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回复: 0

2015年选调生:申论作文的“四大禁忌”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申论”一词的意思是申述、申辩、 论述、论证。申论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录用考试,考试试题有明确的政治导向性,不允许出现任何的立场偏差,同时,试题的客观性很强,不许随意发挥。文中的观点和内容都有相应的规范格式,无可非议。题材的多样性和答题的规范性,使得答题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方法才能从容应对。
      一、忌太“偏”
    忌“偏”,首先是忌思想偏激;其次是忌偏心,即心态不公正。此二“偏”其根源在于生活中长期对事物和问题的习惯性思维和判断,以致答题时提出过激的观点和举措,或立场不公正,只代表问题的一方说话,不能客观公正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
      二、忌“散”
    “散”,主要是指考生作答主题不明,内容繁杂,层次模糊不清,逻辑混乱,系统性不强。部分考生不能有效立足于整体思维谋篇布局,分析材料时分不清主次;概述问题不集中,陷入零散的材料中,抓不住要害;设计方案时,没有系统,层次不清,逻辑混乱;论证方案时,取小舍大,弃本逐末。整个作答前后杂乱,不能抓住既定主题。
      三、忌太“离”
    忌“离”,一是指假设前提,脱离材料答题;二是指答题时前后主题相脱离。部分考生在申论考试中对第一题﹝概述主要问题或主要事实﹞和第二题作答时尤为常见,特别是在提出方案时常有考生大列“如果有什么什么情况,就怎么怎么办、若这样不行,则就那样处之”等之类的所谓措施,严重脱离材料中所蕴涵的既定要求,假设种种前提,看似考虑周全,实则未得要领。
      四、忌太“虚”
    “虚”是指对主要问题的判断不透彻,不能抓住问题的根源,找出其症结所在。对问题概述模糊不清;设计方案泛泛而谈,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论证方案用词华丽,冗杂不实。总之,整个作答游走于要害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0 12:37 , Processed in 0.05782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