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8|回复: 0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复习备考策略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1: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行测五个部分中,言语理解与表达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不仅所占比重比较大,而且考察考生的能力更是多方面的,因此得分也比较难。所以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就至关重要。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作为国家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语言文字层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两大层面:
    一、语言文字层面的基础知识
    这是对应试者关于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考察。包括对字、词、短语及句子理解的正确性、表达的准确性、语法的规范性、行文的流畅性等方面。
    这部分试题对于应试者的考察比较简单,主要都集中在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上。因此应试者应该注重平时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积累及复习,包括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否合理,语法表达是否规范、句子表达是否歧义、成语理解是否正确、常见错别字书写是否正确等多方面。应试者只有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基础,才能在考试中百战不殆。
    二、语言文字的具体应用能力
    这是对应试者关于语言文字具体应用能力的考察。包括对短语、长句、段落及篇章理解的正确性、特定引申含义的理解、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主旨主题的总结归纳、句子段落的逻辑推理等方面。这部分试题对于应试者的考察相对较难,主要体现在对理解、判断、推理、总结、归纳等高级应用能力的考察上。因此应试者要注意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多培养自己以上几方面的能力,落实到具体习题上不仅仅要选对答案,还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以及考察的是应试者哪方面的应用能力,最后加以总结归纳,久而久之便会养成正确的答题习惯,考试时自然就会轻松上阵。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部分建议大家在考试进行到中途时作答,一般一道题用时40秒左右。如果超过一分钟,建议大家跳过此题继续下面的问题,待有剩余时间再回来作答。
    应试者在复习言语理解与表达时要紧紧围绕真题进行,不仅仅要选对答案,还要知道为什么选,道理在哪,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出题人的出题脉络。另外还要比较另外三个错误的答案,错在哪儿,错误的答案有何特点。这样围绕真题进行展开,不仅坚实了应试者的基础知识,还扩大了应试者的知识面,锻炼了应试者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1:
    新古典经济学以市场为导向的主张在西方环境政策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其研究方法也受到广泛的________,
有人认为,完全市场化的环境政策其结果会适得其反,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损害将有增无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批评     B. 怀疑     C. 关注     D. 批判
    解析:A 根据上下文的一致性和搭配关系,可以知道横线上应该填和材料后面"有人认为"的研究方法相反的动词,
由此可以排除选项B和C。批判,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批评,是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论好坏的意思。由于横线上填的词是修饰"研究方法"的,而"批判"一般用来修饰思想或观点,词语之间的搭配不当,由此可以排除D项。
    例2:
    ①商代以后,随着文字的出现,书写需求增加,周宣王时期"刑夷始制墨",出现了颗粒状人工墨
    ②到了以彩陶为典型特征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了用来研磨颜料的研磨器--石研
    ③这些长过半米的大石器,是用来加工粮食的
    ④砚起源于研磨器,目前已知最早的研磨器是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磁山文化时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⑤此后,用于研墨的石研,就成为早期的砚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②⑤ B. ④③②⑤①
    C. ①③④⑤② D. ④③②①⑤
    解析:D
观察选项可知,排在第二句的都是③,由③句的指示词"这些"可知,其前句应是关于"大石器"的表述,而①句论述对象为"人工墨",由此可知①不应放首句,排除A、C。B、D的区别在于①⑤的顺序,①讲的是出现墨,⑤讲的是研墨,应该是先出现墨才能研,故①应排在⑤前,本题选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5 14:58 , Processed in 0.07261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