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8|回复: 0

2022国考申论备考干货:关于申论理解的微观与宏观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9-30 16: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申论的学习和写作中,我们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比如把申论写成了“语文课意义”上的文章,还有的把文章写成了“资料意义”上的形式,更有甚者将申论写成了“学术报告”。这些写法明显得不到高分,甚至会出现所谓的“四类文”。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申论写作情况,很大程度是因为对申论没有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理解过程。也就是说对申论没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只是将申论的文章当做一般的作文来构思写作。从而忽视了申论的特殊性和命题人的考察本质,简单的从个人立场个人角度出发来完成了申论的写作。所以,这类文章是难以取得高分的。那么如何才能全面的把握对申论的全面认识,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对申论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所谓的宏观认识就是指对申论有一个全面准确本质的理解。从宏观上来说要具有四种意识:命题人意识、准公务员认识、问题意识和材料意识。
    一命题人意识。所谓的命题人意识就是指要明白理解,申论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任何一类考试,想要金榜题名,都需要去全面有效的解读出命题人的意图。而申论对命题人的理解更为重要,一方面从形式上我们应该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思考:申论试卷的卷面会对整个申论的得分,有着“印象分”的影响,所以在申论的作答中要注意卷面的工整。
    二准公务员意识。在我们对申论进行解答的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身份立场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个身份不是学生也不是普通民众,而是准公务员的身份。我们要以公务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三问题意识。所有的申论材料都是反映某个问题,我们必须准确的把这个问题找出来。然后进行原因、对策以及影响的分析,所以找出问题是做好申论的重要一步。在解读材料的时候要时刻保持对问题的敏锐判断,从而顺利完成申论的解答。
    四材料意识。在申论学习中有这样一句话“得申论者得天下,得材料者得申论”,这足以证明材料的重要性。申论的答案大部分都是源自于材料的,所以必须要忠实于材料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答案。当然可以进行适当合理的演绎和推理,也就是基于材料高于材料的原则。
    具备了命题人意识、准公务员认识、问题意识和材料意识这四种意识,就对材料有了宏观上的理解,从可以事半功倍的取得好成绩。
    上面主要是从四大意识上对申论进行了宏观的解读,下面我们从概括、综合分析、对策、公文写作以及大作文,五种题型出发细致微观的对申论加以解读。
    一概括题。概括题是相对简单的题型,也是申论的基础题型。这类题答题的核心思路,就是概括的思维将题目要求的内容从繁杂的材料中梳理出来。也就是一种将较多的材料提炼成简洁全面的大体内容。需要强调的是概括的思维对整个申论答题都非常重要,整个申论的解答都需要用概括的思维。
    二综合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是最难的题型,也是学生最不会掌握答题要领的题型。综合分析题首先要分析出答题内容,然后在从材料中概括出答案。那么需要答什么呢?一般为问题、原因、对策以及影响,这四者之一或者是两两三三组合。还有的变异题型就是要对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进行解读,然后再写出这四者之一或者是两两三三组合。这类题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们会举出具体例子进行解读。
    三对策题。对策题显而易见是考察考生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对策的来源,对策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材料中有的直接摘抄、根据问题原因反推对策和根绝自身经验补充对策。这三者是有顺序规定的首先是直接摘抄其次是推理最后是个人经验补充,这也是体现了忠实于材料的原则。
    四公文写作。公文写作的特殊在于要准确的把握写作的格式,而内容要根据材料的要求来写,一般多以提对策为主。
    五大作文。大作文是综合考察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也是考察对问题、原因、对策以及影响的具体认知,需要考生注意文章主题的确立(也就是中心论点的确立),合理的提出分论点以及流畅的论证。
    申论答题不是简单的单线思维,而是发散的感知思维。需要全面深入的去思考问题剖析问题,需要长期培养对申论的“感觉”、只有这样从宏观到微观对申论有个详尽的体验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6:29 , Processed in 0.06334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