特点往往是题干较长较复杂,涉及到的主体对象也多,总是让很多考生头疼难堪,但是如果掌握到技巧,这类题目往往可以快速“秒杀”,今天就带大家看一下两集合容斥和三集合容斥最简单的两种考察形式吧。 【真题1】某乡有32户果农,其中有26户种了柚子树,有24户种了橘子树,还有5户既没有种柚子树也没有种橘子树,那么该乡同时种植柚子树和橘子树的果农有( )
A. 23户
B. 22户
C. 21户
D. 24户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两集合容斥原理。
第二步,本题中相应的统计对象就是种植柚子树的果农和种植橘子树的果农,分别对应的是集合A,集合B,都不表示的是既不中柚子树,也不种植橘子数的果农。若设题目要求的量,同时种植柚子树和橘子树的果农数量为x。根据二集合公式:总数-都不=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