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6|回复: 0

2022国考申论综合分析题“破题之道”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22-9-29 09: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综合分析类题目在国考和各地公务员考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你的综合分析是否还爪耳挠腮难以攻克,下面小编直接透过现象看本质,直击综合分析的破题之道。
    第一步:优先回到出处前后寻找相关含义。
    要是没有的话,再去看看首尾段是不是能得出来含义;再还没有则需整体分析后自己概括出来了。
    一般而言,省考看出处前后和首尾段便能快速破题。比如2015年,“我能有今天都是因为我读书少”,出处前后是在强调成功需要从零开始;再比如,2017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出处前后是在强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又比如,2019年,“让土地换一种种法,让农民换一种活法”,出处前后只是在说高某的梦想,结合首尾段才能明白这句话其实是在说新型职业农民能破解当下“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两大难题,实现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第二步:我们需要顺着材料逻辑,寻找和题干关键词有关的背景/成绩/问题/原因/影响/经验/教训等作为分析过程。
    出现数据和案例的目的只是为了支撑观点,所以有结论的案例和数据都不是采分要点。
    第三步:我们应该寻找一些对策的标志性词汇。
    比如“要、应该、亟需、亟待、将、加快等”作为今后该怎么办的对策结论;如果材料中没有对策的标志性词汇,我们可以根据经验/教训/问题/原因等作简单推导。
    我们在具体寻找这些要点的时候,需要结合一些行之有效的符号来标注清楚,在此,给一组常用的标注符号,解释含义用J标注、分析过程用F标注、对策结论用D标注。标的清楚自然能写的清楚 。
    最后,我们为了让考官找点方便,也可以用一些常见的表达来规范一下逻辑,比如解释部分在说之前加一句这句话表明/这句话意为/这句话重在强调/这句话是在说等;分析部分在说之前加一句分析如下或理由如下,然后内部用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
    或首先、其次、最后这样的序数词等;最后总结部分之前加一句因此/综上/所以/对此等。内容和排版都好,自然考官青睐。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面授课程】【国考热门系统考情详解
    国考介绍】【备考指导】【系统详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8:54 , Processed in 0.07254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