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8|回复: 0

2022国考申论名言警句之社会道德篇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10-18 12: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社会与自然的区别就在于,社会是有一定道德目标的。
    ——出自英格兰作家阿道司·赫胥黎
    【启示】
    1.含义:“社会”是一种人为的产物,它是为了满足“提高人类族群生存率”这一目的才出现的,它长期运行的背后支撑正是“帮助人类更好地生活”这一群体意志。反观自然的演化,无论是物生还是物灭,都是生物圈演化的结果,其中并不存在自然的主观意志,也不存在人情伦理。因此,社会与自然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有无道德目标。
    2.用法:道德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英格兰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曾说:“社会与自然的区别就在于,社会是有一定道德目标的”,人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长,逐渐摆脱“动物性”,正是因为我们发展出了道德文化体系。通过相同的道德目标,哪怕是陌生的个体也可以互相信任,在这样的基础上,族群得到联合,力量得到汇聚,人类才得以从残酷的、无主观意识的而又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存活,甚至最终成为食物链中的顶层。道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
    ——出自英国散文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
    【启示】
    1.含义:个人要改变自身的习惯是不容易的。但是,当个人投身于某种社会环境之中,就很容易为他人所带动、被氛围所熏陶,从而在不自觉中改变本来的习惯。
    2.用法:人每时每刻都被所处环境塑造着。孔子有言:“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环境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长期身处不好的环境,就很难保持自身品行的端正。而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也曾说:“因此如果有一个良好道德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这也说明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对于公民有着极强的引导作用。综上,如果想要提高公民素质,就必须肃清不正的社会风气,让清正之气长存。
    三、人而无德,生而何益。
    ——出自法国谚语
    【启示】
    1.含义: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道德品质都没有,活在世界上对社会又有什么好处呢?
    2.用法:美德是人的立身之本。人的一生都在完善自己的人格中度过,而美德是人格最健康的养料。“人而无德,生而何益”,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道德品质都没有,他的人格是不完善的,他的生命是空虚的。须知美德既是人格之养料,又是行为之引领,一个人缺乏美德,不仅于个人的人格完善有害,甚至可能在错误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做出有害于社会、他人的行动。因此,人而无德,生难有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2 20:30 , Processed in 0.077732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