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5|回复: 0

得“翻译”者,得“判断”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22-5-11 14: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省考在即,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会提升自己的习题练习量,而随着题目量的累增,错误率随之降低,逐渐趋于平衡,也就达到了备考过程中的“瓶颈期”。在之后的备考过程中,谁能率先突破“瓶颈期”,将错误率再降低一些,就可以在最终的考试当中占据一定优势。单从判断推理模块来说,从哪个部分内容入手去进一步精进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于多年考情的分析与整理后能够发现:翻译推理模块的内容总体考察方式显得较为单一,并且方法性极强,所以进一步熟悉掌握翻译推理部分的内容就是突破瓶颈期的关键点之一。
    对于翻译推理的题目,整体的解题步骤比较单一:首先需要在题干和选项中找出“逻辑关联词”,通过对逻辑关联词的分类和解析,将原文的题干和选项翻译成“逻辑表达式”,再进一步验证选项或题干是否满足“推理规则“。而在这里一般将命题分成如下三类。
    1.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可分成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需要熟练掌握“如果…那么…”这组逻辑关联词,以及其替代表达式,在这里可以分享给大家一句帮助记忆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口诀:只为要分离。这里的每一个字都取自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相关替代表达式的首字,但是需要注意这里的“分”同“凡是…都…”的“凡”。除了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还有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也同样重要,也是需要记住“只有…才…”及其替代表达式。当这一部分熟练掌握后不难发现,其实每次将原文翻译成逻辑表达式之后,逻辑表达式都是由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的,所以在后面类比推理的时候,涉及到两次词语之间的条件关系,也就不难分析出二者究竟是什么条件关系了。
    2、联言命题及选言命题
    这一部分的内容相较于之前的假言命题要更为容易理解一些,所以这一部分更需要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区别主要在于选言命题的“或”关系包括“且”这种可能,例如“A或B”为真,就包括三种可能,分别为“A且B”、“-A且B”、“A且-B”。二者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德摩根定律”,一句话简而言之就是德摩根定律的口诀:去括号、分负号、或变且、且变或。当熟练理解德摩根定律之后能够发现这一部分的内容在真假推理中也有联系。
    这里简要的带大家回顾和梳理了一下关于翻译推理这一模块的内容,其实最后的目的也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将这些方法性强、题型难度不高的分数牢牢地握在手里,最好能够加快速度,为其余的稍有难度的题型节省时间。
   

2022030213335941554238.png

2022030213335941554238.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5 21:54 , Processed in 0.082771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